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芝麻街》里,扮相毛茸茸傻乎乎的甜饼怪吗?呆萌无害的模样,加上无论何时何地对饼干的狂热追求,惹出的一系列搞笑情景让人啼笑皆非。正如甜饼怪对饼干上瘾,你呢,有没有对某种食物爱得如痴如狂?吃了一口想吃第二口总感觉吃不够?喝完了眼巴着免费续杯和再来一瓶?一天要吃好几顿每顿都吃得超级多?如果你中招了,赶紧拉响你的警报吧!因为你已经濒临“食物上瘾”了!

甜饼怪。百度/来源

▍|▍▍||▍| ▍|▍▍||▍| ▍|▍▍|| ▍|▍▍||▍| ▍|▍▍||▍| ▍|▍▍|| ▍|▍▍||▍| ▍|▍▍||▍| ▍|▍▍||▍| ▍| 

“当你的大脑开始运转迟钝,就是在制止你:不要再吃了!”

——————————

我们越来越胖了……越来越胖了……越来越胖了……

不仅是你和我,整个社会的人都是。

与我们的老祖宗相比,我们摄入的食物更丰富也更多了,摄入的糖分就多了,摄入的脂肪就更多了……

于是乎,我们腰围的数字也跟着上涨了。

就拿英国来说,从1993年到2013年,成年人的肥胖率大幅上升近10%!世界卫生组织预计,这个比例在未来还会上升,在2030年的英国,这个比例还会增加7%!

那么,中国呢?或是其它国家呢?肥胖的人还少了吗?

是的,不得不承认,我们越来越胖了……

那么,有没有想过,这样的结果也许是因为我们对某种食物上瘾了?

尽管如今,科学家并未明确指出,哪些食物会像尼古丁、酒或鸦片制剂一样令人上瘾,但我们却经常听到有人自称“巧克力狂”、“碳酸饮料控”等等。

难道,食物真的能让人上瘾?⊙﹏⊙‖

2013年,美国康涅狄格大学(Connecticut College)做过一项研究,研究表明:许多人对奥利奥的痴迷,正是一种对可卡因上瘾的表现;还有一些体重超标的人,会做出类似上瘾的行为,比如压力大了就不停地吃吃吃,根本停不下来。

然而,靠“吃”来释放压力并不只是胖纸的专利。

所以说,“食物上瘾”这回事儿真的存在?

food addictive-b

有学者研究调查制作了一份食物成瘾量表,他们认为披萨是最容易让人上瘾的食物。BBC knowledge/来源

▍|▍▍||▍| ▍|▍▍||▍| ▍|▍▍|| ▍|▍▍||▍| ▍|▍▍||▍| ▍|▍▍|| ▍|▍▍||▍| ▍|▍▍||▍| ▍|▍▍|| ▍| ▍|

“这意味着,这群人容易被环境暗示,食物也可以让人成瘾。”

——————————

要了解“食物上瘾”,首先我们得明确“上瘾”的概念。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判断上瘾的标准是:

需要忍耐;

停止使用该物质时会产生戒断反应,如焦虑、失眠、虚脱等;

对物质有依赖,渴望、有强烈欲望或强迫自己去使用某物质。

也就是说,大脑的参与情况,是诊断是否上瘾的重要标准。当你摄入了能令你上瘾的物质,比如酒精、毒品或某种食物,这种物质就会刺激你的大脑神经,就好像你的大脑很喜欢这个食物一样,它会“奖励”你,让你摄入更多。

于是,整个过程下来,你会产生更加强烈的欲望:还想吃吃吃!

由此,那么“食物上瘾”便浅而易见了。

太能吃,不吃东西就会难受和焦躁,甚至出现一些病态的表现,这样的症状便是“食物上瘾”。

“我正在研究,如何明确对食物容易上瘾的人群。” 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教授艾希莉·格哈特(Ashley Gearhardt)说道,“所以,我设计了一份表,用普遍的标准来判断食物上瘾,并非是体重。这种普遍标准可以判断,人们是否有上瘾的行为。”

这份研究表,便是格哈特的研究小组让500人填写的成瘾量表,以了解他们在某些特定状况下,最想要的食物。而这些食物,通常是冰淇淋、巧克力、小饼干和糖果。

而另一项研究中,格哈特通过给实验者观看图片来进行实验:她先给测试者展示了一张美味奶昔的图片,然后再给他一杯真正的奶昔。通过实验,她发现,那些有食物上瘾习惯的人,他们的大脑里有关“奖励”和“欲望”的区域会更加活跃,对他们而言,这幅美味奶昔的图片是强烈的暗示:这玩意超好喝。

