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美国春晚”奥斯卡,终在各路呼声中落下帷幕。小李子(Leonardo DiCaprio)“最佳陪跑”22年,终于如愿以偿在第88届奥斯卡抱得“金人”归。如此来之不易的小金人,就算小李子把它摆在书架上“吃灰”估计也不会想卖掉吧?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想,居然有人真舍得把众人争得“头破血流”的小金人给卖了?那么小金人一定非常值钱咯?唉,事实上“想象很丰满,真相很骨感”。
→ 你认为小金人将值一大笔钱???
你错了。
虽说,传闻奥斯卡小金人因为拥有相对较厚的镀金,仅材料的价值就约有900美元。
但是,奥斯卡小金人通常在拍卖会上能卖多少钱呢?所有交易额中,范围通常从最低的几万美元开始无限飙升。
1999年6月12日,在纽约苏富比(Sotheby)拍卖行,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花费154.2万美元(今天约220万美元)从《乱世佳人》制片人大卫·O·塞尔兹尼克(David O Selznick)手中买下了获1940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而颁发的小金人。
同时,这个拍卖价也创造了小金人拍卖史上最高价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只能说……有钱任性!
自1929年奥斯卡奖诞生以来,仅仅只有3000多人获得此殊荣。而众多像迈克尔·杰克逊一样,对奥斯卡小金人垂涎已久的收藏家和电影爱好者却不在这寥寥千人中。
所以,你也许会以为小金人值一大笔钱?
唉,那结果恐怕要令你失望了。至少,出售小金人是不合法的。
20世纪中叶后,每一个奥斯卡提名者都被要求签署一份“获奖者协议”。协议规定:他们必须同意,无论是他们自身还是其继承人都不得出售奥斯卡小金人,除非以1.00美元的价格卖回最初颁发奖杯的奥斯卡主办方——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这份极具强制性的合同,也是学院为了控制奖杯被收购的一种手段。
那如果有人拒绝签署协议会怎样?呵,很简单,学院将收回小金人。
“它们可不是能摆在货架上随意被买卖的廉价小玩意。”一位学院代表如是说。
↓ ↓ ↓ ↓ ↓ ↓ ↓ ↓ ↓ ↓
→ 你不相信获奖者会变卖小金人???
你又错了。
一方面,演艺事业就像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在演艺圈,像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杰克•尼克尔逊(Jack Nicholson)和布拉德•皮特(Brad Pitt)这样,凭借脍炙人口的佳作在好莱坞引领风骚的演员毕竟为数不多。既然无法在演艺界长盛不衰,更多的演员多多少少会面临一次不同于往日的“萧条期”。对极少数人来说,一个看上去既简单,又能帮助他们解决“萧条期”经济危机方法,便是出售他们的奥斯卡小金人。
我的意思是,不然的话,小金人就只有在书架的某个角落默默收集灰尘了。
另一方面,他们的继承人也有可能售卖小金人。在1951年颁奖礼之前,“获奖者协议”还未问世,以至于在这之前许多小金人已经被售出。从1929年第一届奥斯卡颁奖礼开始,至少有150个小金人被售卖,而这些销售大多在暗地里进行,以致于买卖双方都用不着去应付学院的百般阻挠,这也是最令学院懊恼的事情。
例如,奥森•威尔斯(Orson Welles)凭借《公民凯恩》在1941年获得奥斯卡小金人,却在2011年被他的继承人以约86万美元的售价(今天约93万美元,605万人民币)给卖掉了。尽管学院曾试图通过诉讼禁止他这样做,但最终还是因威尔斯没有签署有关协议,法院以裁定他的继承人可以自由出售小金人为结果告终。
其他继承人也试着用类似方法销售20世纪50年代前的小金人,结果是喜忧参半。1989年,著名制片人迈克尔•托德(Michael Todd)的孙子赛勒斯•托德(Cyrus Todd),试图出售他祖父在1956年凭借《环游地球80天》获得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奖杯。学院不仅阻止了他的拍卖计划,还永久禁止他出售小金人。
由此看出,无论在什么年代,学院都非常积极地打击任何试图售卖小金人的行为。
当然也有例外,一些高调名人都大方的打开他们的支票簿,维护着奥斯卡“无转售”的传统。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曾花费共约120万美金,一并收购了因主演《一夜风流》获最佳男主角的克拉克•盖博(Clark Gable)、与主演《红衫泪痕》获最佳女主角的贝蒂•戴维斯(Bette Davis)两位获奖者的小金人。然而,这一举措并没有使学院的任何人感到不开心,因为斯皮尔伯格及时将奖杯转赠给了学院。还有一些演员也效仿他,以同样的方式购买奥斯卡小金人后捐赠给学院。
也许在有一点上你会感到好奇,学院会如何处置这些令它们费尽心思通过各种方式重获的旧小金人?好吧,其实小金人们多半都被锁了进保险库,很难再展露于人前了。
→ 你认为获得奥斯卡后片酬会涨涨涨???
