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06, 2020

又来?——视频会议疲劳症患者的内心独白

|2020-06-23T11:15:11+08:006月 23rd, 2020|生活|27评论

  【本社编译报道】还记得隔离在家时被各个视频会议软件支配的恐惧吗?在国内,学生党有着微信、腾讯会议、腾讯课堂、钉钉等视频会议工具。而在国外, Zoom 和 Skype等视频会议软件的使用人数也在不断增多。但现在很多Zoom用户却开始抱怨自己患上了“Zoom 疲劳症”,究竟原因何在呢? [...]

25 10, 2017

在ins当网红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17-12-11T13:04:10+08:0010月 25th, 2017|人物传记, 娱乐, 文艺杂文, 生活, 编辑推荐|7评论

在20世纪70年代发表的《论摄影》一书中,苏珊·桑塔格描述相机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它是一种用来建立“每个家庭的肖像编年史——一套袖珍的影像配件,作为家庭联系的见证”的工具。当然在2017年,她也可能用同样的话来形容Instagram(照片墙,以下均简称为ins),只是我们与图像本身的联系越来越少了。 [...]

29 04, 2017

虚假新闻与“后真相”时代

|2017-06-05T23:28:22+08:004月 29th, 2017|世界, 国家大事, 编辑推荐|2评论

我们每天都通过互联网接触大量信息,但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到底有多少?互联网为大家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可其中又充斥着多少虚假信息?文章主要描述了互联网时代虚假新闻存在的乱象,以及各互联网大佬的应对策略。此文作者期待尽快解决虚假新闻的问题,并对信息空间的未来抱有希望。互联网时代对我们做出了一个巨大的承诺: [...]

10 04, 2017

当你收到中国网民的微笑表情时,他可能不是在对你微笑

|2020-04-15T09:12:27+08:004月 10th, 2017|世界, 文艺杂文, 生活|12评论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表情符号已经成为了互联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你在使用表情符号进行便捷有趣的交流时,有没有想过,这些诞生于90年代日本的表情符号,经过了网络文化日新月异的席卷,所表达的含义与最初已经截然不同了呢?可能你经常使用这些表情符号,但是你知道吗?在别的文化圈,对于 [...]

22 02, 2017

我是怎么花8个月从记者变码农的

|2017-04-04T22:51:04+08:002月 22nd, 2017|生活|5评论

许多人想环游世界但其实他连自己住的城市都没有逛完过,许多人说不喜欢自己现在的工作但是却想都没想过换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还有许多许多的人,他们都在现实面前妥协。但改变或许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艰难,本文的作者就是这样一个敢于改变的人,她花了八个月的时间从一个新闻记者成功转型为程序员,过程很艰辛但更重要的是坚 [...]

13 02, 2017

数字科技与大众的媒体娱乐选择

|2017-04-04T22:53:21+08:002月 13th, 2017|科技, 科普新知, 编辑推荐|4评论

互联网时代,出名的人多了,娱乐方式就更多了。电影、音乐、游戏、直播,如今的网络上有数以亿计的娱乐产品供人们选择。但是为啥大部分人的注意力依然集中在少数几样热门产品上?加迪·伊普斯坦因(Gady Epstein)为你揭示其中奥秘。 技术进步到今天,其中一个关键词就是“娱乐全民化”。从前专为精英阶层准备 [...]

21 11, 2016

今年互联网大会:网络这熊孩子养大了怎么管?

|2016-11-28T21:17:11+08:0011月 21st, 2016|国家大事|14评论

导语:不久前,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刚结束,毕竟是自己国土上开的国际盛会,还是倍有面子的。互联网治理被端上了话题桌,中国颇有大国风范地表示要严管国内互联网环境,强调网络主权,却另有声音质疑这样“固步自封”。   【网络治理,峰会主题】 2016年11月16日,为期三天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 [...]

23 10, 2016

奥利奥饼干经典设计的不解之谜

|2016-11-04T18:15:43+08:0010月 23rd, 2016|文艺杂文, 生活, 编辑推荐|10评论

风靡全球的奥利奥饼干(Oreo),大家肯定都吃过。你品尝过它的味道,可你有仔细观察它上面的图案设计吗?你知道边上一圈的棱纹数是多少吗?你知道吃奥利奥的习惯暗示着性格测试吗?如果这些你都不知道,赶快来读一下这篇文章,你的困惑都将在这里得到解答。 Sunshine 和 Nabisco的早期广告 19 [...]

27 03, 2016

小米的互联网思维

|2016-11-03T12:32:30+08:003月 27th, 2016|专题, 世界, 科技, 科技新潮, 编辑推荐|23评论

“传统的公司就像是树,长大需要很长时间,但是落败却很快。小米的发展方式更像是竹林。你见过竹林消亡吗?没有。新的竹笋总是长得很快,来取代老的。通过投资组合公司,我们在创造属于自己的竹笋,建造一个像竹林一样的生态系统。”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