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革命、家畜与动物的劫难
随着农业革命的兴起,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生命形式:家畜。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至今,已经有超过90%的大型动物被驯化。
乍一看,人类圈养的动物似乎享受到安逸的生活 ——相比于野生动物受到水源、食物、住所、天敌、寄生虫、天气所带来的限制和危险,人们给饲养的动物提供食物、水和住所,为它们治疗疾病,保护它们免受天敌和自然灾害的侵袭。
可是,被驯化的动物所受的苦楚并不是如何死去,而是它们活着时遭受的折磨。

人类进步的道路是由动物的尸骨铺成的。摄影:约翰·埃文森/雷克斯
两个矛盾决定了养殖动物的生活条件:人类一方面希望从养殖的动物上获取肉、奶、蛋、皮革,劳动力和娱乐方式;另一方面,人类必须确保所养殖的动物长期生存与繁殖。在没有被人类干扰的时候,动物们为了生存和繁衍,需要有效地进行沟通、合作和竞争。跟所有的群居哺乳动物一样,野牛通过游戏行为学会了必要的社交技巧。而小狗,小猫,小牛和孩子都喜欢玩,是因为进化向他们灌输了这种冲动。在野外,他们需要玩耍,如果他们不这样做,他们将无法学习至关重要的社会技能以及生存和繁殖。
可以说,动物从野生祖先继承一些自然规律:比如情感和社会需求,而这些东西在农场里是不需要的。人类养殖者们可以轻易无视这些需求,将动物锁在小笼子里,取走角和尾巴,把母亲和它的后代分开,并挑选出那些变异品种。动物们忍受着巨大的痛楚,却不得不活着并繁衍下去。

由于饲养空间狭小而跛足的肉鸡。 摄影: PA
在传统社会时,人类对于生物化学、遗传学、动物学和流行病学只有非常片面的了解。他们对动物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在中世纪的村庄里,养殖的鸡在房子之间自由奔跑,从垃圾堆里啄食种子和虫子,在谷仓里筑巢。如果哪个野心勃勃的农民把1000只鸡锁在一个拥挤的笼子里,致命的禽流感疫情可能会害死所有的鸡顺带搭上很多村民。而那个时代的牧师,巫师或巫医都对此束手无策。但今天,现代科学已经破译了鸟类、病毒、抗生素的秘密,人类可以开始把动物置于极端的生活环境中。在疫苗,药物、激素、农药、中央空调系统、自动送料器的帮助下,人们可以把成千上万的鸡关进拥挤的鸡舍,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获得鸡肉跟蛋。
在工业养殖的今天,养殖者把一只小母牛关在一个小笼子里,为它接种各种疾病的疫苗,为它提供食物和水。等它长大了之后,用公牛的精子让它人工受精。从客观的角度来看,这只小牛不再需要为了生存和繁殖而依偎在母亲身边或是寻找自己的玩伴。人类满足了它所有的物质需求。但从主观的角度来看,这只小牛仍然对与它的母亲一起生活或是与其他小牛玩耍有着强烈的需求。而这些需求没被满足的时候,小牛就会感受到痛苦。
这就是进化心理学的基础:一个形成于几千年前的需求,即使在现在的生存和繁殖中不再必要,但仍然会被主观地感觉到。
圈养动物的效率与伦理
动物在这种工业化养殖时代里的命运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紧迫的伦理问题之一。从数据上来看,大多数大动物都生活在工业农场。我们曾经以为我们的星球上满是狮子,大象,鲸鱼和企鹅。但事实是:世界上只有4万头狮子,而相比之下,大约有10亿头驯养猪;50万头大象和15亿头驯养牛;5千万只企鹅和200亿只鸡。
这就是工业化养殖为什么不仅仅是道德问题的原因。它涉及到地球上大多数的生物:数百亿的养殖动物,每一只动物都有着自己的感情和一个复杂的情感世界。可是从出生到死亡,它们的一生都在工业线上。
对动物的科学研究在这场悲剧中成了帮凶。人类利用知识更残忍地剥削动物,让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然而,动物研究同样表明,被养殖的动物也有着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心理模式。它们可能不像我们聪明,但它们肯定会知道痛苦,恐惧和孤独。它们也会哭泣,它们也会欢笑。

科学研究发现,动物也能感受到痛苦和孤独。摄影:格雷厄姆·特纳/卫报
随着人类力量的不断增长,我们伤害或帮助其他动物的能力也随之增长。在40亿年历史的地球上,生命受自然选择的支配,而现在它却越来越受到人类的支配。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人工智能将很快使人类以全新的方式重塑生命,这将重新定义生命的意义。当我们来设计这个美丽的新世界时,我们应该考虑到所有生活在这颗美丽星球上的生命,而不仅仅是我们人类自己。【全文完】
编译:贾平帆
校改:文林霞
Wendykk 说:
Janachen 说:
Janachen 说:
yoyo 说:
LuLuLu 说:
LuLuLu 说:
pumpkin 说:
satellite 说:
pumpkin 说:
pumpkin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