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当共和党人史蒂夫·金在艾奥瓦州第四届国会区席位竞选中击退民主党挑战者金韦弗时,《华盛顿邮报》迅速发出报道,内容预测最终结果,分析广泛的选举动态。文章写道:“共和党人失去的席位很少,依旧占绝对多数,保持了对议会的控制权。在此之前,许多共和党领导人担心席位损失会达两位数,但结果却发生了幸运的大逆转。”这次报道的清晰易懂又充满感染力,但《华盛顿邮报》的记者们都知道,这个报道与之前的新闻有一个关键不同:它是由Heliograf生成的。Heliograf是去年在《华盛顿邮报》(以下简称《邮报》)网站登场的机器人,它标志着迄今为止新闻业所使用的最尖端的人工智能。
2013年,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亚马逊创始人,译者注)收购《邮报》,当时的人工智能的新闻正处于起步阶段。拥有自动化内容生成系统的公司只是少数,比如:Narrative Science(美国自动写作技术公司,译者注)和Automated Insights(由美联社及其他投资者提供融资的科技公司,主要研究自动编写新闻技术,译者注),而那时的新闻机器人能做到的也仅仅是生成基础的、数据流量较大的体育或证券新闻。
然而,《邮报》的分析师们看到了人工智能更大的潜力,期待它可以生成包含解释性的、有见地的文章。更重要的是,他们想创造出一个可以促进人与机器之间的“无缝交互”的系统。2014年,杰里米·吉尔伯特(Jeremy Gilbert)身为总监,加入《邮报》的该项目战略行动,他说,“我们想看一看,我们是否可以书写历史。”
经过几个月的发展,Heliograf于去年首次亮相。早期的版本已经可以自动发表关于里约奥运会的新闻,而更高级的版本,具有更强的发表社论的能力,被很快应用到关于大选的报道中。
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编辑为新闻故事创建叙述模板,包括解释各种可能结果的关键短语(从“共和党人保留对众议院的控制”到“民主党人重新获得对议院的控制”),然后他们将Heliograf与各种结构化数据的来源相连(拿选举举例,就是将Heliograf连接到数据清算所VoteSmart.org上)。机器人识别相关数据,将其与模板中的对应短语进行匹配与合并,然后在不同平台上发布不同的版本。
《邮报》在研发Heliograf上有双重目标。第一:增加读者。 Heliograf针对的目标群体不是那些所有人都爱读,但是需要大量人力创作的新闻故事。它瞄准的反而是那些受众群体较小,又可以通过数据自动生成的新闻,例如地方性话题或是被新闻市场忽略的缺口。例如,关注艾奥瓦州第四届国会区席位竞选的虽然不多,但总有人在关注,而当地的新闻渠道滞塞,《邮报》便可以抓住这个机会。《邮报》的数字产品开发首席信息官兼副总裁普拉卡什(Shailesh Prakash)说:“这是贝佐斯的‘什么都能卖’(The Everything Store,杰夫·贝佐斯创建亚马逊的传记,译者注)的概念。我们的进步就在于使用机器,如果这些都需要雇佣大量的人力来完成,我们会破产的。”
新闻机器人的主人不断重申:这并不意味着记者被淘汰了。这是Heliograf存在的第二个目标:提高效率。 Heliograf把记者从收集和报道不断更新的民意调查和实时选举结果等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可以将焦点放在实际需要人类思想的故事上。吉尔伯特说:“如果我们让一个像丹·巴尔兹(Dan Balz,《邮报》政治专栏资深记者,译者注)写一个任何人都熟知的套路故事,这是一种犯罪,是对他的时间的巨大浪费。”
到目前为止,《邮报》新闻室的反应普遍是积极的。 “我们警惕任何可以取代人类的技术,”华盛顿-巴尔的摩新闻协会(Washington-Baltimore News Guild)的联合主席弗雷迪·昆克(Freddy Kunkle)说, “但是这项技术似乎只接手了一些繁琐的体力活儿。”对比 Heliograf出现前后对选举报道的效率:2012年11月,四个员工,仅仅手动编辑和发布了选举结果的一小部分,就花了25个小时。而2016年11月,Heliograf创造了超过500篇文章,没有人为干预,吸引超过50万次点击。 (该月的《邮报》浏览量大幅下降,仅11亿次,但这是当月早期的数据。)
吉尔伯特表示,下一步的目标是利用Heliograf实时更新新闻数据,包括机器生成和人力创作的新闻。例如,如果有人在星期四发布星期二的消息,并且事实在此期间有所改变,Heliograf会自动将新闻中的数据更新。吉尔伯特认为,Heliograf很有发展出类似改写台(rewrite desk)功能的潜力,在这个平台上,记者们收集信息,并把事实和分析分离成很多部分,而新闻机器人则会把这些碎片化的事实和分析聚合起来,形成报道。
伴随着廉价计算能力的驱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普拉卡什认为Heliograf的功能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的繁琐工作。相信总有一天,它可以做到更多,比如搜索网络,看看人们在说什么,再检查《时报》是否已经报道了这件事,如果没有,它可以提醒编辑或是自己直接生成新闻。当然,如果真能如此,事情就会比较棘手了。Facebook去年解雇了其趋势分析模块的人类编辑,取而代之的是使用一个算法来策划新闻,结果上任后立刻就捅了篓子,它宣称福克斯新闻炒掉了知名主持人梅根·凯利(Megyn Kelly),在 Facebook 修正这一错误之前,已经有数百万人看到了这条新闻。“当机器人认为这重要,人类说那很重要,而两者正好是完全相反时,该怎么办?”普拉卡什问道,“这会让事情变得很有趣。”
《邮报》和所有其他主要新闻机构一样,正在寻找新的收入来源,据称,他们正在谈判将内容管理系统授权给像Tronc这样的客户,Tronc是一个美国的报纸印刷和网络网络出版公司,旗下包涵《芝加哥论坛报》、《洛杉矶时报》和几十个其他区域报刊。随着新闻编辑室与不断减少的资源的斗争,不难想象,人工智能将在在新闻创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这对记者和读者是否是个好消息,还不得而知。【全文完】
来源: Wired.com
编译:李雅润
责任编辑:三表叔
随着科技的发展,什么都可以是机器人代劳,感觉未来失业的人会越来越多了。
志不在新闻业,不过其他行业会不会也有一天被机器人占领呢
感觉人工智能这样继续发展下去,新闻记者的饭碗肯定保不住了,还有很多行业应该都会和记者有一样的处境。
以前经常看过这样的报道,都是扬言说新闻机器人会替代新闻从业者云云,往往对这样的看法都是嗤之以鼻的,虽然说现在的机器人智能化还需要很多路要走,但我们也看到了机器人阿尔法的进步(机器人第一次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甚至现在热门游戏英雄联盟里也引进了智能人机系统,不再是以前旋转跳跃乱送人头闭着眼都能拿五杀的人机了,现在的玩法更需要技巧性,人机也变聪明了。所以等到机器人写出好新闻那天也不是没有可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