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都在喜迎春节,合家团圆的时候,你可曾想过这世上还有许多人无家可归露宿街头,他们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处处受歧视,甚至很难说他们享有作为人的尊严。然而就有这么一些有心人,他们利用现代科技为这些无家可归的可怜人们送去温暖和尊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极具人道主义精神的伟大发明吧!
无家可归普遍存在且难以解决,在美国影响了超过五十六万人口,世界上也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受其影响。
这是一个复杂且难以解决的问题,无数的机构和非营利组织致力于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但是对于在每一个社区中无家可归的人而言可能并没有一个一码通吃的解决公式,技术和发明可以帮着填补一些空白。
小插件,应用程序,技术原型这些只是暂时的修修补补,毫无疑问——我们需要处理贫穷,缺少经济适用房,失业等问题,更真正实际的解决问题。但是与此同时,发明创造可以为世界上最弱势的这群人提供大量的帮助。
从荷兰阿姆斯特丹一件可实现无接触式捐助的冬日外套到旧金山为无家可归者提供卫生和体面的商业淋浴拖车,面对无家可归问题时这八项发明跳出了固有的思维模式。
一、“赋权外套”(The Empowerment Plan)
“赋权计划”(The Empowerment Plan),是一家位于底特律致力于帮助人们摆托贫困和无家可归的非营利雇佣组织,他们为无家可归者制造了一种既可作为睡袋又可作为一个过肩包的多用新型外套。
“赋权外套”(The EMPWR coat)是一种耐用的防水夹克,它由制作卡哈特(译者注:Carhartt,有着120年历史的美国品牌Carhartt以制造品质卓越,舒适耐用的高质量工作装而闻名,其产品多采用高级织物材料,并适合于各类极端恶劣的工作环境。Carhartt的产品线包括了tee、牛仔裤、工装裤、外套、短裤以及各类配件,消费人群包括了建筑工人、制造工人、农民以及各类户外爱好者。)工装的科尔迪尤拉面料制成,采用升级改造自通用汽车的保温隔热技术,还有其它来自于捐助者们捐赠的材料。一件外套就需要花掉赞助者100美元。分配给那些需要的人们。
根据“赋权计划”的网站显示,“赋权外套”的捐赠范围覆盖到了美国的40个州,加拿大的七个省和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国家。
二、Lava Mae 移动淋浴
Lava Mae 是2014年1月组建的一个位于旧金山的非营业组织,为那些遭遇无家可归的人提供可移动的淋浴和卫生设备。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提供清洁,而是——提供尊严和“激进的款待”。
当创始人兼CEO 桑多瓦尔(Sandoval)把一辆废置的旧金山城市公交改造成一个移动淋浴单元后这个项目就开始了,他们已经发展到提供商业性的淋浴拖车和为超过2400人提供卫生服务。
Lava Mae现在正在扩展到洛杉矶。在2016年底,桑多瓦尔收到了来自慈善基金会的五百万美元特等奖,奖励她“通过善举改造了她的社区”。她打算用这笔钱去帮助其他组织复制Lava Mae 的这种模式。
三、WeatherHYDE帐篷
WeatherHYDE 是由billionBricks组织制造的一种双面布料帐篷,billionBricks是一个与东亚和东南亚的无家可归者和流离失所的群体一起工作的非营利组织。
他们用一面阻止低温进入而另一面沿着排列反射面板来阻止极端高温进入的帐篷来代替庇护场所为那些无家可归的和贫困潦倒的群体提供保护。据billionBricks表示,这种易安装帐篷是为保护儿童的生命、为妇女提供私人空间和为适应城市环境而考虑。
2016年11月在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为需要的家庭提供500顶这种帐篷的活动筹集到了超过14.5万美元(译者注:Kickstarter是一个创意方案的众筹网站平台,Kickstarter网站致力于支持和激励创新性、创造性、创意性的活动。通过网络平台面对公众募集小额资金,让有创造力的人有可能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资金,以便使他们的梦想实现。Kickstarter提供了“有创意、有想法,但缺乏资金”与“有资金,也愿意捐款支持好创意”的平台。)
四、爱心援助夹克(The Helping Heart jacket)
