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饭局可谓是人们推杯换盏的绝佳去处,从最尊贵的客人开始,人人如此,这意味着你刚找到对象敬酒,就得准备让位,因为他可能在给另一位客人敬酒,而后者又可能想和别人喝酒。但注意,碰杯后把杯里白酒喝干;敬酒时得说点好听的话,但别太夸张;要表现得真诚友善,举止得体;保持微笑,避免不适宜的身体接触。最后,在忙于敬酒之际,别忘了吃点东西。
今年夏天,我回成都探亲,朋友约我去饭馆吃饭。结果当我站在大厅中间,天花板的巨大水晶吊灯令人发晕,一位身材苗条,身着旗袍的服务员带我来到一个包间。包间有半个游泳池大小,中间一张大圆桌,中心放着干冰升腾的中式花园小雕塑。显然,这不是一顿便餐,而是“席”,是宴席。
进门后,朋友说把我带到上八位的中年男人跟前(他是某出版社社长)。男人微微对我点头。
“幸会,久仰久仰”。
“感谢”。
话一出口我就知道错了。我应该回答地更谦逊,要肯定他的地位。
朋友及时化解了这一尴尬,请我落座社长旁的空位。坐到那张红丝绒椅上后,我立即意识到又犯错了。这座位属于“那位女孩”,专门负责招待地位显赫的中年男人。这个座位上的人要忍受浓度惊人的二手烟;桌上男女的目光审视;一杯杯升满的白酒;有时还会出现勾肩搭背的情况。
我曾参加过一位文学记者组织的北京会议,与会者还有许多国内知名批评家和编辑。会后晚宴上,我被主宾席的场景吓坏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作家坐在报社编辑旁,一桌的重要人物一个接一个给她敬酒,女作家几乎有点失态,但仍继续推杯换盏,那些批评家和编辑们则为她叫好,激动得像群下流之徒。
“你觉得她需要帮助吗?”我问旁边的青年。
“她需要的不是你的帮助”,他一副深谙世道的语气。“她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为什么在我看来痛苦的行为在男人眼里却是一种加冕仪式?
“我们之前见过”,落座没多久,社长便对我说。“在作家协会的年会上,我记得你真能喝!”他笑着说到。
“可惜你不在国内生活,”他说,“我听说国外生活很寂寞,所以王先生(我朋友)说你要回来时,我觉得我们应该安排一桌”。
“您考虑得真周到。”
“我们办公室有你的粉丝,”我一边听他说,一边看着一盘蒜蓉茄子。
“小陈,”社长说,“来给颜女士敬酒”。
我转身看见社长另一边坐着一位年轻女士,端一杯白酒。“颜女士,终于见到您了。荣幸至极,”她说到,脸上的表情让我想到之前的自己:我也曾在饭局上欲哭无泪,挣扎万分,尴尬又耻辱,还得强颜欢笑。我突然意识原来她才是“那个女孩”。
这是我今天犯的第三个错。
“我今天不想喝酒”,我说。“我们喝茶如何?”
饭局的目的是让用餐者喝醉,这样才能建立感情,成为朋友,搭着彼此的肩,讲着下流笑话。一旦出错,场面就会难堪,会发生争吵,女性可能被随便用来消遣。若一切正常,大家就一起酣畅淋漓,狼吞虎咽,开怀畅饮。只有这样,生意才能谈成。
原来,这场聚会是为了撮合我同该出版社签约下一本小说。但这笔生意成不了:我不但拒绝喝酒,还抱歉地表示,自己已经和另一家出版社签约了。之后,这位社长挑了点菜,喝了点茶,百无聊赖地坐了半小时后,便离开了。
社长走后,气氛截然不同。朋友坐过来和我畅快聊天,小陈告诉我她第一次读我的书是在大学,她说自己写的小说快结尾了…..
我们吃光了桌上所有的菜和果盘。
另一位女士感叹到:“这可能是唯一一次我没有饿着肚子回家的饭局”【全文完】
编译:谢小叶
中国这种推杯换盏的酒桌文化真的一言难尽,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有改变不了。所以女性要学会保护自己,学会拒绝,实在不行就学会远离。
害,改变不了世界,就先改变自己吧,让自己以后有勇气说不。
想起一个笑话,酒桌上先拿出头孢吃一颗,就没人敢劝酒了
酒精过敏在这些场合也成了我的保护盾,但是希望大家都不需要靠这种保护盾,不喜欢就直接say NO!尤其是女同胞一定要敢于说不,好好保护自己!
