2017年10月19日上午10点,川外新闻传播学院2015级网络与新媒体系的网络中英文新闻编译课在教学楼A608进行。本次课由来自美国的杰西卡老师(Jessica Ordonez )主讲,题目为“美国的媒体现状”。

Jessica在幻灯片中比较美国媒介的差异
本次课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比较美国主要新闻媒体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二、剖析不同报纸覆盖率的差异;三、探究报纸的政治偏向性;四、讨论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和媒体整合。课堂开始,杰西卡老师以我们最熟悉的美国媒介形式引入主题,并首先告诉了大家这次课堂内容中涉及的资料及数据的来源(PR Newswire Slideshare: http://bit.ly/2yrfkfL)。她讲到在美国每天有大约1400份报纸出版,其中提到了“6 media giants”的概念,并从报纸的历史和类型,新闻的内容和质量,以及报纸的政治偏向性这几个方面,详细讲解了美国的4份常见报纸的特点:《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今日美国》以及《华盛顿邮报》。然后就“分析所读报纸的内容类型的重要性”展开讨论,张桂华同学说了解报纸的类型能够帮助不同英语能力的人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报纸,冉娇同学对此表示赞同,并补充说知道了报纸的内容特点就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来看。也有同学反映说,在中国的新闻报道中,同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在不同新闻媒介上基本相同。讨论后,杰西卡老师总结了在分析报纸内容时的六个重要方面:新闻故事的选择,左派或右派倾向,报纸的信誉度,写作风格,访问的新闻人物以及有关的财力来源。并说只要明确了报纸的这些特点,不同类型的报纸可以满足读者的各种阅读需求。

《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今日美国》以及《华盛顿邮报》的差异对比图
在学习了一些基本概念后,杰西卡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分析“美国国家安全局收集全球电子邮件及联系人信息”这一新闻事件在《华盛顿邮报》和《今日美国》上的不同报道,老师对此提出三个问题:1、哪一篇更容易阅读,为什么?2、它们有什么相似和不同?3、你认为这个消息报道地准确无误吗?提出问题的同时提示同学们要注意从报道的细节,接受采访的人,以及使用的语言特点和语言色彩这些方面着手分析。分享了自己想法的五位同学都认为,《今日美国》的报道读起来更容易,因为它篇幅更短,语言更简洁。另外,同学们也根据老师给出的建议对文章进行了具体分析。在该板块内容结束后,杰西卡老师给同学们分享了一个新闻平台“谷歌新闻”(news.google.com)。在这个新闻平台上,可以看到同一新闻事件的在不同新闻媒体上的报道。(同学们的具体分析和见解:http://wiki.sisuer.pw/doku.php?id=online_news_course:projects:2017-2018a:task08 )
本次课堂的讲述重点是新闻媒介的政治偏向性。不管说在美国的新闻媒介大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偏左(liberal)或者偏右(conservative),但是作为新闻本身来讲应该是保持中立的态度,因为记者报道新闻的态度会影响内容的选择和写作。所以想要更加接近一个新闻事件的具体情况,就必须要阅读多份报纸。杰西卡老师从政治偏向性和写作质量这两个方面归纳出一个表格,并建议同学们在一定的范围内来具体选择。

从政治差异角度看国外媒介的偏差和可信度
课堂的最后讲到美国媒体的转变趋势。杰西卡展示了一组关于美国人获得新闻的来源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80%的人是在电视、广播和互联网上了解新闻,但是只有20%选择报纸。由于读者阅读喜好改变,以及数字媒体与社会媒体的兴起,美国媒体正在进行着一场媒体整合的革命。【全文完】
评论
必须登陆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