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性感的香港偶像,一位破产的企业家和一场失败的军备购买抗议活动有什么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对珍珠奶茶的兴起做出了贡献。
珍珠奶茶(又称“黑珍珠茶”或“珍珠茶”)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台湾经典饮品。虽然珍珠奶茶有几十种,但其核心是茶、牛奶和粉圆的结合。“粉圆”本质上是用木薯粉或果冻等各种材料制成的小球。
作为台湾公务宴席上连续出现三年的嘉宾,最近几个月,又出现了新的吃法,比如珍珠奶茶披萨和珍珠奶茶蛋糕。珍珠奶茶也被列入2020年最新版本的表情符号(emoji)。
为纪念4月30日的“全国珍珠奶茶日”(National Bubble Tea Day),让我们一起回顾探索这种不起眼的饮料是如何从地方特色美食发展成为全球热门饮品的。
全民上瘾
最新的研究显示,到2027年,珍珠奶茶产业的收益预计将增长近20亿美元,达到43亿美元,这一数据令人咋舌。
仅在2018年,东南亚地区的珍珠奶茶订单量就增长了3000%,而珍珠奶茶出现在亚洲以外地区的菜单上有一段时间了。比如,德国的麦当劳早在2012年就在菜单上添加了珍珠奶茶。
珍珠奶茶的粉丝有多忠诚?最近为控制新冠肺炎传播,新加坡的珍珠奶茶店根据要求暂时关闭。人们蜂拥购买最后一杯奶茶,向他们最爱的饮料挥手告别。
珍珠奶茶的由来
那么,这一切从何开始的呢?
珍珠奶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
张繁树(音译,Chang Fan Shu)曾在二战日本统治时期的台湾居酒屋当过调酒师。在1949年,他开了一家茶馆,当时他用鸡尾酒调酒器来调制独特的手摇茶。因这款茶口感醇厚、丝滑,表面充满细泡,在台湾也被称为“泡沫茶”。
如今,手摇是制作珍珠奶茶必不可少的一步。可谓是没有手摇,就没有珍珠奶茶。这在当时是一项革命性的发明——因为冷饮在当时不普遍,而且台湾在战后才逐渐重视美食和饮品。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民众对美味冷饮的热情逐渐增加。
台湾食品历史学家曾品增(音译,Tseng Pin Tsang)表示:“上世纪8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休闲食品与茶饮风潮随之兴起”。当时街上的茶饮店和郊区的茶餐厅随处可见。

用鸡尾酒调酒器调制珍珠奶茶
1986年,因火锅店经营不善,背负400万台币(约合13.3万美元)债务的凃宗和决定趁着这股茶饮热潮东山再起,而粉圆就成为了他茶饮店的卖点。
凃宗和回忆道:“我在台南的鸭母寮市场看到儿时最爱的粉圆,那时就在想,为什么我不在绿茶中加入粉圆呢?”白色的粉圆在绿茶中晶莹剔透,这让他想起母亲的珍珠项链,于是便将此饮料命名为珍珠绿茶。
随后,凃宗和尝试在奶茶中加入更大、更黑的木薯球,以增加奶茶的风味与口感,这就是众所周知的珍珠奶茶的原型。凃宗和说:“因为黑粉圆比当时市场上的吸管口径都大,我们的顾客只能用勺子舀粉圆吃,所以后来我们只能和工厂定制专门的吸管。”
凃宗和在1986年10月开设了第一家翰林茶馆,推出珍珠奶茶后,茶馆生意火爆,他不仅偿还了债务,还陆续在台湾开了80余家分店,甚至在美国、加拿大、中国大陆都有加盟分店。
但一个棘手的问题出现了,另一家名叫春水堂的茶馆也声称自己发明了珍珠奶茶。
1988年在员工会议上,春水堂(Chun Shui Tang)产品经理林秀慧(Lin Hsiu Hui)为了好玩就把粉圆倒在阿萨姆红茶中,制作了第一杯珍珠奶茶。
