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400年的沉寂后,飘逸的汉服又重新回到大众视野。这是新的时尚潮流还是保守旧潮的来袭?

当罗振晨(音译,Luo Zhenchen)第一次穿上中国汉族的传统服装——汉服时,他就被宽大的衣袖、交领和及地的长袍改变了。

广州大学设计学院的学生罗振晨在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说:“我爱汉服,它使我有强烈的归属感。我还喜欢它背后的传统文化。

罗是一名大二的学生,现在每周穿一次汉服。他加入了学校的汉服社,社内成员们会穿汉服庆祝中国的传统节日,也会走进社区开展汉服讲座。

喜欢中国传统服装的人,绝不只有罗一个。越来越多中国人表示,三千多年来,汉服一直是汉族的象征,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它都应该得到更多关注。

罗振晨

过去十五年里,中国对传统更加重视了,并呼吁民众为中华文化感到自豪。汉服在历史上消失了四百年后,重新收获大批追随者。

罗说,汉服的历史背景比他想象中的“更广阔”。他还喜欢服装上各种元素的“历史起源和历史故事”。

罗和大学里许多汉服爱好者一样,只在传统节日穿他们的服装,只有少数人每天穿着汉服。

最近,一名大学生登上了中国媒体的头条,因为他在一年内,有三百多天都穿着汉服,以此来推行汉服及其文化。《成都商报》报道,在成都的西南石油大学,这名商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康伟(音译,KangWei),会穿黑布鞋来搭配他的长袍。在雨天,他还会带着油纸伞

“我很佩服康伟每天穿汉服的勇气,”罗振晨说,“汉服与人们现在穿的衣服不一样”。

高志萝(音译,Gao Zhiluo)是一位来自河南洛阳的摄影师,她也是汉服的忠实支持者。2014年以来,她几乎每天都穿着汉服。

高志萝

自小时候学习琵琶时起,她就被这种服装所吸引。她总是穿着汉服在舞台上演奏,她觉得汉服“外形美丽,穿着舒适”。

高志萝对汉服的热爱融入了她的日常生活。和朋友外出前,她总是要花上一个小时,来挑选衣服、化妆、梳头、搭配鞋子和包包。

她说,出门在外时,人们总是误解她。很多人盯着她看,有的人会嘲笑她,以为她穿的是角色扮演的服装。一些有民族主义倾向的人,以为她穿的是日本或韩国的服装,因而感到恼怒。

“我从来没有因为他们的想法而不穿汉服,因为我知道我没有做错,也没有违反任何规则,”她说,“但是我很难过,因为人们对汉服缺乏了解。他们不知道这是我们汉族祖先穿了数千年的服装。”

高志萝

汉服也存在着争议。人们常把汉服和民族运动联系起来,但一些忠实支持者拒绝将它的地位提升为中华民族传统服装。反对者指出,这种做法可能会引起冲突,激发汉族与其他55个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

自古以来,汉族就占了中国人口的大多数。十七世纪中期,清朝(1644-1911)的满族统治者强行汉族服装改为满服装。许多人因为反抗命令而被杀。

很难估计今天穿汉服的人有多少。在每一所主流大学里,都涌现了宣传这种服装的社团。这种需求催生了数百个新的服装品牌,但就在十年前,还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

大多数支持者说,他们穿汉服是为了展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喜爱,或只是为了追逐时髦。对于十多年前,一些汉服复兴运动领导者所宣传的汉民族主义,他们并不关心。

汉服展示

2015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委员提出,让汉服成为中华民族的服装以提升汉服的形象。同时有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大学生和学者穿的长袍应该被设计成汉服样式。

并非所有汉服支持者都支持这些建议。来自重庆的网络主播王婷婷(音译,Wang Tingting)说,她曾穿汉服多年,但更愿意将汉服视为汉族的传统服装,而不是一种代表了所有中国人的服装风格。

她说:“让汉服成为中华民族的服装可能会使人误解,就好像是在宣扬汉族的民族主义,那将会导致民族间的冲突。”

王婷婷

罗振晨赞同王婷婷的观点。他说,让汉服成为全国性的民族服装会产生争议。

高志萝说,她不明白为什么必须要有全国性的民族服装。

“这只是衣服,”她说,“为什么要把它政治化呢?如果汉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服装,那么少数民族会怎么想?”

中国文化复兴研究所所长李波春(音译,Li Bochun)说,看到那么多年轻人被汉服吸引,我感到欣慰,但我认为汉服不适合日常穿着。“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穿着汉服骑自行车、乘坐公共汽车或地铁,这现实吗?”【全文完】

来源:SCMP
作者:Alice Yan
编译:王埝
校改:葛玮玮
觉得赞就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