我国有不少优秀文化传统,也不乏文化糟粕,但最让我作呕的就是所谓的“酒桌文化”。挂羊头卖狗肉各怀鬼胎,女性被物化。记得我哥对我说的一句话:“如果以后饭桌上有人逼你喝酒,尤其是男的,你就直接一耳光过去,强人所难的人是不需要脸的。”虽然这话可能有点重,但我很赞同,尊重是相互的,面子是挣的不是给的!
在学会社交规则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教职场女性如何保护自己。
酒桌文化真的恶心,什么事在办公室谈不成,非要在饭桌上谈?这种观念更多存在于长辈那一代,等我们这一代慢慢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我相信社会会越来越好。
我觉得女孩子工作一定要保护好自己,要勇敢say“no”。
中国的饭桌文化由来已久,但有着诸多弊端,常常和谈生意挂钩。饭桌上为什么不能是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呢?
真的不喜欢酒桌文化,单纯一点不好吗
这种酒桌文化也许有它的意义和作用但我实在欣赏不来,在我看来,饭桌劝酒就是非常无聊的事情,为了关系去敬酒又是更加尴尬的事情,每个人都不一样,这对很多人都是一种折磨。
这种酒桌文化真的makes me sick
总之骨子里根深蒂固就是缺少对女性的尊重
或许是因为还没有步入职场,之前短短几个月的实习工作中也没有遇见过同事“逼迫”女生或者说像女生劝酒的情况发生。当今社会,员工群体趋于年轻化,年轻人应该都了解如何以当代年轻人的方式对待同事朋友,如果对方不愿意,都不会多说什么的吧,或许我想的比较天真吧。。。
女性原本就处于弱势地位,一旦碰上酒局这种事,往往无法全身而退,酒桌文化不仅仅是表面,其背后的含义不言而喻,女性想要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有所发展实在是太难了。
根本问题还是缺少对女性的尊重,性别歧视淋漓尽致
从小吃过无数酒席,饭店里其他包厢都像文中描述的一样,看似谈生意,其实潜藏着歪心思。不只是女性,人人在这样的酒桌文化之下,强撑着灌下一杯杯酒,用自己的身体换来业绩,项目,而女性的社会地位造就这种酒桌文化更加往恶劣的方向发展。
真的不能理解这种所谓的酒桌文化~作为一名女性,为自己以后的职场生涯堪忧~
有的酒桌文化真的一言难尽…
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女性都被物化了,根本得不得应有的尊重。社会上男女平等意识仍然有待加强,这条道路任重道远。
这种的真的是很让人反感了!
所以其实社会上对女性的尊重还是有待提高的
感觉我国酒桌文化就是“道德绑架”的突出案例,女性在职场本就很难享受和男性同等的待遇,在面对酒桌文化时,实在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
这种社交文化确实是一言难尽呐~
在文章中间作者提到,看到那个女孩想起了原来的自己,自己也曾在饭桌上欲哭无泪,挣扎万分,还得强颜欢笑,读到这里的时候感觉还挺身同感受的,我个人觉得其实不仅是在外面社会,在学校这个小社会我们也会碰到这种类似情形,面对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还是得硬着头皮去做。
现在酒桌文化真有够乱的,一吃饭就扯酒。
这是中国必不可少的社交,也是我最不喜欢的
中国的酒文化对大众的影响太深了,很多人认为不喝酒就是不给面子,喝酒能拉近双方的关系,所以谈生意经常会有饭局上喝酒的情况,被迫的可能性很大,这已经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了,但是我们年轻一代不是很能理解这一行为。
自古以来,中国的酒局 文化都是这么乌烟瘴气,那种文人墨客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境界,可能只存在于书中,现实生活中就是摆排场,讲阔气,简直浪费生命。
中国的酒桌文化确实需要好好整理一下了
社交和处事是入社会的必备
站在校内看社会尚且如此复杂
出社会之后 要怎么才能让自己适应于万千世界呢
乘现在 活在当下 享受校园的美好时光
看到题目就想到前不久爆出的新闻,一位刚入职的女职员被领导叫去吃酒然后被性侵。真的中国的酒文化再加上女性,这两个词放在一起能有多nasty应该是个人都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