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编译报道】提到物联网,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智能家居。实际上,华为已经利用物联网实现了奶牛数字化养殖。物联网兴起,给人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今天,我们将深入探究物联网的利与弊。

2020-06-07

在特斯拉(Tesla)产品阵容中,有一种较为便宜的车型,其电池不能完全放电,而是受到软件的控制。只要在帕罗阿尔托(Palo Alto)总部敲击键盘,特斯拉公司就能解除这些限制,为司机暂时解锁全部电容量。

马斯克(Musk)是特斯拉的老板,其计算机化汽车仅仅是潮流大势中的一个例子。由于计算机和接入网络所需的成本降低,越来越多本身不是计算机的物品增添了联网功能,从尿片,咖啡机,奶牛到工厂机器人,进而织就了“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这原本是一场进程缓慢的革命,但随着近些年计算机在汽车,电话和电视等领域的应用,这场变革加快了步伐。

物联网世界将会给我们带来诸多益处。

物联网世界将会给我们带来诸多益处。消费者能享受便利,获取非联网产品所不能提供的服务。例如,Ring牌的智能门铃内置动作传感器和摄像头,两者协同工作即可组成一个私人闭合回路网络。因此,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邻居观察”计划,并且将任何“有趣”的视频发给警方。

企业运行将更加高效。这是因为曾经现实世界中的信息转瞬即逝且无法捉摸,如今信息变得清晰具体又可供分析。建筑物上的智能照明灯可以节省能源。智能化的机械可以预测自身故障并进行预防性维护。数字化养殖可以实时监测奶牛的饲养习惯和生命体征,这意味着更高的产奶量以及生病时更少的用药量。这些收益单看时微乎其微,但通过在经济体量中一次又一次叠加,也能够带动经济增张,甚至可能是大幅增长。

然而,从长远来看,物联网最显著的影响将体现在世界运作方式上。一种方式就是将物联网看作互联网的第二阶段。曾主导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将在物联网阶段得以延续,例如无往不利的“平台”垄断模式,或是批判者称为“监控资本”的数据驱动模式。更多公司将转型为科技企业,互联网将无孔不入。

自然,一系列悬而未决的争论也将从网络世界发酵到现实生活中来。

首先是所有权问题。马斯克先生表明,互联网使得公司在出售产品后仍能与其产品保持联系,进而将产品变得更像一种服务,而不是商品。这已经模糊了传统上的所有权概念。所有权的天平从顾客倾向卖家。约翰·迪尔(John Deere)是一位美国高科技拖拉机制造商,他卷入了一场关于软件权限的纠纷。该软件限制客户自行修理拖拉机。该公司甚至争论说, 该软件只是向用户开放使用权限,而不是出售使用权。因此,在一些情况下,买家也许没有买到拖拉机本身,而只是获得了操作许可权。

虚拟商业模式与现实世界难以调和。科技公司通常都乐于加快发展,突破创新。智能手机制造商苹果公司在发布新品后向其客户提供五年左右的版本更新,而安卓智能机的用户能得到两年的更新就算得上是幸运了。但是冰箱可没有内测版本而像洗衣机和工业设备等商品的寿命长达十年或更久。因此,企业面临一个问题:在原来的程序员离职后,如何继续为复杂的智能化装置提供服务?

数据安全则是另一个焦点。对大多数互联网公司来说,其商业模式是用户以宝贵的个人数据为代价换取“免费”服务,而这些个人信息多半是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授权提供的。互联网世界也是如此。在虚拟世界中,关于应该记录什么数据,谁拥有结果数据的争论看起来不切实际,但在现实世界,这个问题迫在眉睫。

随之而来的是竞争问题,物联网设备会产生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和人们在Facebook上发的帖子以及谷歌浏览历史一样宝贵。数据驱动型的企业收集和处理的信息越多,就会越成功。这意味着互联网上巨头平台公司的崛起将再现。

物联网的窍门在于追求最大化收益和最小化伤害。

正如世间万物一样,物联网的窍门在于追求最大化收益和最小化伤害,这并非易事。但是正在思考对策的人也有着自身优势:他们经历了第一次互联网革命,这种经历应该对他们预测未来有所帮助。【全文完】

来源:经济学人
作者:未知
编译:刘锦
校改:张莹
责任编辑:李建峰

 

觉得赞就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