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10, 2017

在ins当网红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17-12-11T13:04:10+08:0010月 25th, 2017|人物传记, 娱乐, 文艺杂文, 生活, 编辑推荐|7评论

在20世纪70年代发表的《论摄影》一书中,苏珊·桑塔格描述相机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它是一种用来建立“每个家庭的肖像编年史——一套袖珍的影像配件,作为家庭联系的见证”的工具。当然在2017年,她也可能用同样的话来形容Instagram(照片墙,以下均简称为ins),只是我们与图像本身的联系越来越少了。 [...]

1 06, 2017

为什么西方女性不和中国男人约会?

|2017-06-16T00:46:27+08:006月 1st, 2017|世界, 人物传记, 文艺杂文, 生活, 编辑推荐|11评论

曾有一篇名为《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的文章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文章称中国男人普遍仪表邋遢、气质猥琐,已经“配不上”和国际接轨的中国女人。中国男人真的就那么不堪吗? 身处国际化潮流中的西方女性又是怎么看待中国男人的呢?中国男人真的就那么里外不是人吗?本文作者作为一个嫁给中国男人的西方女性,从另一 [...]

28 03, 2017

课堂上的《1984》:2016重现极权社会

|2017-04-05T16:51:49+08:003月 28th, 2017|文艺杂文, 生活, 编辑推荐|13评论

《1984》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9年出版的政治小说。小说假想了一个恐怖到令人窒息,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极权主义社会。一位美国教师将这种政治模式实际运用在了课堂教学中,书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重叠令人有种毛骨悚然的感受,联系当今社会的政治现象,发人深省。 微型的极权主义课堂 每年十月底,我的 [...]

28 03, 2017

课堂上的《1984》:2016重现极权社会 – 微信版

|2017-04-18T19:40:55+08:003月 28th, 2017|说新闻|课堂上的《1984》:2016重现极权社会 – 微信版已关闭评论

《1984》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9年出版的政治小说。小说假想了一个恐怖到令人窒息,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极权主义社会。一位美国教师将这种政治模式实际运用在了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们会轻易落入“坑”中,一切为老师马首是瞻,丝毫无法展示自己的批判精神,反而乐于享受在权威之下的“庇护”。以下为微信 [...]

15 03, 2017

《巨婴国》下架 —— 谁在害怕什么?

|2017-04-04T22:30:25+08:003月 15th, 2017|生活, 编辑推荐|9评论

《巨婴国》系中国心理学家系统透视中国国民性的心理著作,作者武志红说,我们发展了很复杂的行为,对权力、名声、成就与物质等的需求可以涨到很高的地步,但它们常常是一种防御,是两种在婴儿时期没被满足的原始的简单愿望转化出来的。一个愿望是:抱抱我;一个愿望是:看着我。武志红发现,我们90%的爱与痛,都和一个基 [...]

25 12, 2016

胖人的困境:工作难找,挣得还少——职场中的肥胖歧视

|2016-12-25T04:21:55+08:0012月 25th, 2016|财经故事|1 条评论

如今这个时代不仅看颜,还得看身材!如果你是一个胖子,你很有可能很难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即使你有能力胜任它们;就算你能找到,大多也是去到一些挣钱少又费力的工作岗位;加之职场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早已屡见不鲜,肥胖女性所面临的形势似乎更严峻…… 去年,在沙文·帕特里斯·欧文斯(Shavonne Patri [...]

20 12, 2016

黑人圣诞老人秘史

|2016-12-20T20:43:19+08:0012月 20th, 2016|世界, 人物传记, 地方小事, 生活|2评论

本周,美国最大购物中心通过雇佣一位黑人圣诞老人,登上头条。在头条背后,黑人圣诞老人代表的意义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他甚至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到了民权斗争的作用。   1901年,新泽西州布鲁姆菲尔德(Bloomfield, New Jersey)的一篇报道刊登了这样一条新闻:“一个‘黑鬼(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