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范依梅(音译)11岁的儿子放弃国际象棋课程转而学习击剑时,她知道强迫儿子改变主意是没有意义的。这是因为在几个月前,她得知儿子的天赋在体育运动方面,过去刻苦用功、专注于国际象棋的时间都是白费的,他的基因里没有下棋的天赋。
在中国,有成千上万的小孩参加了基因检测。据称,这种检测能“揭示”孩子们的未来发展方向,范依梅的儿子就是其中之一。
来自浙江省东部地区的范太太说:“我的两个儿子也参加了检测,结果表明他们在绘画方面有天赋,因此我打算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绘画学习中去。”
天赋检测的设施前,一个小孩正在接受检测。 图片来源:壹基因(1Gene)
基因检测得到了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的推崇,渐渐变得流行起来。越来越多的“医学机构”声称可以预测一岁大的小孩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莫法拉(Mo Farah,英国长跑运动员,2012年伦敦奥运会5000米长跑冠军)、嘎嘎小姐(Lady Gaga,美国著名流行女歌手)或者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英国著名物理学家)。
这些机构做这些检测收费达数百英镑(上千元),其中涉及到采集唾液样本,然后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大约两个星期后,父母们会得知自己的孩子在哪方面具有天赋,跳舞、数学或者绘画……
父母们还会收到一份关于他们孩子的智商、情商、理解能力和专注能力检测报告,此外,他们还能知道孩子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
被采集的唾液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基因检测。图片来源:壹基因(1Gene)
随着一种声称能通过基因检测预测未来体育新星的行业在全球迅速走红之后,中国“天赋检测”的行业诞生了。
专家们对于这项技术背后的科学证据深表怀疑,而且这还涉及到一个伦理问题,即孩子们未来的发展会不会因此受到限制。
但是,根据杭州壹基因健康研究所(1Gene)总裁王军一的说法,公司业务正在蓬勃发展。
王军一说:“自从公司十月份正式成立以来,已有‘成千上万’的孩子进行了基因检测,父母们都渴望能在孩子的学习方面做出明智的选择。
去年,中国取消了“一孩”政策,但是大多数家庭还是只有一个孩子,父母们总是渴望能在孩子成年之前尽可能帮到他们。

壹基因健康研究所(1Gene)的总裁王军一先生 图片来源:壹基因(1Gene)
这就导致了许多父母被称为“虎妈狼爸”,不是太过严格,就是花费大量的课外时间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为的就是希望孩子们能有一技之长,在某些方面能取得成功。
王先生说:“我的许多朋友都在为决定孩子学什么而焦虑,他们害怕做出错误的决定导致孩子错失良机。”
“如果强迫孩子去学习他们不擅长的东西,不仅浪费钱,还会打击孩子们的自信心,这些都将通过基因检测得到解决。”
在中国,这样的基因检测机构相继出现。据报道,一家总部设在北京的医疗机构——普利莱基因有限公司(HiGene)在去年开业后的三个月,就有了超过1500名客户,来自山东省东部的海事基因(Martime Gene)公司也是如此。
海事基因公司正向全国各地扩展,一次包含20个领域的天赋检测收费是233英镑(约2000元),其中包括舞蹈、数学和运动等方面的检测项目,而北京普利莱基因有限公司(HiGene)的报价465英镑(约3999元),预测健康问题的检测项目349英镑(约2999元)。其他研究中心是1000 英镑(约为8604元)。
海事基因公司经理当先生说到,他们请来了国外的遗传学家做基因对比,而对照基因来自国家基因库。
“如果这个孩子与我们知道的具有某项天赋的人有相似基因的话,我们可以认为这个孩子也可能具有这些才华。”
当先生举了一个成功的例子,一个男孩通过检测得知他有唱歌的天赋,而这个男孩如今就是亚洲著名艺人古巨基的学生。
但也有父母得到了负面的结果,比如周贤,她通过壹基因健康研究所(1Gene)报告得知她一岁的女儿可能会情绪低落和“弱视”的问题。
她说,“我想这应该是准确的。我发现我的女儿脾气暴躁,而且非常固执。”
来自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的谱系学专家张自松表示,这类预测是“没有意义的”。
他告诉《电讯报》,“中国不会使这些机构合法化,如果合法化了就等于证明了它们是具有科学价值的。”
然而,在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人才发掘家”将其当作体育测试的完美替代品,因为通过基因检测,实验室可以分析出与运动能力相关的基因。
英国斯旺西大学应用物理学教授迈克·麦克纳米(Mike McNamee)认为,这项行业正在迅速崛起并且具有潜在的发展前景,但是相信这种检测的人是“缺乏判断力的”。
他说,“天赋检测就是商业包裹着的企业对于遗传检测技术的过度简化和人们对这项技术的过分信任。”
“如果父母们真的想知道他们的孩子会不会成为一个出色的短跑运动员或者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人物,自己去观察就好了!【全文完】
原文作者:尼尔·康纳 (Neil Connor)
补充报道:克里斯汀·韦(Christine Wei)
发表日期:2017年2月11日
编 译:张梦桃
责任编译:邓靖琪
原文链接:telegraph
现在的小孩子也太难了
看到这则新闻的我,感到我们这个时代的焦虑,好多城市家庭现在还是1个孩子,父母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很迫切,正是这种需求导致基因测试这么受欢迎。很多家长愿意花重金为孩子找方向,可是,我感到这种做法的急功近利和缺乏过程,in my opinion, sometimes, we even need a whole life to know we are good at so many things. and there is a saying goes the one who seeks finds. Who knows, you cannot do many wonderful things in your life. i advocate liberal art education, never set limits for your life.
每位父母都不愿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盲目的相信基因检测,所以就逼迫着他们学一些他们都不喜欢的东西。但逼迫只能获得暂时性的成功,却扼杀了他们本应快乐舒适的童年。
基因检测只能从科学角度证明你的潜在能力,但真正能决定或者影响个人发展的因素是教育、社会环境、成长氛围等。这样的检测从何而来的意义呢
我觉得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家长仅仅因为这样的一份基因检测结果就要求子女去学一门完全不感兴趣的东西,往往可能会适得其反。这样的检测结果到底是否可信也值得怀疑。
看完这个文章真的觉得好无语,大部分父母都是秉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样的观念,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我们也从小在潜意识里都想成为父母口中的别人家孩子,现在这种声称能够“测试未来”的基因检测技术,带着一丝违背道德底线和戏谑意味的基因技术,这到底是让我们能够了解自己的未来存在的可能性呢,还是只是让我们成为参与社会竞争进程里面的一个工具呢?
在没有充足的科学证据下,这项检测无疑是不可取的,什么样的基因决定你跳舞好还是数学好呢?事实是这个世界上还是普通人偏多,多数人都是忙着工作的普罗大众,他们的天赋是什么呢?
我相信不久的未来这项技术可能会实用,但是现在人类的基因图谱刚刚测定完毕,单个基因的功能性还没完全发掘出来,这样的测试是不是不靠谱呢。等这技术成熟了,再有医用转向商业化,我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现在就搬出来有点自欺欺人的感觉。
基因测试的结果我觉得就是人们的信念,然后家长就根据这个结果发展小孩的技能,就算ta不是真正擅长这个,但也会在父母的强制下有点作用或者小孩本身喜欢这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