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在特定领域,我们都会认为专家代表了绝对的权威,当学科专家们踏上三尺讲台时,也相信他们定能教好学生。但现实却不尽然,在教学中,专家们想学生们少走弯路,往往开门见山地讲解复杂的抽象概念,让学生们坐享其成,而忽略了概念认知及发现的过程,这种方式,显然欲速则不达。

 


一般我们都会认为,要教授一门学科,就必须精通这门学科。因此你会认为专家是最好的老师,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这是为什么呢?

要想知道专家们教不好学生的原因,你先得知道是什么使得专家与众不同。真正的专家在具体学科领域,往往具备常人不具备的专业知识,但这并不是使其成为专家的关键所在。

使他们成为真正专家的是“理解”,即对抽象概念的真正理解。

抽象概念模型的构建


来看看我们是如何自然地构建抽象概念的。

想象你是一个从未见过狗的孩子,而今天你看到了一条红色的狗,并且它还在冲你叫。
这时候你问你的妈妈:“那是什么?”她告诉你那是一条狗,你又问妈妈:“它发出的是什么声音?” 她告诉你是吠叫。

所以你刚刚学到了一些东西:有一种叫狗的动物,它是红色的。它发出声音叫做“吠叫(BARKING)”。

几个月过去了,你看到一条绿色的狗。起初,你会大吃一惊,因为就你所知,狗是红色的。所以你很快就改变了你原有对狗的理解。这么看来,狗也可以是绿色的。

而且当狗朝着你吠叫时,你也不会惊讶了,因为根据你对“狗”这个模型的的理解,它们是这样叫的。

接着又一个星期过去了,你看到了一条蓝色的狗,这次相遇之后,你开始认为狗可以是五颜六色的。当猫走过去的时候,你期待着狗会叫。

但当这只狗试图叫时,却没有发出声音。你感到很困惑,于是就问你的妈妈,“为什么它不能叫?”她向你解释说蓝色的狗不会叫。

基于这个新发现,你又修改了你对狗的认识模型。

狗的抽象概念
因此这里得出了你对狗构建的一些模型:

1.狗是会叫的(除了蓝色的狗外);

2.狗的颜色有红的、绿的、蓝的(也许还有其他颜色);

3.这是对狗构建的抽象概念,不是针对某条特定的狗,而是针对所有的狗构建的。

没有人会教你如果构建这个模型,但亲身经历了之后,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做到这一点。

概念认知不能被教授


如今要不是你遇到了狗,然后自然地构建了狗的抽象模型,你的妈妈只会将上述的模型设定作为一套定则告诉你,让你得在从未看见狗之前,先了解狗的概念模型。

你将理解或记忆模型到什么程度呢?这个很难说,毕竟狗是我们都已经见过的了。

所以让我们换一种思考方式:

(有一种动物)Binkles napigate (除了大的、有斑点的Binkles);

当它们兴奋的时候,Binkles 会一直plackerts 和 whipitat 它们的 snoblats。

现在就没那么容易理解了吧。

(Binkles, napigate,plackerts,whipitat,snoblats均是作者捏造的词,是为了证明在你遇到一个没见过的事物时,光通过概念 了解是很难真正理解并记忆的,译者注。 )

那是因为你从来没有见过Binkle,你不知道napigate,whipitat或snoblats是什么意思。

现在假设,有一位了解上述模型的专家正尝试把这个概念教给你。他们会带你到现实生活中,让你先见到Binkles吗?可能不会。

专家如何教授概念


为了高效率教学,专家们尝试开门见山地教授抽象概念。他们想帮学生省掉学习中的麻烦事——“亲身体验”。

但问题是,对一个事物的概念构建,其过程是需要体验的。对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具体的体验就去理解这些抽象概念是相当困难的。我敢打赌你绝不会记得Binkles兴奋的时候会做什么(只要你不作弊!),但你绝对记得哪个颜色的狗不会叫。

你可能会说,当把一个事物的可能模型都一一构建出来这将更加难以记住。没错,说到点子上了!任何事物的抽象概念都是不断被构建起来的。

发明“狗(dog)”这个词是用来代表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一种事物, “吠叫(Barking)”也一样,是用来描述狗叫声的词。它只是证明了你已经通过体验理解了“狗”和“吠叫。

现在假设作为一个研究狗的专家,想象一下,要去给一个外星人讲“狗”这个概念将会这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外星人也会出现像你遇到Binkles一样的问题。

 

体验是获得真知的唯一的途径

不幸的是,去亲身体验是理解事物唯一的方法。你不能像你下载文件那样,直截了当地只吸收其结果。人们不能用这样的方法去学习。

而实际上,专家们也早就忘记了他们在构建抽象概念时遇到的所有具体例子。所以他们会觉得很难脱离概念进行思考。

学习是麻烦的,随机的,费时的。

专家最好的教授方法是让学生有机会见到现实世界中的狗,binkles或其他任何东西,以便他们能去见识事物,设立定则,进而构建自己对事物的认知模型。

要随时尽可能地模拟发现过程。 例如,要教学生认识数字的重要性,首先,假定世界上没有数字。然后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去解决,如在一个没有数字的世界里跟踪记录羊群中羊的数量。

先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编号系统后,再将其与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进行比较。

又或者教大家认识音符,先让他们写一个非常简单的旋律,并以自创己的符号转录誊写下来。然后你尝试去回放他们的作品。

当你播放的片段听起来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因为他们的标识系统缺少音符长度,他们很快就明白了什么是音符长度以及它在录制音乐时的重要性。

在这两个例子中,我们首先要想象出一个没有数字或音符的世界,然后专家带领学生参与 踏上发现的旅程,其间学生可以感受具体有形的事物,并用于构建起个人认知。

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专家们的教授方法欲速则不达。学生需要与专家同样的体验机会,去建立自己概念认知模型。 没有这个体验,他们永远不会得到真正的理解。

遗憾的是,这个过程没有捷径可走。

来源:Medium.com
作者:Charles Scalfani, Learn, cscalfani
编译:廖田丽
校改:陈飞扬
觉得赞就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