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译的原则之一是“忠于原文”,不管节译还是编译,译员们都努力解读原文作者的心意,战战兢兢,丝毫不敢在编译文字中流露出自己的领悟和感想。

但是!我们憋得很难受!于是有了“说新闻”这个栏目和评论形式的译文改编。在该栏目下,川透社允许您再次改编您的译文,并作为一位编译者掺入自己的观点和感想!川透社邀您大胆来试试!

本文将以“美国餐桌上的中国抗生素海鲜”这篇文章为例,介绍评说新闻的大体流程和要求,但还是先提出咱们的再编译宗旨:

 

再编译的目的,便是在于重新组织新闻文字,化繁为简,点题露骨,让它们有机会进入浅阅读读者的视野,引起关注,重新发现细读和思考的需要。

 

同时,也不要忘了咱们的再编译原则:

 

你可以删节冗余、口述化改编、添加国内背景、适当解释、趣味化文字,甚至调整行文顺序,但你绝对不可以添油加醋、扭曲原意、去掉必要背景或论述前提,以原作者的名义增添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刻意保持原文与增添文字的距离。

开始之前清点一下需要的工具:一个清醒的头脑,一支笔(有几只不同颜色的荧光笔更好),打印出来的译文(推荐使用川透社文章末尾的打印按钮),好了,让我们开始吧。

用这个按钮可以获得完美排版的PDF,也可直接排版后打印,你可以选择删除不打印的元素,改字体大小等等

 

第一,找出叙事的逻辑结构

 

事件总是以某种逻辑次序在讲述,请勾画出那些叙事逻辑转换的关节部位,并用数字标注。

①中国养殖业的传统循环喂养方式;

②抗生素的滥用,及其危害;

③FDA对抗生素海鲜进口的打压;

④中国商人的应对;

⑤引导式空白结尾:你怎么看?

 

第二,细读后的口述

 

这也许需要你有一个朋友在身边,或者,自言自语,把打印稿子放一边,用口语讲述自己记忆中的故事梗概和读后感受。

 

第三,印证自己的感受

 

你也许需要上网查资料,印证一下自己通过读文章形成的观点是否可靠,或有遗漏。

用谷歌关键词查询,读到许多类似报道

通过查询,形成对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大体看法

 

第四,确定评论文章的观点

 

1)中国养殖业的抗生素使用令人担忧;

2)抗生素滥用带来很多潜在危险;

3)一味重利的中国式经济发展;

4)政府在食品卫生和发展策略上的角色缺失。

 

第五,确定评论文章的改编重点

 

根据观点,对评论文章进行改编前的配重

 

第六,开始改编

 

注意小心区分你对原文的引用、自己写的过渡文字、观点、评论等等。我是这样来区分的:

1)绿色:一字不漏的直接引用;

2)蓝色:浓缩情节的间接引用;

3)黄色:自己写的叙事逻辑转换、过渡;

4)红色:影射性强烈的主观评论和观点。

评论文章弄好变成这样的五彩色:

用颜色区分出评论文章的成分

下载该颜色PDF,请点击这里:sisuer.news-anti-biotics-shrimp

 

结语

 

最后自己先读一遍,然后提交审核,让责任编辑帮你看看还有什么修改之处。

本文的改编范例为了国内读者,改变了原文的配重(重点突出中国养殖业问题、监管问题、道德问题等),以讽刺揶揄的方式添加了少量主观评论,希望能刺激、带动读者的反思。你也可以根据文章的不同,量身定做你自己的评论改编方式哟。【全文完】

文:三表叔 | 思想:川透新闻编译社

 

觉得赞就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