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9年出版的政治小说。小说假想了一个恐怖到令人窒息,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极权主义社会。一位美国教师将这种政治模式实际运用在了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们会轻易落入“坑”中,一切为老师马首是瞻,丝毫无法展示自己的批判精神,反而乐于享受在权威之下的“庇护”。以下为微信版文字,有部分改编和删节,如有兴趣,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查看全文

微型的极权主义课堂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所有下文发生的事情都是现实,被我忠实地记录在下面文字中。

我是美国旧金山湾区的马林郡一所中学的教师。像美国大多数高中一样,我所在的这个学校的高年级学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经常无故缺勤,疲于阅读,抄袭他人作业等等,这些问题就像顽疾一样在他们之间蔓延滋生。于是,我做了以下一些好玩的事,效果立竿见影。

第一,向学生宣布,称这些萎靡不振的学风问题正在学校肆虐,为了成绩,每个人每天都必须监视并报告另外一名同学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第二,将我自己的照片和一些简单的宣传口号制成海报,再把这些海报大量张贴在校园里,警告所有学生:这些流行在高年级学生中的顽疾只有遵循我的计划才能解决。

第三,举办班级集会,带头宣传口号,为那些踊跃参加活动的“英雄”欢呼呐喊,给那些选择冷眼旁观的学生喝倒彩。一周以后,我的形象在学校变得随处可见。

第四,时机成熟后修改规则:学生想要通过这门课的话就要获得更高的分数,做一些很小的事情都要经过我的同意,比如没有我的允许,他们甚至不能去上厕所;凡是不听从我命令的学生,我都会扣掉他们的分数。

 

学生张贴海报反对老师的独裁行径

只有我才能拯救学校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场由我所制造的改革运动中,我宣布一定要消除所有无知的反对声音,维护我们的“崇高事业”。

立竿见影的效果

我在高中喜剧班上磨练的表演在这次教学计划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让自己变得愈发强硬,愈发刻薄,也愈发卑鄙,用分数来刺激学生为我办事,于是为了成绩,他们潜伏在人群里并且向我汇报那些反对我的人。

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既渴望分数,又能在对朋友或者潜在敌人的举报中可以获得一种幸灾乐祸的快感,于是每次课后他们都乐在其中地将”情报”交给我。

 

当社会上只存在一种声音时,谎言也可以成为真理;剥夺言论自由,抑制公民之间的团结;凡拥有一丝批判思维的人都将被认为是疯子。

 

我的这些甚至有些滑稽的表演,以及夸张的“执政策略”,正是对《1984》书中的大洋国所奉行的信条的展现:命令简单有效,不通人情强制执行;当社会上只存在一种声音时,谎言也可以成为真理;剥夺言论自由,抑制公民之间的团结;凡拥有一丝批判思维的人都将被认为是疯子。

事实证明,实验很成功,成功极了。

现实中的极权主义课堂

《1984》中的极权主义其实离我们并不远。种族主义便是其中的一个例子。种族主义的出发点可以说与极权主义同出一辙,完全以自己意识为中心,用强迫、压制的手段封锁异见、打击异己、统一看法,并形成团体的忠诚与归属感。在我任职的学校中有65%的学生都是拉丁裔,时常遭受白人原住民的呵斥和排挤,望着远处自己应有的、被宪法赋予的权利茫然无助。

在这陌生的环境、不近人情的呵斥、被排斥的氛围、无处申述的困惑中,他们能怎么办?多数人选择了顺从忍让,甚至融入其中。

美国纽约高中学生举行集会,抗议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图片/新华社)

美国纽约高中学生举行集会,抗议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图片/新华社)

是的,极权主义就在我们身边,它能帮助我们有效地克服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散漫的纪律和无所适从的人生),然而你愿意用自由和民主去交换让其他一些人类伤痕累累痛苦不堪的极权吗?

极权主义是如此轻易捕获我们,需要的一剂良药是反思和批判的精神。

极权主义课堂的收获

当我问学生们从这次“极权主义课堂”中有何收获的时候,他们说,忠诚不一定是对的。学生们没有对我的“极权计划”提出任何疑问,因为自己心中从没有想过反对我,最多在背后对我发发牢骚,而成绩和分数才是他们唯一关心的东西。与此同时,他们认为我很有意思,因此总是听从我的布置,而且对这种受控制不以为然。

强硬的领导、功利心、忠诚度,加上对理想的误认(认为是为了自己的学习进步)让人轻易入“坑”,不自觉地“喜爱”上被操纵和控制的感觉 —— 编者总结。

事实上这正是学生们总是不及格的原因(顺从我的学生统统课程不及格)。从自身的表现中认识到自己的弱点,这是在对《1984》的学习中得到的重要教训,了解这些教训可能会让他们预知到自己国家未来的方向。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使他们不只是自己父母或权威的复制品,希望我的学生不要盲目地拥护某个党派,希望他们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今天,我很高兴成为了一名教师,承担责任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使他们不只是自己父母或权威的复制品,希望我的学生不要盲目地拥护某个党派,希望他们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我相信勇气是能够被培养的能力。

相比于1965年的青年人,我认为现在的青年人已经失去了一些珍贵的品质。(美国在1965年兴起的平权运动改变了其移民政策,黑人权力的斗争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现行的教育制度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全文完】

编译:熊航
校改:刘子豪
作者:ANDREW SIMMONS
来源:The Atlantic
原文链接:Teaching 1984 in 2016
觉得赞就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