这可不好说。
美国市场研究机构IBISWorld估计,获奥斯卡影后,片酬可以上涨50万美元;获奥斯卡影帝,最多可暴增400万美元。
这样看来,奥斯卡还真为演员们带来不少福利。
获奖后片酬猛涨的影后典型代表,要属90后奥斯卡影后“大表姐”(Jennifer Lawrence)了。2010年,默默无名的“大表姐”片酬是周薪3000美金。一个奥斯卡小金人加一个获奖提名,大表姐硬气了。新片《乘客》的片酬,据说要价2000万美金,至此进入“2000万美金俱乐部”。从2010年的周薪3000美金,到今年的2000万美金,短短6年,奥斯卡让大表姐的片酬井喷式增长。
在1997年主演《泰坦尼克号》之后,小李子的片酬就定格在2000万起。随着名气和演技的发酵成熟,除了2000万美金的底薪,小李子还可以获得票房分成。拍《荒野猎人》时的片酬已经达到好莱坞最高的2900万美金。理想状态下,小李子的下一部商业大片,预计片酬将会达到“3300万美金+票房分成”。
科尔盖特大学(Colgate University)一项关于好莱坞“奥斯卡与性别歧视”的研究中称,通过奥斯卡获奖前后对比,获奖后男演员片酬平均增加了81%,其原因似乎是因为他们获奖,而不是因为他们丰富的行业经验。关于女演员,这项研究中却提到“无数据显示,赢得奥斯卡奖能显著影响女演员的片酬。”
当然,也不排除有个别案例,譬如年轻的大表姐。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目前尚不明确,但是研究里推测了各种原因。
例如他们指出,在好莱坞,年轻女性往往会得到更多高片酬的重要的女性角色。女演员赢得奥斯卡奖的平均年龄是36.77岁。对于这些将要年满40的女性来说,这些奖可能就意味着,她们职业生涯的全盛时期即将过去,因为她们演主角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少。为了赚钱,她们也经常被迫选择报酬低的小配角。
↓ ↓ ↓ ↓ ↓ ↓ ↓ ↓ ↓ ↓
→于此,你也许会自然联想到好莱坞存在性别歧视???
大表姐也曾炮轰好莱坞的性别歧视。去年索尼黑客事件爆发,遭泄露的索尼高层信件中显示,同时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的大表姐与艾米•亚当斯 (Amy Adams)可获得影片收益的7%,而导演及其他三位男性演员布莱德利•库珀(Bradley Cooper)、克里斯蒂安•贝尔(Christian Bale)与杰瑞米•雷纳(Jeremy Renner)却可获得9%的收益。
泄密事件令众多一线女星震惊,对收入性别歧视一事感到愤怒。
“当索尼黑客事件发生后,我才知道跟那些幸运的男演员相比我的收入有多低,我并不生索尼的气,我生我自己的气。”大表姐说。
在科尔盖特大学的研究报告中,男演员赢得奥斯卡奖的平均年龄是44.67岁。与女演员不同,男演员普遍比较年长,因此他们对角色的把握更加灵活,也就更有资格谈论片酬。研究中还指出,无论一个男演员是否赢得奥斯卡奖,在42岁后平均收入都会明显增长,当然如果获得奥斯卡奖杯更另当别论了。
换句话说,这个研究报告的结果是,女演员的片酬往往在职业生涯早期开始大幅下降,而与她们年龄相仿的男演员的片酬开始疾速上升。研究人员也谈到,毕竟获奖女性人数有限,这也许掩盖了获奥斯卡奖后女演员片酬增长的统计数据,这些结论也只是来源于受限的研究。
涨知识了
要被砸晕了
译得很棒很用心,内容上看也确实让我涨了见识
一问一答的方式很好,简明直接,有吸引到我,短句子短段落让这篇文章读起来比较轻松,各位编译们在排版上也是花了功夫!
中文化的文字,让文字读起来活泼,如“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表姐等等!
最重要的是把小金人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讲的很有条理很清楚,真的有给不懂得同学科普知识嘻嘻嘻嘻嘻
这篇文章算是这次编译中的佼佼者啦~
平时没有过多的关注奥斯卡,所以我觉得好的文章最根本的要求就是我能看得懂,这其中包括了结构和文笔清晰流畅,而后是语言本地化。此文本身就是一个很轻松的话题,加之文字简洁明了,一口气读到底毫不费力,所以给个赞!
首先整篇文章让人读起来感觉很舒服,虽然整体以文字为主,配图不多,但也不会感觉读起来无趣。其次文章结构清晰,而且小标题的用法也很有意思。文章中数据出现次数很多,可以看得出来小编们下了不小功夫,各种事件的介绍也很详细,符合我们的阅读习惯,简直棒棒哒,给一个大大的赞。
文章编译的很有意思,小标题用设问的手法也是让读者有读下去的欲望。要说缺点呢,个人觉得图片略少,再加一两张图片会更棒。
文字语句符合中国人阅读习惯,解决了编译常见问题中“你说的都是中文可是我看不懂”的问题。
排版较精美,小标题的设置很合理,让读者循序渐进。
然而,我觉得一开始的选图,应该选一个狂喜脸的小李子……这一张看起来,并不怎么高兴。
我天,看这篇文章最大的乐趣就是数明星片酬有多少个“0”,小编在数字上的运用深得我心。(^∇^*)
陈雁雁同学有没有被〇砸晕哟~
这篇文章可读性很强,从大标题到小标题都十分引人入胜。语言幽默,思路清晰,细节丰富。例如,文中关于钱“约86万美元的售价(今天约93万美元,605万人民币)”这个细节,看得出来各位编译者都十分仔细负责。
+1
设问式的小标题将文章的节奏把握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