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流行音乐中,“心碎”、“愤怒”等带有负面情绪元素的歌曲有着更高的点击率。如多莉·帕顿(Dolly Parton)的“I Will Always Love You”;阿黛尔·阿德金斯(Adele Adkins)的“Someone Like You”,艺术歌唱家似乎更喜欢把悲伤、愤怒的情绪注入到他们的音乐创作之中。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诸如悲伤、孤独此类的情绪在歌词中的表达越来越普遍。相反,表达愉悦情绪的歌曲似乎不像前者那么受欢迎。其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它是否仅仅反映了音乐消费方式的变化?亦或是当今社会的情感暗流?
流行音乐中的消极情绪越来越普遍
有许多证据可以证明,流行音乐中的消极情绪越来越普遍。密歇根劳伦斯理工大学的一名学者利奥尔·沙米尔(Lior Shamir)自1951年到2016年间收集了6150个Billboard榜单排名前100热门单曲的歌词,并通过软件进行算法分析。这项分析使用了 IBM 开发的计算语言工具 Tone Analyzer,它能够识别文本中的情绪基调(分为喜悦、愤怒、厌恶、恐惧和悲伤)、语言风格(思路清晰、自信、犹豫不决等)以及社交倾向(开放、有责任心、外向、随和等)。2 尽管并不能够区分其细微区别,但其评估结果与人类判断大体一致。沙米尔表示,通过计算机软件的分析,近年来流行音乐中歌词的内容变得越来越充满悲伤与愤怒,但歌词情绪的变化未必反映了音乐人和词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而更多的是与消费者的音乐喜好有关。3
上世纪50年代流行音乐的歌词明显更加欢乐,See You Later, Alligator , Be-Bop-A-Lula和Love Me Tender 是其中的典型代表。1977年女王乐队的单曲“ We Will Rock You”中也充满快乐的情绪;而80年代冷战期间,流行音乐中出现了恐惧情绪的高潮;90年代中期,流行音乐中愤怒的情绪开始占上风,并在21世纪达到低谷。4
是什么推动了歌曲创作风格的消极化?
科学家们目前还不确定是什么推动了歌曲创作风格变化。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纳塔利娅·科马罗娃(Natalia Komarova)进行了第二次关于歌词主题的研究,其研究结果与沙米尔的研究结果一致。科马罗娃及其同事通过使用名为AcousticBrainz的研究数据库,观察并分析1985年至2015年间英国发行的50万首歌曲的情绪。结果发现,自1985年以来,音乐的歌词基调变得不那么快乐了。有趣的是,歌词越来越消极的同时,音乐的律动性却加强了,很多歌曲的歌词非常消极,但音乐却非常动感。因此,尽管很多歌曲表达了强烈的负面情绪,但人们还是很容易被这些歌曲吸引。
迈克·巴特(Mike Batt)是著名歌手、指挥家、唱片制作人,写过很多热门歌曲。他指出,消费音乐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今的流行音乐中充斥着越来越多的负面情绪可能反映出社会变化以及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他还认为,今天许多歌曲的创作倾向都符合社会的整体情绪,每天早晨浏览新闻的时候,看到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总会有一些沮丧,因此自己的歌曲创作中也加入了一些忧郁的色彩。
音乐是人们生活的一种解压方式,也是人们情绪宣泄的出口。当今流行音乐的趋势是充斥着越来越多的负面情绪,虽然悲伤与愤怒的歌曲更加能够引起听者的共鸣,但也会导致人们压力与焦虑的增加。所以,歌曲创作者要注意把握歌词的内容与情感的表达。【全文完】
- 原文链接:http://www.bbc.com/culture/story/20190513-is-pop-music-really-getting-sadder-and-angrier
- 编译补充信息,来源:http://www.qdaily.com/articles/60830.html,访问日期为2019年6月1日。
- 编译补充信息,来源:http://www.sohu.com/a/292529229_100191005,访问日期为2019年6月1日。
- 编译补充信息,来源:http://mini.eastday.com/a/190128195412029.html,访问日期为2019年6月1日。
作者:David Robson
编译:刘晓亮
校改:陈亚希
每次不开心的时候听歌,真的感觉有被治愈到
个人选择,自己喜欢听就好,也没所谓喜怒哀乐
怎么办呢,很多悲伤歌曲的旋律很上头啊…
听网抑云的都是老悲伤人儿了。
人生总会有些许不容易,看到忧愁悲伤的词,总会有点代入感,总会感觉有点似曾相识。
流行歌曲本来主题就是失恋居多,哈哈哈,心碎不是很正常吗?我们喜欢听歌的原因也是因为可以没有实质伤害的情况下感受心情的起伏,所以个人觉得艺术创作是自由的,悲伤还是快乐作为主题,那是创作人的自由。
这不就是流行乐的定义吗?当代R&B就是以这样的模板创作。就像二三十年前,在那个追求自由、反战的年代,摇滚乐就成了欧美的流行音乐。如今进入了相对和平的年代,积压的抑郁、愤怒、情感这些更细腻的东西才是生活中的共鸣主题。
的确,如今很多流行音乐内容都是,失恋分手爱而不得等等的各种剧情,或许是因为听众现在都很丧吧。。。。这样的内容更能引起共鸣?
其实也还有很多很甜的歌,主要大家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听到悲伤的歌更容易有感触
我认为对悲伤音乐的喜爱大概是因为有时人们能在音乐中产生共鸣、感受到歌词中所写的感受。但总是听一些消极的歌也会很容易让自己沉浸在消极的情绪之中。
我就喜欢听那些轻快阳光歌词向上的歌
QQ音乐表示不服
感觉当下很多歌曲都有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与其说听诸如伤感情歌类的歌曲可以疗伤,还不如说听了容易“致郁”,过多关注情情爱爱的歌曲实在不可取,多出现一些正能量的歌曲不好吗
也许当我们开始研究悲伤愤怒的歌词因何成为主旋律的时候,音乐真正的发声就被听到了。
现在很多歌都觉得在无病呻吟,自怨自艾,跳出这个圈子不好吗。
老霉就是这样,以前多么欢快啊,现在感觉戾气好重
音乐是人类宣泄情感的窗口,但真正的悲伤或许没有“感同身受”
读完文章恍然大悟,终于找到我日渐忧郁的原因了,网易云的锅!
网易云说 哼 这锅我不背
乖,你不背谁背
有人无病呻吟,有人没事找事,真正的悲伤是难以言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