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新闻 香港报道
今年30岁的跨性别女子慧眀(Huiming),迫切地希望她的身体能和自我性别认同一致,但苦于没有办法接触到正规的激素治疗,她就开始大剂量使用药物进行自我治疗。
她不敢和家里人说,但又非常想做变性手术。一项研究报告称“她尝试过把冰放在其男性生殖器上,希望能阻止它发挥男性功能。她甚至还预约过一个非法行医者做变性手术,但是那位医生被捕了。” “最终,2016年,走投无路的慧眀在家自己给自己做了手术。”
人权组织大赦国际(一个世界性民间人权组织)周五发布的这一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医疗体系很少涉及跨性别群体,因此,年轻的跨性别者们就铤而走险上黑市买药或是选择危及生命的自我手术。
该研究报告指出,性别确认治疗对跨性别者而言非常重要,但在中国,他们却面临着普遍歧视以及恐惧心理的双重阻碍。
歧视与恐惧
大赦国际中国分部的研究员多利安.刘(Doriane Lau)在CNN的采访中说:“受访者列举了一些在工作中受到歧视的例子,比如老板不让他们留长发,或是穿不适合他们生理性别的衣服。‘客人都要被你们吓跑了’。 即便在家,家人也会要求他们抑制自己的性别认同,‘阳刚一点或是生个孩子吧’”。
刘女士表示,歧视和孤立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2018年《小儿科》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年轻的跨性别者自残的几率出奇地高。超过一半的受访跨性别男青少年表示他们曾有过自杀的经历。如果变性青少年所在的学校卫生间有限,那么他们遭受性侵的风险更高。
由于生理构造与自我性别认同不匹配,跨性别者会出现创伤性焦虑和身体不适,对于众多的跨性别者而言,激素治疗或变性手术等性别确认治疗能终结困扰他们多年的这些症状。
然而,中国颁布的《性别重置技术管理规范(2017年版)》对“跨性别者”申请做变性手术有一套严格的标准。该规范规定,申请者必须年满20周岁,未婚,且已接受过至少一年的心理治疗。此外,他们还必须证明想做变性手术已有五年,并且在这期间“没有丝毫的犹豫”。最后,他们无论年龄大小,都必须征得父母的同意。陈先生说由于找不到靠谱的医生,他的一些朋友已经去泰国做变性手术了。
中国法律很少涉及变性问题,更没有任何的官方数据。跨性别者无法从正规渠道获得可靠信息,就会向民间寻求帮助,但往往会得到不靠谱或是不安全的建议。该研究报告指出,即便他们通过正规渠道找到了医生,那些医生也不知道如何治疗他们,或者认为他们患有心理疾病。
CNN希望中国政府能就此事发表评论。据报道,大赦国际在本文发表之前与中国政府取得了联系,但对方并未对此作出回应。
比副作用更可怕
接受激素治疗并非易事。24岁的变性男子陈旭(Chen Xu)告诉CNN记者,“中国没有几家医院会开激素药物,而且还特别贵。很多人都是通过网络或是口头宣传购买激素产品。”然而,他们通过这些途径冒险获得的往往是假药,没有具体用量,也没有提示副作用,根本不适用。
一位化名为萍的变性女子说她在没有专业医生指导的情况下服用了大剂量的药物。她说:“我希望能看到明显的效果,所以服用了大量药物,但药物产生的严重副作用,比如流鼻血,失眠、头晕和疲惫感让我苦不堪言。”但她并不想放弃。“比起所有的这些副作用给我带来的痛苦,做男人更可怕。”
该研究采访的15位变性人中,有两位表示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会自己动手做变性手术。跨性别女子慧眀就自己动手,试图去除掉其男性特征。由于血流不止,她冲进了医院。但她说这次经历也改变不了她内心的真正想法。她把这一切告诉了家人,然后在泰国做了正规的变性手术。她告诉大赦国际:“我妈有点失望,但是她接受了我。”
这种事情还会继续
刘女士表示,中国法律把变性这个问题当作一种心理疾病来对待。如果不改变中国法律,慧眀的故事还会重复发生。“我问他们要如何才能改善他们的生活,几乎所有人都说希望社会能接纳他们。”
下半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废除把变性视为一种心理疾病的定义,把它重新定义为一种性健康状态。这一改变有望在2022年实现。
刘女士说她希望中国政府也能采取类似的行动。她说:“如果定义改变了,那意味着治疗类别也会有所改变。”【全文完】
作者:本·威斯克(Ben Westcott)
编译:陈乾
校改:梁甜
非常抱歉,导语里有个手误,把WHO写成了WTO
之前看过一个关于泰国变性人的视频,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也有一定的了解。所以pick了这篇。
由于中国政策的限制,以及大众普遍的歧视心理,变性的想法被认为是一种心理疾病。再加上国内正规的变性手术机构少,且申请程序复杂,要求苛刻,很多想要变性的中国人没有机会做变性手术。于是他们只能通过黑市购买激素进行改变,但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往往让他们苦不堪言。他们的未来在何方?国际社会和中国政府又会怎么处理这一问题?
翻译策略:
1、看完标题后先去网上找找变性人相关的资料,视频,尽量对这一方面进行深入了解。
2、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理清结构:变性人的现状,无法接受正规手术—–受到歧视以及他们的恐惧—–药物的副作用及他们变性的决心—–未来(其实结构很清晰,原文都有小标题)
3、标注重要信息
4、思考编译结构:这篇文章不太硬核,可以选择华尔街日报体,把前言变性人Huiming的故事放在最前面,吸引读者注意。前言关于歧视的部分可以挪到第一部分专门讲他们收到的歧视与恐惧那部分,整合一下。后面大概按照文章结构来,最后增加几句总结性的话语点题。
5、编译的时候应注意文中的机构名称和相关法律名称的翻译,一定要核实清楚。
6、审校,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