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年轻就是资本,但这句话放在记者身上,可能就要好好想想了。年轻对记者来说,可能意味着充沛的精力,但也有可能会导致一个短板——经验缺乏。如今中国媒体行业到处都是年轻记者的身影,而越越来少看到“老”记者奋斗在一线了,其中的原因令人深思。

两年前,我和一些非常优秀的记者在香港开会,他(她)们在中国当记者已经20多年,有人报道过贪污腐败的大案,有人报道过惨无人道的不法行为,这些报道塑造了中国新闻的当代史,你会看到在这段时期,总有正义感的记者挺身而出,把广义的公众利益放在狭义的党国利益之前。

而目前,记者们几乎都忙着“创业”,做着和新闻工作完全不相干的事情。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记者苦涩地对我说,“再也不当自己是记者了。”听到这话,我的心情跌到谷底。

可以说,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经济、政治和技术方面的深度变革,中国新闻业正在被逐渐掏空。许多因素促使了老资格的新闻人才的流失,比如低廉的报酬、数字化媒介的兴起、新闻审查制度等等。

越来越低的报酬(相对于不断上涨的物价)和越来越大的从业压力,使得中国的新闻业越来越偏向年轻化。2016年美通社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在前线报道新闻的记者有百分之八十都出生于1985年以后,这就意味着其年龄不到三十岁甚至更年轻。 相比之下,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新闻学院在2013年对美国的记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002年以来,他们记者年龄的平均数已从41岁上升到47岁。

接受美通社研究调查的中国记者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月收入低于一万人民币。如果把这个收入与物价涨幅联系起来看,可以说中国记者的收入和十几年前并没有什么变化。

上个月,中国青年记者成为中国社会媒体再次争论的话题。前FT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经验积累是当一名优秀记者的必经之路,无论哪个国家的新闻从业者都一样,而中国记者这份职业却成为“青春饭” ——换句话说,年轻记者通常干上几年,便转行调职去干别的。

张力奋还指出中国年轻记者的不成熟,例如,在当月的全国人大报道活动中,许多年轻记者放下手头的报道,把明星代表们拉到一边自拍。“看看他/她们开心的样子,你也许认为这只是好玩而已,”他说。 “但另一方面,在有经验的记者的眼里,这根本不是新闻报道者应该做的事。”

2016年,一位记者与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上,与中国政治协商代表大会代表——著名歌手宋祖英自拍。这张照片出现在当年的一个照片系列中。

其实,关于中国记者是“青春饭”职业的问题已经被讨论了很多年了。2014年3月马来西亚航空370号航班新闻事件引起中国民众的浓厚兴趣,然而中国记者做了大量的转发,无法像CNN,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那样贡献出宝贵的独家新闻报道。

专栏作家孙乐涛(Sun Letao)为《广州时报周刊》撰写的文章指出,在某些事件和报道中,媒体年轻化和缺乏经验已经表现得越来越明显。MH370事件和两会的报道活动都似乎在证实该说法。两会是中国传统媒体一年一度的大事件。然而,观众们所看到的却是大量的看起来才毕业不久的年轻记者,兴奋、努力地挥手,拦下参会代表们,问一些千篇一律的问题,和写一些花样相同的报告。

同样,中国媒体在MH370事件的报道活动显露出中国记者经验缺乏和无法胜任这份工作的事实。这不仅仅是世界航空业的灾难,同样也是中国媒体的灾难。

这些“灾难”的日子从2014年一直持续到了现在,因为中国媒体在过去几年的重大灾难事件中几乎保持集体沉默,唯一例外的是2015年8月的天津爆炸事故,其中原因也可能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内,发生如此大规模的爆炸事故,新闻报道不可能完全悄无声息。

尽管有各种各样的政治形势问题和行业趋势让老资历的媒体人自动退出,但媒体企业本身也嫌老爱幼,开始青睐招揽年轻的新闻人才。在中国,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有一个惯例就是优先考虑35岁以下的求职者。

微信公众号上的一篇文章分享了四川省主流商业性报纸——《成都晚报》的最近招聘工作的截图,该报准备招23名记者,且要求所有记者的年龄在35岁以下,评论记者的年龄在40岁以下。

文章说,考虑到新闻行业的竞争激烈,把年龄作为招聘标准似乎是可以理解的 —— 有时在报道突发性新闻的时候,因为一些最新或之前无法预测的的信息,会把那些已经印刷好,马上准备送往市场上销售的报纸临时撤回更换内容,媒体工作的压力是如此之大,而年轻的记者可能会有更好的准备,或者说,他们能更好的处理压力。

2016年,记者在人民大礼堂外聚在一起自拍,照片部分是在人民代表大会期间,自拍的女记者。

即便以上所有的说法都是事实,但却有另一种反对的声音,那就是,年轻无法取代经验。其实最理想的情况是,让年轻记者与那些老资历和经验丰富的同事的共事,他/她们一定能中得到收获。

关于中国新闻业老一辈经验丰富记者不断流失这事,有人认为,“老司机”们似乎不愿意再在新闻审查制度的渔网上挣扎,也不愿集体沉默,因而选择抽身而退。事实如此,现在更为严格和更有效率的媒体管控比过去二十年的任何时候对这个行业的各个方面的制约因素都影响更大。

在最近的一篇关于中国新闻记者微信公众号文章里,列出了三个“青春饭”原因——亚健康工作制度,低廉的福利和黑暗的前景。但如果新闻行业能够带着去发展专业意识的目的,这都可以被解决。然而,这篇文章只能暗示了这样潜在的不安感。

“以前,我们把记者称作‘无冕之王’,现在只能叫做新闻民工。”文章说道。【全文完】

来源:medium.com
作者:
编译:傅梦婷
校改:三表叔

 

 

觉得赞就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