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8日这天,咱们刚刚迎来了农历新年,同时,位于美国加州的比弗利希尔顿(Beverly Hilton Hotel)大酒店也是相当的热闹,按照往年惯例,奥斯卡提名人午餐会都将在这里举行。今年将是他们创办奥斯卡的第88个年头,不过今年他们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关于外界传言说奥斯卡提名偏向白人。
当然,主持这场宴会的肯定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The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的主席谢尔丽·布恩·艾萨克斯(Cheryl Boone Isaacs)了,考虑到外面的抗议者并不多,布恩·艾萨克斯并没有在宴会上提及到这个问题,也许是想让候选者们好好享受这场午宴,为2月28日的颁奖之夜养精蓄锐。
奥斯卡颁奖礼是全球最负盛名的电影庆典,但今年人们对此却议论纷纷。接连两年,获得表演类奖项提名的人中都没有有色人种,一时间各种社交媒体上呼声四起,强烈要求改变这种现象。对此,学院发起了一场投票表决,6261名投票者中的领导层人物表示,要迅速着手制定新规矩,要让妇女和少数派成员的人数翻倍,并且取消不再活跃于电影行业中的成员的投票权。这些新规定被称赞为颁奖礼内外做出改变的有力的第一步,但也引发了骚动,一些成员在赞同评奖应当更加包容的同时,也担心这会使奥斯卡现有的排名状态受到挤压。
作为本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两位制作人,雷吉纳德-哈德林(Reginald Hudlin)和大卫-希尔(David Hill),他们想让美国黑人喜剧演员克里斯·洛克(Chris Rock)来担任本届奥斯卡主持人,这或许可以化解一下近日网络社交媒体上发起的“白人奥斯卡”(#OscarSoWhite)这一话题的尴尬。谈起洛克,他被称赞为“全能战士”,2005年他曾主持过第77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他对明星不留情面的吐槽,受到许多观众的热捧。
洛克对处理美国的种族争端并不陌生,在第77届奥斯卡颁奖台上,他对政治和种族歧视的嬉笑怒骂成为了那届奥斯卡的一大亮点,那就“白人奥斯卡”这一热点话题,他又将如何讥讽呢?这或许决定了这个夜晚会精彩纷呈,还是会无比尴尬,洛克本人对他的计划一直绝口不提。
实际上,这次争论对节目来说可谓大有好处,观众会为了看洛克的调侃而收看节目,收视率会由此上升。美国广播公司的一位内部人员说:“如今关注奥斯卡的人多了许多。”广告需求上升了,没有赞助商想退出,广告费率也上升到了每30秒220万美金,比起去年上升了10%。
许多人担心自己喜爱的明星会因为这次抗议活动而缺席颁奖典礼,但事实上这种担心似乎是多余的。凭借着奥斯卡的吸引力,颁奖典礼方已经成功邀请到了不少颁奖嘉宾,包括凯文·哈特(Kevin Hart)、朱丽安·摩尔(Julianne Moore)、蒂娜·菲(Tina Fey)、本尼西奥·德尔·托罗(Benicio Del Toro)、瑞恩·高斯林(Ryan Gosling)和乌比·哥德堡(Whoopi Goldberg)。“这可是奥斯卡!”一位嘉宾的经纪人说到,“谁都会毫不犹豫地出席,红地毯有着一种不可思议的吸引力。”
这一次争论无论是对今年的颁奖礼,还是对整个电影行业来说,都是一线希望。在当天午宴上,一位获得提名的制片人表示,这次争论将会提高了他在今后工作中的种族意识。他说:“对于以后的人员安排和制作过程,我都会有更深入的认识。”如果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有色人种会出现在镜头的前后,那这场不容忽视的纷争也算是做出了贡献。
翻译:陈希凡 编译:王佳妮 责任编辑:姚欣宜
文章来源:Entertainment Weekly
人种歧视在奥斯卡从来都是不可忽略的问题,但现在比之前好很多了,之前获奖的一个黑人女演员连后来的获奖派对都没能被允许参加。
奥斯卡提名偏向白这是众所周知的,想改变也要慢慢来。
前面的评论都好多哦,我觉得吧,编的很棒了
这篇文章应该是奥斯卡之前所写,很明显 我们现在已经是奥斯卡之后了,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在这个时间节点上,阅读这篇文章就会让人产生一种比较怪异的感觉。我建议下次呈现文章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毕竟这不是单纯的翻译,而是一篇新闻。
从文章题目“抗争”两字来说,挺有吸引力,但在文章中看到的“抗争细节”比较少,如果能更具体点、尖锐点那就更好了。我对喜剧演员洛克在颁奖典礼上的调侃讽刺行为挺感兴趣,如果能具体说说就好了。最后来说说希凡同学的翻译能力,我给满分,行文流畅,通俗易懂。
文章整体思路清晰,让人一读就懂,并且命中要害,图片选的也很好。但有些地方连接的不是那么自然流畅(比如洛克的介绍,还有文章结尾部分可能还有改进空间)整体4.5星好评,哈哈哈,棒棒哒!
文章翻译得通俗易懂,但是标题和正文的内容似乎有些不搭,文章里没有提出有哪些抗争啊?个人觉得对这个抗议活动的情况可以稍微介绍一下。无论如何你们做得已经很好了,good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