为争夺珍珠奶茶创始店称号,翰林茶馆和春水堂在2009年对簿公堂,诉讼长达十年之久,最后法官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制作珍珠奶茶,这并不是一项专利,所以没有必要争夺创始人之位。凃宗和对此回应道:“双方都是茶叶产业的老朋友了,这场诉讼目的在于寻求真相而不是为了谋求私人利益,顾客才是评判者。”
名人效应
尽管珍珠奶茶创始店之争没有赢家,但在珍珠茶的历史上,关于珍珠奶茶的绰号“波霸奶茶”的起源却无可争议。
现在,“波霸奶茶”就等于是珍珠奶茶。最初,“珍珠”一词是指泡茶中使用的黑色大木薯粉球。大多数人认为这个词是由台南的一个小贩提出的,他的灵感来自于香港影星叶爱美(Amy Yip)的昵称“波霸”(Boba)。小贩将这种较大的黑色木薯粉球命名为“珍珠”,以区别茶馆里的小粉圆。

连希拉里也是珍珠奶茶的粉丝
台湾的文化符号
曾品增强调,台湾人喜欢珍珠奶茶不仅因为它的口感和味道,还因为珍珠奶茶反应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社会从传统到创新的变革精神。人们把茶和粉圆联系在一起,作为两种不同的传统食物,两者的结合掀起了一种全新饮品热潮。虽说珍珠奶茶的出现是创新的结果,但是却唤起了民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感情,用共同的文化和历史纽带将社会联系在一起。
曾品增说:“珍珠奶茶不仅是传统食物创新的成功案例,更是台湾人自信和身份认同的象征。”
2004年,台湾国防部为了证明军备购买金额并没有想象中昂贵,就说如果接下来十五年内台湾人每周少喝一杯奶茶,就可以省下一笔军费预算的钱。
国防部一席话在民间引起激烈反响,连奶茶连锁店的休闲小站都召开记者会,质疑当局为何不要求民众少喝可乐?一些学者认为民众的反应也让珍珠奶茶受到了世界瞩目。
“喝一口就爱上”
另一个将珍珠奶茶推向国际市场的关键人物是阿萨德·汗(Assad Khan)。阿萨德·汗(Assad Khan)曾是英国的投资银行家,他创办了英国著名的气泡学奶茶。

气泡学因其奶茶在欧洲市场获得成功而享有盛誉
阿萨德·汗(Assad Khan)说“2009年我在纽约第一次尝到珍珠奶茶时,就爱上了它。”
“那是一种芋头奶茶,和我以前喝过的完全不同。茶里加了木薯球后,奶茶口感完全变了。”
尽管珍珠奶茶在海外的唐人街很受欢迎,但除此以外很少人知道珍珠奶茶。阿萨德·汗(Assad Khan)发现了商机。2011年,他决定辞去工作,创立了气泡学品牌。阿萨德·汗(Assad Khan)认为珍珠奶茶最棒的地方就在于可以定制,故将之称为“茶中星冰乐”。
珍珠奶茶2.0
如今,珍珠奶茶的口味和口感都在不断演变。
一些奶茶品牌推出黑糖奶茶,这种奶茶在制作上用天然黑糖和鲜奶代替白糖和奶油,近期在亚洲地区十分受欢迎。
陈三鼎是台北黑糖奶茶的先驱之一。但随着老虎堂、油茶和兴福堂等专卖店的迅速扩张,黑糖奶茶便传播到了香港、马来西亚、泰国和日本等地。
传统的珍珠奶茶店也沿用这一创意,丰富其菜单。例如,他们经常用“拿铁”这个词来表示奶茶里含鲜奶,用“奶茶”来表示奶茶里含奶精和茶。
但无论配方如何多变,茶才是奶茶的灵魂。
凃宗和说:“我们只使用一流的斯里兰卡红茶(产于台湾)。这种红茶香味丝滑、回味无穷。”
至今凃宗和仍亲自在台湾山间寻求品质最好的茶叶,并认为这是工作中最愉快的部分。他说:“珍珠奶茶不只是翰林堂的根源和骄傲,更是台湾饮料产业的亮点。因为珍珠奶茶,世界知道了台湾,所以这不仅对翰林堂很重要,对于台湾也同样重要。”【全文完】
作者:Maggie Hiufu Wong
编译:张吴倩
校改:伏彬
奶茶是真的好喝,但一想到卡路里他瞬间就不香了,有没有又好喝又低卡的出现啊!!!杰迷哭泣
必须要有奶茶续命!
