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斯拉(Tesla)产品阵容中,有一种较为便宜的车型,其电池不能完全放电,而是受到软件的控制。只要在帕罗阿尔托(Palo Alto)总部敲击键盘,特斯拉公司就能解除这些限制,为司机暂时解锁全部电容量。
马斯克(Musk)是特斯拉的老板,其计算机化汽车仅仅是潮流大势中的一个例子。由于计算机和接入网络所需的成本降低,越来越多本身不是计算机的物品增添了联网功能,从尿片,咖啡机,奶牛到工厂机器人,进而织就了“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这原本是一场进程缓慢的革命,但随着近些年计算机在汽车,电话和电视等领域的应用,这场变革加快了步伐。
物联网世界将会给我们带来诸多益处。消费者能享受便利,获取非联网产品所不能提供的服务。例如,Ring牌的智能门铃内置动作传感器和摄像头,两者协同工作即可组成一个私人闭合回路网络。因此,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邻居观察”计划,并且将任何“有趣”的视频发给警方。
企业运行将更加高效。这是因为曾经现实世界中的信息转瞬即逝且无法捉摸,如今信息变得清晰具体又可供分析。建筑物上的智能照明灯可以节省能源。智能化的机械可以预测自身故障并进行预防性维护。数字化养殖可以实时监测奶牛的饲养习惯和生命体征,这意味着更高的产奶量以及生病时更少的用药量。这些收益单看时微乎其微,但通过在经济体量中一次又一次叠加,也能够带动经济增张,甚至可能是大幅增长。
然而,从长远来看,物联网最显著的影响将体现在世界运作方式上。一种方式就是将物联网看作互联网的第二阶段。曾主导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将在物联网阶段得以延续,例如无往不利的“平台”垄断模式,或是批判者称为“监控资本”的数据驱动模式。更多公司将转型为科技企业,互联网将无孔不入。
首先是所有权问题。马斯克先生表明,互联网使得公司在出售产品后仍能与其产品保持联系,进而将产品变得更像一种服务,而不是商品。这已经模糊了传统上的所有权概念。所有权的天平从顾客倾向卖家。约翰·迪尔(John Deere)是一位美国高科技拖拉机制造商,他卷入了一场关于软件权限的纠纷。该软件限制客户自行修理拖拉机。该公司甚至争论说, 该软件只是向用户开放使用权限,而不是出售使用权。因此,在一些情况下,买家也许没有买到拖拉机本身,而只是获得了操作许可权。
虚拟商业模式与现实世界难以调和。科技公司通常都乐于加快发展,突破创新。智能手机制造商苹果公司在发布新品后向其客户提供五年左右的版本更新,而安卓智能机的用户能得到两年的更新就算得上是幸运了。但是冰箱可没有内测版本,而像洗衣机和工业设备等商品的寿命长达十年或更久。因此,企业面临一个问题:在原来的程序员离职后,如何继续为复杂的智能化装置提供服务?
数据安全则是另一个焦点。对大多数互联网公司来说,其商业模式是用户以宝贵的个人数据为代价换取“免费”服务,而这些个人信息多半是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授权提供的。互联网世界也是如此。在虚拟世界中,关于应该记录什么数据,谁拥有结果数据的争论看起来不切实际,但在现实世界,这个问题迫在眉睫。
随之而来的是竞争问题,物联网设备会产生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和人们在Facebook上发的帖子以及谷歌浏览历史一样宝贵。数据驱动型的企业收集和处理的信息越多,就会越成功。这意味着互联网上巨头平台公司的崛起将再现。
正如世间万物一样,物联网的窍门在于追求最大化收益和最小化伤害,这并非易事。但是正在思考对策的人也有着自身优势:他们经历了第一次互联网革命,这种经历应该对他们预测未来有所帮助。【全文完】
作者:未知
编译:刘锦
校改:张莹
科技带来了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物联可以,注重隐私
网络安全太重要了,信息泄露后果细思极恐。薄弱环节还很多,加强监管
我认为,物联网是IT产业发展的必然产物。IT一直以来解决的核心问题便是“信息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物联网的使用范围会越来越广,物联网几乎可以让任何东西变得“智能”起来。但是,同时也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应对它产生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造福人类。
物联网以后会越来越广泛应用
我们身处信息化时代,物联网的发达也是大势所趋
目前来看物联网让我们的生活便捷、快速,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当然针对其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随着我们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肯定会迎刃而解的。
凡事都有双面性,发挥其有利的一面就行
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规律,要满足人们的需求,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够加快发展的步伐~
互联互通,共享地球,有生之年能见证人类文明的大步迈进实在有幸。
物联网概念由来已久,近来还和AI结合,打造智慧城市,虽然万物相联很便利,但是隐私问题堪忧,其实很多时候并没意识到,就跟点开一个新软件,看也不看地就疯狂点“同意”。当然我还是很接受便利的生活,毕竟懒人必备。
醉心享受的同时,我们也得接受它的伤害,令人担忧的隐患怕是隐私了吧
物联网可以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利大于弊,信息时代,追求的是速度和便捷。
万物皆可智能化,那未来人类的生活会不会都要暴露在互联网下,隐私问题堪忧
任何新事物在带来便利的同时都会产生问题,但是不能因此就因噎废食,要迎接新潮流的到来
古往今来,这种利弊并存的事实在是太多了,不迈出新的一步,怎么能知道能做出多大的改变
有利必有弊,就看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凡事都有利有弊,要合理的利用,也要注意不要反被“操控”。
仍然还是最经典的争论,科技VS人类。互联网带给人们生活的便利是无法估量的,而互联网也能成为全球化很好的工具。但是既然出现了问题,努力解决问题或者说将危害降到最低就是。把握当下就好,何必去纠结未来会怎么样呢。
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好隐私问题,互联网的隐私问题还没有解决好,物联网又来了,时代变化好快啊……
物联网带来便利——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科技进步——带来便利——出现问题……
现在隐私泄露都那么严重了,万物互联,隐私安全简直不敢想象。
想到了疫情期间网购的一个监控器,因为那时候总有一个怪人晚上来敲门企图闯进门,报警也于事无补,于是就网购了一个还发货的,很快就送到家门口了。监控摄像头会自动捕捉人像,并自行判断是否需要报警,真的是很智能了。物联网的前景是真的很广阔。
物联网虽然方便,但作为客机的产物,还是有一定弊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就是如何攻克这些难题
感觉科技越来越多地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了,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许我们也应该思考,是否要让科技全面侵占我们的生活。
物联网的实质就是万物互联,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做到数据化,不得不说这是很多人向往的发展,但是大数据时代,隐私安全的保护或许互更难,在享受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得承受相应的弊端。
不得不思考,物联网时代下如何保护隐私? 当一个人的方方面面也能数据化的时候,人仿佛也被量化,生活的意义又在哪呢?
较为便宜的车型难道就是国产model3?
基础版的Model S或Model X。
物联网将给我们带来诸多益处!
感觉任何事都有两面,有利有弊吧,能做的就是最大化的利用利用有利之处,缩减不利之处,但这其中的平衡有些难以把握,但整体来讲,科技还是造福人类更多。
科技是把双刃剑,是啊,在享受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时,也要做好应对随之产生的弊端~
物联网很早之前就听过,但其实一直都没有弄清楚到底最核心的概念是什么。互联网的发展必定会促使整个世界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不管利弊,这是历史前进的必然结果,需要不断强化技术性的东西,以便更好地利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