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之余,有人不禁发问,网络课堂能否取代实景课堂教学呢?

(图片来源:卫报)
松鼠AI是一家以在线辅导为特色的教育企业,其创始人栗浩洋可谓是一位天才。即便对于这位天才而言,学习也并非易事。3岁时,他的语文成绩便使父亲感到十分绝望,后来进入学校开始发生变化,10岁入选学习编程,16岁摘得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桂冠。之后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学习数学,兼修计算机科学、物理学以及心理学。
入学第一年的他为改变自己的内向性格,设计了用于食堂交友的个人算法,通过数据来结交朋友,之后陆续开发了其它的算法应用。毕业后进军教育行业,帮助创立昂立教育,随后成立松鼠AI。该公司目前有200万学生用户,有2600个学习中心分布在700座城市,投资额达1.5亿美元。公司的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是来自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前院长汤姆·米切尔(Tom Mitchell),任职人员还包括一批中国公认的顶级教师。在今年的疫情影响下,松鼠AI向全上海市的学生免费提供公司产品。
14岁的黄泽荣(音译)在杭州分部的松鼠AI学习英语。电脑通过他浏览或使用的数据为其量身定做学习方案。后期调查显示,智能学习机器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在栗浩洋看来,提高学习的关键在于有一位好老师,智适应教育可以同时解决好老师、好方法、好环境的问题。智能系统通过用户的学习数据,为之量身定做学习方案。在大量收集用户数据的基础上,智能系统的运行速度与精确度也在不断提升。
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不必与人类智力相匹敌,就能满足人类所需,但这往往也是一种潜在威胁。2018年5月,杭州第十一中学在教室安装三个摄像头,以便老师通过学生的面部表情来监控他们的学习情况。针对这一情况,英美家长与中国家长的态度截然不同,前者对于这种侵犯隐私的行为十分愤怒,而后者却认为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对之十分赞同。在中国政府看来,智能监控不仅能为年轻人的未来发展打基础,缩小城乡学校的差距,同时还能用于维护社会稳定。而这样的监控早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像移动手机必备刷脸功能、酒店入住需刷脸等。
事实上,人工智能与它的使用者是相互影响的。成都一名教研人员姜雪晴(音译)曾表示智能辅导不过是为了减轻父母对孩子成绩的焦虑,实现学生与父母的外在需求——提高分数。智能科技下的学习模式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可能缩小了教育目标。再者,人类的大脑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感知周围的环境、文化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因此,真人教师在帮助学生提高社会技能方面仍起到关键作用。
今年的疫情之下,松鼠AI公司向偏远地区赠送教学产品的事迹表明,智适应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育水平。包括松鼠AI在内的众多在线教育机构大可不必在智力上和真人教师一较高低,它只需要发挥自身优势,合理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即可。【全文完】
作者: Alex Beard
编译:伏彬
校改:肖玉娥
人工智能不必与真人教师相比,各有各的长处,在疫情这个特殊的事情只要他们都能满足教育最基本的需求就可以了
就我自身的体验来说网络授课时无法取代实景的,感受真的是大不相同
运用科技手段人工智能来辅助教学是很好的,但应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像运用AI识别学生表情判断其学习状态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焦虑,最终可能适得其反。
安装摄像头这一段我深有体会,上大学那会,大学教室那么小一个地方,前后安装了四个摄像头,学校还派工作人员从监控室看摄像头,看班级上课情况,费钱又费力,感觉也没起到啥作用。
AI虽好,但是对设备要求也更高了,在疫情期间就是在家上课都屡屡看到说因网络问题加大上课难度。对于偏远地区的孩子来说,网络这些工具可能目前还无法满足,若是大力推广AI了,怕是教育不公平问题会更为严峻,AI 道路依旧漫漫。
“在线教育机构大可不必在智力上和真人教师一较高低,它只需要发挥自身优势,合理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即可。”私以为,教育从来都有是不公平的,网络教育使普通大众也能享受精英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何乐而不为呢?
单从从疫情期间的网络授课来看,我认为网络授课的效果是比不上实景教学的。暂且不论人工智能在未来是否会在某些方面取代人类,人们现在需要反思的问题是自己有没有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AI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威胁。我认为,人类大可不必为此感到恐慌,AI是人类发明和创造的,智力上达不到的人类的水平。倘若我们合理使用人工智能,让人工智能发挥出它的优势,就有利于推动人类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