之前一直不知道珍珠奶茶的出处,只知道台湾丝袜奶茶哈哈
奶茶真实治愈良药。
记得小时候接触的奶茶店就叫大台北奶茶,它一度让我痴迷,后来奶茶品牌也越来越多,但是还是忘不了以前最淳朴的台式味道,现在奶茶文化盛行,这也是一代人的寄托吧
喝一口就爱上
我还是最喜欢果茶~
看来奶茶越来越国际化了!
无论是哪里的人,都能靠奶茶得到快落!
珍珠奶茶也算一种文化输出了~
中国的奶茶品牌太多了哈哈哈~都还挺好喝的
中国的奶茶太火了,很多人跑到日本开奶茶店去了。
我也喜欢喝珍珠奶茶,哈哈,前提是正宗的,不是勾兑的
看到标题就想到了周杰伦哈哈哈哈哈
深度奶茶爱好者一枚。每天一杯奶茶让我神清气爽,快乐加倍~
说到奶茶与台湾地区,伦妹必须有姓名!
哈哈哈哈,奶茶已经是当代女生的快乐源泉了,了解了它的由来还挺有意思的。
这篇文章还是挺好的,所谓饮水思源哈哈哈。
之前在小红书看到,老外喝茶百道,喝过的都说好哈哈哈哈
感觉奶茶似乎成为了中国的一种特产了哈,去过日本韩国东南亚,似乎都没有像中国一样,奶茶店密度如此之高
台湾的奶茶真的和大陆的奶茶喝起来味道不一样哈哈哈哈哈哈,大家什么时候去了可以多喝喝!五十岚!!
不开心的时候喝一杯珍珠奶茶,如果还不开心,那就两杯
没想到奶茶的历史还有这么多故事,不是很爱喝奶茶,老是觉得添加剂太多了,有一种劣质的甜味,但是珍珠的确是奶茶的灵魂,吃起来软软糯糯的,好吃!
看完好想来杯奶茶
第一次看奶茶的诞生史,人类的创造力真是无穷。奶茶真的可!
老板 一杯珍珠奶茶 不要珍珠
奶茶真的能让人感觉到快乐
嚼珍珠的时候那种感觉太棒了
嗯,我也是,很喜欢吃珍珠。
不咋喜欢珍珠但喜欢奶茶,尤其是烧仙草,简直快乐之源
知道台湾奶茶很有名,但却不知道原来它就是原产地呀。
没想到奶茶历史也如此悠久了,我觉得还能火100年。
奶茶太火了,近年“奶茶经济”不知道给了多少人饭吃,再看看日本人对珍珠奶茶的狂热哈哈哈哈,真的全民爱奶茶
我是喝奶茶要额外加份珍珠但是又吃不完的人,珍珠比椰果好吃多了
说实话,我很想尝尝台湾正宗的珍珠奶茶,据说咱们的珍珠,,,,不正宗,哈哈哈哈
但是我觉得很好吃哈哈哈
哈哈哈~可能我比较奇葩,对珍珠奶茶并不感冒~可能是负面新闻看多了叭~总感觉那个黑乎乎的东西在肚子里不能消化……
我以前也觉得奶茶不健康,因为色素太重了,但是现在的奶茶比以前的好多了
小时候就是因为看了新闻说珍珠不消化会留在肚子里,现在对珍珠还有些阴影
发明奶茶的人真的太厉害,给了太多人生活中一点甜啊!
奶茶“又”开始火了
本世纪最伟大发明今日颁给奶茶,哈哈
一直知道台湾奶茶很出名,但没想到奶茶真正的“出生地”就是台湾,长见识了。
毫不夸张,我的血液里流淌着奶茶,抛去健康问题,奶茶真的能让人感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