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编译报道】当下社交媒体发展如火如荼,也导致了一系列心理问题,人们或多或少会感到难过沮丧,也逐渐对自身失望,为了合理解释这一现象,并规范人们合理使用社交媒体,该如何做呢?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做出解释,并提出建议。

 

研究表明,社交媒体平台设计会让我们沉迷其中、忘记时间,还会加剧网络冲突,并对自身感到沮丧

Decorative Image

研究发现,睡眠质量不佳、生活满意度低和自尊心不足都是社交媒体对心理健康引发的负面影响。不知为何,一些帮助人们加深交往、丰富知识的平台也会使人感到空虚孤独,助长虚假信息传播。计算机科学家认为,平台的成功与失败皆取决于其设计方式。华盛顿大学人机交互专业(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子领域)研究生阿曼达·鲍恩(Amanda Baughan)认为,跨学科研究可以帮助提供更好的社交平台和应用程序。2022年5月,美国计算机协会(译者注: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ACM)人机交互(CHI)会议讨论了计算机系统中的人为因素,鲍恩在会上展示了近期一项项目的研究成果,该项目探讨了社交媒体如何触发心理学家口中的“分离”,也就是指自我反思减少且注意力涣散。鲍恩与Mind Matters(译者注:一家美国新闻网站)的编辑黛西·尤哈斯(Daisy Yuhas)进行交流,解释应用程序为何需要改变,以及如何做出改变,让用户拥有更多自主权。

以下是编辑后的采访记录。

你已证明即使人们存在强烈分歧,改进社交媒体的指引界面和呈现方式也能提高幸福感。能具体举个例子吗?

社交媒体的页面设计会极大影响用户的互动方式及在线体验。例如,我们发现好的平台设计其实可以让用户在网络冲突时,感受到更多支持和善意。在一项研究中,我们设计了一种干预措施,鼓励那些在评论区争论的网友直接发送私信。用户也对这项措施十分满意。这样做不仅解决了用户冲突,还能让用户在私下解决问题,避免他们在公共空间争论不休。

你还解决了社交媒体使用中出现的另一个问题,也就是“30分钟作呕现象”,这是由你的研究生导师、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家亚历克西斯·希尼克(Alexis Hiniker)创造出的术语。你能做一下解释吗?

在社交媒体中,我们很容易迷失自我。当用户接触到一个可以无限滚动屏幕获取信息的平台时,会触发自身的神经认知奖赏机制,就像预测彩票中奖或获得食物一样。这些应用程序都旨在让我们不断滚动屏幕、浏览信息。

“30分钟作呕现象”指的是人们本打算快速看一下社交媒体,却发现30分钟就这样过去了,当他们意识到自己浪费了多少时间后,会对自己感到厌恶和失望。研究表明,人们并不想沉迷于社交媒体,认为这样没有意义、毫无成效,还容易上瘾。

你曾表示这类体验与其说是成瘾问题,不如说是“分离”的问题。那么,“分离”究竟是什么?

意识分离是一种多形态的心理过程。最常见且日常的意识分离就是思维过于专注,而与自身行为脱节。你可以一边洗碗,一边走神做白日梦,不用花太多心思在洗碗上。或者,你可能会寻求沉浸式体验,比如看电影、读书或玩游戏,这都能消磨时间,还会使人过度投入,忘记自己身在何处。

在这些活动中,你不易感知自我意识和时间流逝。只有在事后,人们才会认识到自己的意识分离了。注意力也会伴随着“刚刚发生了什么?”或者“看电影时我的腿麻了!”的疑问慢慢恢复。

意识分离可以是积极的,尤其是当人们进行引人入胜的体验、有意义的活动或必要的休息时。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是负面的,比如说赌博,或打乱个人时间管理目标。

你如何衡量用户在社交媒体中的意识分裂度?

我们总共找了43名参与者,让他们使用我们创建的定制移动应用程序Chirp,来访问他们的Twitter帐户。该应用程序满足人们正常使用Twitter互动,我们还能向用户提问并测试干预措施。因此,当参与者使用Chirp时,我们会根据指定分钟数,向他们发送基于心理量表的问卷,用于测量他们的意识分离度。我们以1到5的等级为标准,询问他们对“我正在使用Chirp,却没有沉迷其中”这一说法的认同度。为了了解更多信息,我们还采访了11名参与者。结果显示,42%的参与者出现了意识分离,他们会定期向我们反馈,认为自己或是难以感知时间,或是感到筋疲力尽。

你还设计了四种干预措施,帮助人们在Chirp上更好使用Twitter,减少意识分离。那么,哪种起效了呢?

自定义列表和读取历史标签大获成功。在自定义列表中,我们强行要求用户对他们关注的内容进行分类,比如“体育”、“新闻”或“朋友”。然后,他们不再与Twitter的主信息源互动,只能接触关注列表中的内容。这种方法与读取历史标签相结合,也就是当用户关注最新推文时,会收到一条消息。他们只会注意到已经看过的内容,不会继续滚动页面,也只能关注最新内容。这些干预措施有效抑制了意识分离,当我们进行采访时,参与者表示,多亏了这些措施,浏览社交媒体账户也没那么多顾虑了。

另一设计中,用户会收到定时提醒,告知他们知道他们在Chirp上的使用时间,并建议他们休息。同时,用户也可以点击查看使用情况页面,上面统计了用户的使用时长,比如过去7天里,他们在Chirp上花费了多少时间。而且,只要用户愿意使用,这两种方法都会发挥作用。然而,大多数用户却选择忽略。并且,一些用户还认为系统发送的定时提醒十分烦人。我们则认为这些发现很有趣,明明许多流行的时间管理工具都不外乎定时提示和使用通知。

那么,社交媒体公司能采取哪些不同的措施?又是否存在推动改变的动力?

现在,有许多对社交媒体用户不利的因素。你不可能完全了解社交媒体的动态,尤其是考虑到算法输入的内容,比如Twitter的热门推文,或者TikTok的“For You”页面(译者注:TikTok根据用户喜好来推送内容的页面)。但我认为,我们能够对社交媒体平台设计进行一些相对简单的调整(比如自定义列表),来做出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自定义列表能够明显降低用户的意识分离度,但并没有显著影响用户的应用使用时长。对我来说,这表明减少意识分离感可能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会与社交媒体公司的收入目标背道而驰。

我们发现,人们十分在意自己是否能够登录平台,与想联系的人互动,使用喜欢的媒体,搜寻相关的信息,然后按照自己的时间管理目标不慌不忙地退出平台。其实,社交媒体能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积极健康且富有意义的角色。但目前,它的设计方式还难以实现这一转变。

对于社交媒体用户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首先,不要对你使用社交媒体的习惯感到羞耻。成千上万的人受雇为你工作,使你能够不断用拇指上滑屏幕、浏览信息。并且,社交媒体公司应当负起责任,确保应用设计的安全性和用户体验的满意度。

其次,要熟悉已有的使用时长控制功能。TikTok上有一个功能,每隔一小时就会告知你已经滚动浏览一会了,是时候休息一下。Twitter也已经开发出了自定义列表功能。如果更多用户开始使用这些功能,那么社交媒体公司也会加快改进。

最重要的是,要支持那些对用户时间控制技术感兴趣的人,在我看来,他们会推动社交媒体平台设计高速发展。【全文完】

来源:科学美国人
作者:Daisy Yuhas
编译:陈静婷
校改:尹 丽
觉得赞就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