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衣品牌明模吉吉· 哈迪德(Gigi Hadid)因为一个错举,陷入困境,而这对于经验丰富的来华商务人士却是“早有预见”。对于未来进军中国,我们能抱什么期望?

如果是拍电影,这些情节显然更适合憨豆特工(Johnny English),而不是詹姆斯·邦德:维密在中国刚起步,就以招致诸多争议。政府拒绝给受邀的名流和记者颁发签证,凯蒂·佩里(Katy Perry)疑似因支持台独而被禁止来华;模特吉吉· 哈迪德拿着一个状如佛像的幸运饼干,做出“眯眯眼”动作,被部分中国人认为种族歧视,当然,这也是越界行为。此外,中国在签发媒体签证方面的标准让人捉摸不透,维密可以说是处处碰壁,丢尽了脸。
据说,维秘工作人员认为他们的电子邮件正在被监视。对此,经验丰富的来华商务人士也许会这样回应:要不我们怎么会这些年一直在这边用一次性电话和笔记本电脑呢?
这是一件严肃的事情。随着实际工资上涨和女性社会态度的改变,中国对高端女性内衣的需求正急剧上升。高端内衣销售额在五年内翻了一番,达到180亿美元(约合1190.16亿人民币)。作为参考,英国男性虽然会害羞,但今年圣诞节时,仍会在各女性内衣店外排队购买。可即使这样,英国在内衣方面的收入也仅有20亿美元。一般的中国零售商仍然更注重内衣的功能性,而不是性感度,像马莎百货(Marks & Spencer)在橱窗展示内衣,就让人觉得有伤风化。
因此,众多在线内衣品牌在中国涌现,它们销售设计师品牌,售价比同样的维密内衣一半还低。即便如此,在年轻工薪阶层女性常逛得商场中,中国内衣品牌的存在感仍然是最低的。于是,战争开始了——中国品牌间打起了价格战,中国官媒也无情推动着中外品牌间的竞争。最终的收获很可观:对于拥有巨大优势的品牌,一旦中国的2亿年轻女性愿意购买90美元(约合594元人民币)的内衣,获得巨额利润是必然的。
在习近平的领导下,一切都是政治化的。据《精日传媒》报道,哈迪德因“嘲笑亚洲人”,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被群攻。该报补充:对这件事,维密公司却没有做好应对,如拒绝解雇她,这是“对中国千禧一代民族自豪感的一种轻视” 。因此,哈迪德为她自己的行为道歉:“我对中国人怀有最深切的敬意与爱。”
今年十月,习近平的思想被写入党章,他有效地将中国网络空间脆弱的民族主义转化为政府政策。中国正在中亚和欧洲范围内建设新的实体基础设施,从远至希腊和巴尔干半岛的地方购买资产,还为了与在这拥有军队的美国相匹敌,努力增加军事力量。习近平强力镇压了所有潜在对手,向任何可能反对他的人发出了一系列的警告。他还命令党干部学习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而不是新自由主义管理理论(曾经人们所认为这也属于马克思主义)。
中国官僚习惯性地使用“同时”一词来描述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连接两个完全相反的目标。例如,习近平将“在增强国内数字、工程、基因、航天、网络和智能技术领域创新能力的同时,降低外国投资者在华投资门槛。”如果外国企业想在中国投资这些领域,它们会遇到多少中国的壁垒?他们只能去猜测了。这种情况可能和维密组织者遇到的差不多,据说他们甚至无法获得在其时装表演场地外面的街道上拍摄的许可。
如果我们知道,十九世纪,中国市场是如何被残酷打开的,那迄今为止中国与全球化进行的这场博弈就是一场因果报应,是合情合理的。通过一系列非官方壁垒,软贷款和政治导向投资,中国保护了自己的产业和消费行业,但对于普通资本主义政府,这样的软贷款和政府导向投资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不良后果。
最重要的是,它使用了“防火墙”(Great Firewall),作为一个保护性的经济壁垒,这是西方企业最初接受的政治体制的一部分。在这个壁垒之下,中国得以创建全球规模的科技和互联网公司。但中国在整顿国内市场的下一步计划中,将会进一步采取这一原则。
芝麻信用是阿里巴巴(Alibaba)和腾讯(Tencent)建立的信用评分机构,旨在让奥威尔式的自助监控成为现实。除了信誉度之外,它还能根据中国两大互联网公司收集的用户数据来衡量政治忠诚度。得分低的人找不到工作,得不到贷款或高速互联网;与得分低的人交往的人也会被降级。这个正在等待监管部门批准的项目,已被人权组织谴责为一种大规模的监视工具。但与中国正在用人工智能进行的规划相比,这根本算不了什么。
上个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一项战略,旨在到2030年实现全球AI领导地位。作为计划的一部分,私营企业按照惯例被要求与国家共享其用户数据。这让中国在世界大国中处于独特地位——国家在利用私人商业数据上没有正式的壁垒。如果计划成功,中国将创造一个消费者市场与国家监控机制完全相互渗透的市场,它能够预测个人行为的社会,甚至连人们选择什么内衣也包括在内。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问:全球市场的概念还剩什么?维密上海分公司看起来与世界上任何其他分支机构一样——但它将被迫参与到一个无法有效预测行情的,消费者数据不受国家保护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上,每一次购买,每一次在商店内的搜索都被政府依法记录,任何在中国经营的企业都不例外。
十年前,只有谷歌这样的公司必须决定:是否能在被国家监控、扭曲的在市场上继续运营。如今,连最基本的实体消费品牌只要想在中国经营,也开始面对这种困境。而且,随着大规模监控技术的部署,情况将变得更糟。
在互联网上,已经出现巴尔干化现象——中国的技术市场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市场并列存在,互不相容。不久,这种现象甚至会发展到时尚界,比如对风格或颜色的选择。跨国公司都将涉及两种市场。在一个市场,消费者能够做出选择,消费者数据仅供卖方使用;另一个市场,中国,每个消费者的选择都处于大规模的监控之下,以防其出现不忠诚的现象。
维密无疑是陷入了一个无法预料的困境,但这段经历应该促使所有在中国运营的企业提出这样的问题: 我现在所做的每一笔买卖,是否正在向中国提供监视客户的方式?【全文完】
作者:保罗·梅森(Paul Mason)
编译:钟权
校改:王莹霏
很好奇他们的利益途径
今年维密中国首秀,恐怕印象最深的只有奚梦瑶摔倒这一个娱乐热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