“这意味着,这群人容易被环境暗示,食物也可以让人成瘾。”格哈特解释道。

食物上瘾模式与普遍上瘾行为是一样的,这说明确实存在食物上瘾这回事。

格哈特的实验表明,我们的大脑还没有进化到能处理这些食物的程度。

所以,它们就如同洪水猛兽,很容易就让现代的人们上瘾了。

food addictive-c

糖分能促进多巴胺的产生,让你的大脑活跃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奖励”,让你吃得更多,让大脑更“愉悦”。BBC knowledge/来源

▍|▍▍||▍| ▍|▍▍||▍| ▍|▍▍|| ▍|▍▍||▍| ▍|▍▍||▍| ▍|▍▍|| ▍|▍▍||▍| ▍|▍▍||▍| ▍|▍▍|| ▍| ▍|

“人想活命就得吃东西,吃多了就是上瘾,这不是在逗我吗?”

——————————

然而,格哈特的实验并没有说服全部人。

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希沙姆(Hisham Ziauddeen)博士表示说:医疗条件限制了食物上瘾这个概念。

“能证明食物上瘾的证据,其实很少。”他说道,“也不能说食物上瘾一定就不存在,事实上它极有可能存在。许多人都有饮食失调的症状,而只有一小群人饮食混乱,那看起来很像是食物上瘾,这些人的感受体验,与酒精上瘾、毒品上瘾的人相同。”

对于耶鲁大学食物成瘾量表,他表示有异议。

“虽然有些人得分很高,可是他们本身就有饮食失调的情况。这张表只能测试出显而易见的饮食失调,而非更深层次的东西。”

一些最新的研究认为,食物上瘾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公共卫生信息。它难以调和,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瘾,就像酒瘾和毒瘾,它们的本质并非“吃”——而是选择。

“食物上瘾这个词没什么意义,我不会对脂肪、糖分或者巧克力这类有营养的东西使用‘瘾’这个字。”麦克唐纳(Macdonald)说道。

他作为一名医生,并不愿意使用“食物上瘾”这类词语,因为这容易让人们认为食物上瘾是种病,而医学无力改变这种饮食过量。

“人想活命就得吃东西,吃多了就是上瘾,这不是在逗我吗。对食物的渴望,与对毒品、酒精的渴望是不同的,我们不该鼓励大众对食物使用‘上瘾’这个词。”

上半部分为含糖饮料,下半部分为酒水。暗喻有些人与含糖饮料的关系,甚至跟酗酒者与酒精的关系类似。

上半部分为含糖饮料,下半部分为酒水。暗喻有些人与含糖饮料的关系,甚至跟酗酒者与酒精的关系类似。

▍|▍▍||▍| ▍|▍▍||▍| ▍|▍▍|| ▍|▍▍||▍| ▍|▍▍||▍| ▍|▍▍|| ▍|▍▍||▍| ▍|▍▍||▍| ▍|▍▍|| ▍| ▍|

“这不是个平凡的标签,它可能会对我们的饮食体验、饥饿感和食欲产生直接影响。”

——————————

彼得·罗杰斯(Peter Rogers),在布里斯托尔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研究有关营养、行为和大脑对食欲的控制,他认为不该随便给人打上“食物上瘾”的标签。

“这不是个平凡的标签,它可能会对我们的饮食体验、饥饿感和食欲产生直接影响。”

于是,这位科学家也做了个实验。

他发表在《食欲》杂志上的研究中提到:在尝试食品之前,他让60名志愿者先读新闻,一半阅读存在食物上瘾的新闻,另一半则阅读不存在的。

结果,有的人认为“我无法抗拒这些食物”,并屈服在美食之下;有的人则忍住了,因为“这些食物会让人上瘾”。

其实,这个实验还有一层含义:如果人们事先已然了解了食物上瘾,那么他们在面对食物时候的心态就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因人而异,也许有益,也许无益。

实际上,专家们在许多有关食物上瘾的问题上并没有达成共识。有些人对食物有难以抑制的渴望,但也有人没有。目前我们还不清楚,这份渴望究竟从何而来,我们会从渴望的食物中获得什么。要思考、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

(全文完)

 

||▍| ▍| ▍|▍▍||▍| ▍|▍▍||▍| ▍|▍▍|| ▍|▍▍

原文:《Are cookies as addictive as pizza?》

来源:《BBC knowledge》April 9

翻译:陈雁

编译:封昱如

编辑:严亚岚

▍|▍▍||▍| ▍|▍▍||▍| ▍|▍▍|| ▍|▍▍||▍| ▍

觉得赞就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