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编译报道】一项新的遗传学研究表明,以品种来划分狗狗的个性是不成立的。人们总是对犬种的特性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但这些想法都是谬误。

 

 

狗狗艾莉,是本次研究中的一只杂交品种犬,她热爱徒步旅行,也是一只救援犬

人类对于犬种的认知,始终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在人们眼中,金毛是俏皮可爱的,吉娃娃是淘气温和的,而斗牛犬则是好斗且外向的。

凯瑟琳·莫里尔(Kathleen Morrill,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的犬类遗传学家)在开始研究犬类行为之前,曾说到:“我认同品种决定行为的看法,每一本关于犬种的书都有写到,选择犬种是养狗时要慎重考虑的事。”

但是,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莫里尔和她的同事表明,犬种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行为预测器。

为验证该说法,莫里尔和她的同事在网络上发起了一个倡议,有近两万人参与并上传了自己宠物的行为。在此项目中,研究人员向狗狗的主人提出了上百个问题,涉及狗狗的体型、颜色、社交能力和生活方式等各方面。

纯种犬通常能够在犬展中获得最佳表现,在遗传学研究中也占有主导地位,但是该研究中的多数家养犬都是混种犬——它们是不同品种和潜在性行为的复杂组合。

为建立复杂组合与纯种犬的基因之间的联系,研究人员收集了调查中2155只狗狗的唾液和血液样本,然后将DNA进行测序。“对于混种犬来说,特性不同的犬之间的DNA差异最大。”莫里尔解释道。

经过一系列统计分析后,莫里尔和同事确定了11个与狗狗的行为密切相关的基因区域,但没有一个是研究中所考察的78个犬种中的任何一个所特有的。那些具有品种特异性的行为特征,在同一品种中的个别动物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研究人员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不同犬种之间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品种只占9%的概率。而对于同一品种的所有狗身上是否出现过单一行为(即品种特异性之外的行为),他们无法确定。因为他们发现,尽管大多数拉布拉多很少嚎叫,但有少数主人称他们的拉布拉多有嚎叫的倾向;绝大部分灰狗没有埋藏玩具的习惯,但有很多主人认为他们的灰狗经常埋藏玩具。

人们非常强烈地认为,不同品种的狗狗在行为上也是不同的。但我们必须接受,有时这些差异并不是那么明显且极端。

莫里尔说:“人们非常强烈地认为,不同品种的狗狗在行为上也是不同的。但我们必须接受,有时这些差异并不是那么明显且极端。”

虽然品种与狗狗行为之间的联系并不大,但它在一些特定领域具有很大的影响。美国的一些地区有关于特定犬种的立法,对那些看似具有攻击性的品种,如斗牛犬,会给予监管或取缔;拥有一只有负面声誉的狗也可能导致更高的保险费率。

同时,刻板印象对动物收容所也产生了影响。丽莎·冈特(Lisa Gunter,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犬类科学合作中心的研究员)发现,被标记为斗牛犬的狗在收容所停留的时间比被标记为其他品种的具有类似长相的狗长三倍以上,具有负面看法的狗也成为了安乐死的常客。对此,冈特表示“这是一个艰难的命运。”

那么该如何拯救这些受困的狗狗呢?改变认识狗狗的方式,从刻板印象中走出来,或许可以救它们于火海。正如冈特所说:“要去真正了解你面前的个体以及它们的行为方式,而不是预设。”【全文完】

来源:《科学美国人》杂志
作者:Jack Tamisiea
编译:陈秋霞
校改:岳希希

 

觉得赞就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