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石英财经网
“买个大容量保温杯,装上养生茶或威士忌,手机设个提醒每天喝八杯水,每50分钟就离开工位去打一次水,然后在茶水间耗上15分钟舒展身体,再继续上班。立志做公司里消耗矿泉水和厕纸最多的人!”
以上,是拥有60万粉丝的博主“推拿熊”发在微博上的“摸鱼小妙招”,帖子一发,很快就引起了许多中国年轻人的共鸣。“摸鱼”一词取自成语“浑水摸鱼”,本指在危机或混乱时期中谋求私利。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让这种思维方式和职场联系在了一起。疫情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让年轻一代越来越觉得在当今职场中难以晋升,“摸鱼”也就变成了上班时偷懒、不好好工作的代名词。
尽管中国的百万富翁越来越多,但仍有许多贫困家庭缺少政府的经济支持,处境艰难。随着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许多人也越发悲观,认为前途黯淡,甚至开始在工作中背弃社会准则。
不愿透露真实姓名的博主“推拿熊”说,“‘摸鱼’是像我这样年轻的无产阶级采取的一种消极反叛方式。”她并不想让人们逃避工作,但希望人们能好好想想,为什么要为了取悦老板或与同事竞争而加班。
“年轻人对我的‘摸鱼妙招’反响热烈,说明大家对公司乃至整个社会对年轻打工人的回馈机制感到失望。”她告诉石英财经网,“人们认为,不管自己工作得多么卖力,也还是只有那点薪水,而老板却能靠员工们的辛勤工作在两年内换三辆车。”
越发焦虑的年轻人
买房难、看病难、受教育难,此外还得赡养父母,各方压力让中国千禧一代越来越崇尚这种自由放任的工作方式。此前,“丧”文化和“佛系青年”的盛行也说明当代年轻人将无欲无求视作一种美德。
这与他们父辈所持的观念形成鲜明对比。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多项指标都表明人民生活水平已经大幅提高,人均GDP在2000年时还不足1000美元,而在去年已超过10000美元。过去,许多普通百姓将洗衣机、电视机都视作珍宝,而如今不仅有房有车,还能经常出国旅游,这在30年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在那个年代,政府的鼓吹让人人都抱有这样的信念:努力工作就能获得财富,改变人生。工作加班和经济成功也由此扯上了关系。亿万富翁马云生于1964年,就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甚至提出“996”工作制是打工人的“福报”。
然而,对年轻一代,尤其是中产家庭的年轻人来说,在如今低迷的经济态势下,越发难以复刻父辈的辉煌。世界经济论坛于2020年1月发布了首个社会流动性指数,对比了不同家庭背景的居民所能接受的医疗服务、教育及工作机会。结果显示,中国在82个国家中位列第45名,社会流动程度相当低。
尽管今年中国经济回弹速度比其他国家都快,但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出现了近三十年来的首次GDP季度性收缩,这可能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年度经济增长最慢的一次。如此低迷的经济状况只会让年轻毕业生对未来更加担忧。
“内卷”时代的到来
当下年轻人普遍感到焦虑,疫情的爆发更是让这种现象愈演愈烈。近来,有一个概念深受人们热议,那就是“内卷”。这一术语,最先出现在农业领域,现用于描述一种社会现象:社会发展停滞不前;产出不断增加,竞争越发激烈,但各方面都未取得显著成果或突破。
今年,“内卷”已成为了一个网络热词,用来描述“中国城镇生活的不幸福感”。上至白领,下至外卖员都在微博发帖抱怨,工作越来越“卷”,竞争越来越大,却不见应有的回报。
举例来讲,武汉劳动力市场中就有公司规定,为了 “提高” 服务质量,女性员工不得超过45岁,男性不得超过50岁。“内卷”时代下,人们对工作的需求太高,年龄和经验都成了一道坎。另外还有一名清华的学生,边骑车,边举着电脑,在网上走红。要想在这所精英学校脱颖而出,他们必须最大化利用通勤时间,提高产出,融入这个“内卷”的时代。
“内卷”时代是助推年轻人选择“摸鱼”度日的强大驱动力。在上海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张女士,和这个城市很多年轻人一样,对现代社会深感无力。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错过了那个“努力工作,就能过上好生活”的黄金时代,不得不选择“摸鱼”度日。现在,她每天早上10点过后才到办公室,中午11点半去吃午饭,一吃就是3个小时。她告诉石英财经网,“有时我还会在日历表上,伪造出忙碌的行程,以防有人问我”。不想上班时,她就会去车里睡一会或看会书,反正车就停在办公室旁边,又不费事。她觉得,在这个“内卷”时代,“有能力的人都拼着命地相互竞争,但很多像我一样能力有限的,只能选择‘躺平’,做个开心的失败者。”
然而,“内卷”时代的到来,不单单让年轻人感到无奈和无力,还让他们开始思考现象背后的东西。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一名分析人士指出,“在‘内卷’和‘摸鱼’的驱使下,中国年轻的一代突然开始注意到社会整体的运营体系和竞争机制,同时,我们也能看出他们对于类似‘996’的高强度工作文化完全不屑一顾”。
其实,“摸鱼”是一种被动应对下的积极心态,并非停滞不前。正如博主“推拿熊”所说,她看到很多年轻人都在“努力过更好的生活”。“虽然我身边很多朋友,在工作上没有拼尽一切,但是他们一下班,都会好好学习、考证,比如法律或金融相关的证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也给出了类似的说法,“事实上,大家并不是为了‘摸鱼’而‘摸鱼’,而是通过‘摸鱼’的方式,让自己在严格的社会制度下透口气,寻求更多自我发展的可能”。【全文完】
作者:Jane Li
编译:王晓妍
校改:于莎莎
选题符合当下社会现状,编译不错,提炼了观点,点明中心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