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的《1984》:2016重现极权社会
《1984》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9年出版的政治小说。小说假想了一个恐怖到令人窒息,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极权主义社会。一位美国教师将这种政治模式实际运用在了课堂教学中,书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重叠令人有种毛骨悚然的感受,联系当今社会的政治现象,发人深省。 微型的极权主义课堂 每年十月底,我的 [...]
《1984》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9年出版的政治小说。小说假想了一个恐怖到令人窒息,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极权主义社会。一位美国教师将这种政治模式实际运用在了课堂教学中,书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重叠令人有种毛骨悚然的感受,联系当今社会的政治现象,发人深省。 微型的极权主义课堂 每年十月底,我的 [...]
《1984》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9年出版的政治小说。小说假想了一个恐怖到令人窒息,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极权主义社会。一位美国教师将这种政治模式实际运用在了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们会轻易落入“坑”中,一切为老师马首是瞻,丝毫无法展示自己的批判精神,反而乐于享受在权威之下的“庇护”。以下为微信 [...]
Every year, one high-school educator converts his classroom into a totalitarian state to teach George Orwell’s book. This year, the lesson feels diffe [...]
本周,美国最大购物中心通过雇佣一位黑人圣诞老人,登上头条。在头条背后,黑人圣诞老人代表的意义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他甚至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到了民权斗争的作用。 1901年,新泽西州布鲁姆菲尔德(Bloomfield, New Jersey)的一篇报道刊登了这样一条新闻:“一个‘黑鬼( [...]
2016年11月8日,希拉里在大选中不敌川普落选。尽管大选是大多数民众的意愿,但仍有同情者为希拉里鸣不平,认为该次选举并不公正,其中有太多值得吐槽的事情。于是有了以下这篇以希口吻来写的戏虐文,粗俗却直白的语言直击要点。嗨,美利坚,你好!怎么?不记得我啦? 别介啊!我是那个奸诈的希拉里啊!想起来了吗? [...]
本文从美国选举中看到互联网信息传播,特别是诸如脸书之类的社交媒体,在其间起到的巨大影响,并总结出当今网络信息传播中出现的‘信息极端主义’趋势,及其对民主的负面影响。 2007年12月,美国著名法学家卡斯·桑斯坦(Cass R.Sunstein)在《高等教育纪事报》上提到了网络信息传播的频繁过滤效果。 [...]
美国大选尘埃落定,特朗普赢了。在这场充斥着骂战与丑闻的政治大戏中,报纸、电视、网络各种类型的媒体不光是转述战况,甚至亲身参与了不小的戏份。他们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对于特朗普当上总统这一结果,他们是否也占有一份功劳呢? 2016年9月30日,圣地亚哥联合论坛报(The San Diego Union-T [...]
2016年11月,持续了一年的美国大选迎来了大结局,出乎大部分人意料,商人、电视明星特朗普成功当选第45任美国总统。中国对此一直保持观望的态度,然而,美国一篇新近发表的文章指出,中国是美国大选的真正赢家,中国的领导人期待一个如特朗普一样,少对抗,多合作的美国总统。但文章同样指出,北京方面的“如意算盘 [...]
Wendykk 说:
Janachen 说:
Janachen 说:
yoyo 说:
LuLuLu 说:
LuLuLu 说:
pumpkin 说:
satellite 说:
pumpkin 说:
pumpkin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