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属于科普类文章,讲述了当今医学发现的新证据,将糖的食用与肿瘤的发病机率联系在一起。重点在于讲清那些医学实验和数据,让读者快速了解并信服文章带来的新知。

对糖果爱好者来说,这里有更多的坏消息。

经过九年的研究,比利时的分子生物学家们发现糖能刺激肿瘤生长。

他们的研究结果于周五发表在杂志《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这一结果有助于解释一个肿瘤学家们困惑了几十年的难题——并且可能提供一些新的饮食方面的抗癌方案。

一个“恶性循环”正在发生,它刺激了癌症进一步恶化。(图片来自Flickr)

体内大多数的非癌性细胞通过有氧呼吸获取能量,这一过程包括:通过一系列需要氧气的化学过程将消化后的食物分解成有用的、富含能量的分子,然后将二氧化碳作为一种副产品释放出来。但癌细胞并不是这样的。即使有充足的氧气来分解葡萄糖并将其用作燃料,癌细胞也宁愿从发酵糖中获取能量,而发酵糖的能量产量要低于细胞通过常规的化学反应获取的能量。这种现象叫作“沃伯格效应”(‘Warburg effect’)。

这项新研究背后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观察到了酵母细胞,并发现它们的发酵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癌细胞更偏好的——实际上刺激了肿瘤的生长。

据他们发现显示,最常见的一种致癌基因叫作Ras蛋白,它通过摄入糖来刺激恶性肿瘤。简言之,根据这些科学家们的说法就是,糖“唤醒”现有的癌细胞,使它们迅速地繁殖和扩散。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比利时分子生物学家,同时现任勒芬凯瑟琳大学(Katholieke Universiteit)教授的约翰·泰韦林(Johan Thevelein)在一篇发表的新闻稿中写道:“癌细胞对糖的过度消耗导致了持续刺激癌症生长和发展的一个恶性循环”。

生物学家认为,这一关于糖和癌症如何相互作用的新认识对进一步研究有着“广泛的影响”。以前的研究表明,癌症治疗可以利用细胞嗜甜这一特点进行针对性治疗,而现在这些研究人员认为他们的发现也可以帮助肿瘤学家为癌症患者量身定做新型饮食策略。

科学家们警告称,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因为目前他们还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癌细胞这样运作。【全文完】

来源:businessinsider.com
作者:Hilary Brueck
编译:秦彬芝
校改:何逸凡
觉得赞就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