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社节译报道】如今庞大的社交媒体困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体系中被迫继续扩张,出现了很多问题。仅靠改善监管已不能触及根本,需要采取更激进的干预方式,如把权利交给用户,建立社交联盟以及为社交图谱设置有效期。

不用说你也知道社交媒体出了问题。

你可能已亲身体会到了,也许是刷Twitter时的焦躁,厌世;也许是看见一个孩子在刷YouTube时的不安,因为知道她距离布满疯狂阴谋和血腥暴力的兔子洞(未知,不确定的世界)仅有几个算法之遥;也许是本月Facebook的隐私丑闻让你发觉自己竟把网络生活中最私密的部分托付给了一个只会追求利益的监视机器。

社交媒体建立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健康的讨论,激发创新力以及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聚在一起

但如果我们摊摊手,听之任之,那就错了。社交媒体建立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健康的讨论,激发创新力以及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聚在一起,所以不能因为主要几家平台的错误而将其抛弃,很多重要的事件仍然是通过它们才得以发生,如西弗吉尼亚州的教师罢工,以及上周末的“为我们的生命游行”(March for Our Lives)活动都是主要通过Facebook和Twitter组织起来的。

当今社交网络的主要问题是它们本就很庞大了,但却因困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体系中被迫继续扩张。Facebook无法停止将用户个人信息用来谋利就像星巴克无法停止售卖咖啡一样——因为它们就是做这个的。

目前提出的许多解决方案都谈到了监管问题,参议院通过的《诚实广告法案》(The Honest Ads Act)要求提高网络政治广告的透明度;将于5月生效的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也旨在扩大用户对网络上个人信息用途的控制权。

但这些并没有触及根本问题,事实上还可能让初创企业更难和行业巨头竞争。

如果真想要改变社交网络的运行模式,则需要采取更激进的干预,以下三种方法也许可以将社交媒体从市场压力中解放出来。

 把权利交给用户

杰里米·海曼斯(Jeremy Heimans)和亨利·蒂姆斯(Henry Timms)在他们将于下周出版的书《新势力》(New Power)中提到了集中的,自上而下的机构所代表的“旧势力”与分散的,自下而上的运动所代表的“新势力”之间的斗争。

Facebook就是一个典型的为旧势力服务的新势力机构

他们写道,Facebook就是一个典型的为旧势力服务的新势力机构,它收割了数十亿人的创造成果,把自己变成了一个集中的大企业,但大多数用户都没有分得自己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对平台的治理也没有任何发言权。

然而,作者问道,如果社交网络真由用户来运营会怎样呢?

“如果你为产生如此庞大社会影响力的东西贡献了经济价值,那你就应该享有其带来的利益,”海曼斯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说道。

科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的媒体研究教授内森·施奈德(Nathan Schneider)在2016年也发表过类似的观点,他建议Twitter用户联合起来从平台手里买下Twitter并将其变成用户运营的集体企业,类似于地方信贷协会。那些对平台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如员工和有影响力的用户可占有更多的股份和更大的投票权,每个用户都对有关平台运营的重大决策具有一定的发言权。

 建立社交联盟

另一个激进的方法就是让社交网络像电子邮件一样运行,这样独立的应用之间就可以通过共同的协议无缝衔接。

形成联盟后的社交网络不是一个扩大了的Facebook公司,而更像是聚在一起的独立节点,Mombook,  Athletebook 和Gamerbook所有这些旗下网站都可以在合适的时候接入综合网络。每个节点网络不需要都有一套适用于数十亿用户的政策,而是只需反映用户偏好即可(主张保护隐私的网络和极力支持公开共享的网络可能有不同的数据保留规则;面向性少数群体用户的网络和面向福音派牧师的网络可能有不同的仇恨言论规则)。如果一个节点的不良影响太大,可将其移除,而不用关闭整个网络。

“电子邮件是互联网上适应能力最强的社交网络,”施奈德说,“它是一个开放协议,人们可以在它的基础上开发应用程序,它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所以我们使用的方式也能随着改变。”

其实这样的社交网络已经存在了,类似于Twitter的去中心化社交平台Mastodon自2016年首次亮相以来,已经吸引了超过14万用户注册。近几个月,基于区块链(一种账目系统,是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基础)的各种社交网络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可以肯定的说,去中心化社交网络也有自己的问题,它们难以管理,易被恶意使用,还可能和脸书一样出现广受诟病的隐私侵犯问题(事实上,目前用户对脸书不满的部分原因是因为该公司的数据基础设施过于开放,所以第三方应用程序开发者可以很容易获取用户信息)。

尝试去中心化模式可以让社交媒体用户感受到平台代表的是他们的利益而不是其它企业的利益

所有的措施都不是万无一失的,但尝试去中心化模式可以让社交媒体用户感受到平台代表的是他们的利益而不是其它企业的利益。

 为社交图谱设置有效期

我朋友曾告诉我,像OKCupid、Tinder和Bumble这样的交友软件间最大的区别不是设计方式,也不是背后的公司,而是存在的时间。

她说,新的交友软件更有可能吸引到那些有趣、聪明、真心想交友的人。相比之下,旧的交友软件,不管设计得多好,里面更多的则是些讨厌的人或渣男渣女。

这个道理可能也适用于社交网络。 Facebook, Twitter、YouTube、Instagram和Snapchat早期都有很多问题,但总的来说还不错,恶意使用的情况较少。如今,这些平台巨大的规模和影响力让它们成了不良分子无法抗拒的蜜罐,很多的“社交图谱”(Facebook创造的术语,指我们创建的数字连接网络)长年来都比较混乱。

在去年的一篇博客文章中,风险投资人亨特·沃克(Hunter Walk)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想法:即设置一个法律授权的“从头开始”按钮,按下这个按钮时,社交网络用户可删除自己的所有数据,清空消息和好友列表,然后申请一个新的账户。

他还建议社交网络给用户提供自动“自我清理”的选项,这项功能会定期清理用户不再使用的应用上的个人资料,不再互动的朋友和粉丝,以及不再需要存储的数据。这个功能被启动后,如果用户不希望自己的信息在几个月或几年后消失,就必须自己去确认保留。

让社交图谱变成暂时的,而不是默认的永久保存信息,这种做法无疑对大部分社交网络的商业模式都不利,但却可以在隐私和数据安全方面建立新的,健康的规范,还可以防止随着网络老化和拥挤而出现的问题,它甚至还能重现社交网络最初的一些魔力,那个时候,一切都还新鲜迷人,没有这么可怕。【全文完】

来源:纽约时报
作者:Kevin Roose
节译:刘敏
校改:陈梦琪
觉得赞就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