阿姆斯特丹的传媒公司N=5想出了一个高科技的给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捐钱的方法:无线支付,通过一个夹克口袋。
爱心援助夹克(The Helping Heart jacket)是一种进行非接触式捐助的技术原型——你要做的只是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的口袋面前刷一下你的智能信用卡。捐助限额为1欧元,而且所有的这些钱都必须在官方的无家可归者庇护所兑取。他们不兑取现金,所有的钱都转换为食物、住所或是像职业训练课程之类甚至是储蓄账户。
这种夹克在无家可归者群体的试验中取得了积极地反响,支持的组织也认为爱心援助夹克能帮助这些人实现他们长期的生活目标。即使在早期阶段,N=5公司也希望用一种价格实惠和简单的方式量产这种爱心援助夹克。
五、给予安全(GiveSafe)应用程序
给予安全(GiveSafe)是一个通过在西雅图和华盛顿的无家可归者庇护所发放硬币大小的“信标”的组织。当人们经过某个持有这种信标的人的时候使用GiveSafe应用程序会接收到一条通知,这条信息会提供关于信标持有者的许多相关信息和一个给这个人捐助钱的机会。
无家可归的人可以用这些捐款在特定的商店或者非营利的辅导人员那里购买衣物、乘坐交通工具、理发等等。
他们的目的是“移除施予过程中的阻力和障碍”。目前,作为一个试点工程,GiveSafe应用程序仅支持苹果手机和安卓平台。
六、WeCount平台
WeCount 包括一个网络平台和应用程序,允许无家可归的人借此安全的寻求他们所需要的物品,并为人们提供一条在社区中直接进行捐助的途径。任何人都可以用一个电子邮件地址或一个可以接受文本讯息的电话号码注册,用户可以选择他们是想捐助他人还是想接受帮助。
捐助物品范围包括户外装备、家居用品、儿童必需品和衣物。人们既可以捐助手头较新的二手物品,也可以看看他们社区那些无家可归的人特别需要点什么。
此外 WeCount 开始将捐助物品和需要物品在特定的提取站点进行匹配,目前这项服务仅支持西雅图。
七、别付钱(DoNotPay)聊天机器人
一个斯坦福大学的在读生发明了一个帮助人们避免违规停车罚单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但是他很快发现了自己发明的另一个用处:为无家可归的人和难民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
“别付钱”聊天机器人由19岁的乔舒亚·布劳德(Joshua Browder)推出,通过问用户一连串的问题来计算出帮助他们的最佳方法。然后机器人根据问题收集的这些信息来起草一封索赔信件,省去人们好几百美元的律师费。
他与律师协商帮助他专门为无家可归的人认真地设计对策,并且研究公共住房申请人因为公共住房需要特别照顾那些弱势群体(列如有精神病的人)而被拒绝的现状。
尽管目前业务主要在英国,但布劳德(Browder)希望很快扩展“别付钱”到美国。
八、PSINET算法
算法不仅仅用于脸书的新闻推送,由南加利福利亚大学的社会工作者和计算机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创造了一种算法竟然可以帮助预防艾滋病在无家可归的青少年中的传播。
通过人工智能,这种叫做PSINET的算法可以帮助组织机构在年轻人中鉴别出给予无家可归群体宣传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最佳人选。这种选择使用数学计算和数据来作出,基于一个规划出的人际关系网络。
这种算法在与My Friend’s Place(一个在洛杉矶当地的无家可归者随到随进庇护所)的合作中得到了发展和改进,最终表明PSINET算法使传播的信息量比传统的口头传播要多出60%。
【完】
编译:张雪峰
作者: MATT PETRONZIO
来源:Mashable.com
原文:8 innovations helping homeless populations around the world丨January 24, 2017
好庆幸有这么一群人考虑着这些无家可归的人的安全和基本生活。这些科技给人们带去了爱与温暖!
这些发明都很好,但是感觉还需要多多的推广,让更多无家可归者可以通过这样的发明得到帮助。
人类的智慧无穷无尽
我的关注点在科技的发展上面,这八项创新发明的物件目的都是帮助无家可归的人,但是没有科技的发展就没有它们的出现
觉得作用最大的是第三个帐篷,所谓衣食住行,有东西吃,有衣服穿,那就需要一个稳定的住所,有个家比什么感觉都好,也希望社会各界有爱心的人士能为此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