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神:人工智能对商业益处多多,但也要当心陷阱
提到人工智能,大多数人会想到机器人,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但更贴切的形象可能是雅努斯(Janus)——罗马神话中的开端、过渡和结局之神,他有前后两张面孔。
人工智能的优点
一方面,人工智能会带来积极的变化,通过利用技术强化现有技能,人们可以做到更多,速度也大大加快。招聘人员可以更轻松地找出最佳候选人,客服人员也能更快地处理咨询。人们还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职业。让机器去做重复性工作可以让人的职业生活更加充实和有趣。
消费者也可从有人工智能助力的服务中受益,比如个性化的推荐和更快更高效的送货。医疗和运输等行业的根本性变革可能会带来新的药物和疗法,让出行更为安全。
人工智能的隐患
然而换个角度来看,隐患也很多。技术变革总是会带来颠覆,但是人工智能的冲击可能会超过自计算机问世以来的任何事物,其破坏性也可能非同寻常。它既强大又相对便宜,传播速度将超过计算机,并触及每一个行业。
在未来的几年中,人工智能将给企业老板和政府提出三大问题。一是对就业的影响。尽管首席执行官们公开赞颂人工智能将带来广泛的好处,但他们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削减成本。一家欧洲银行请印孚瑟斯想办法把它的运营部门员工从五万人减少到 500 人。本次特别报道已经显示,由人工智能增强的工具可以帮助削减诸如客户服务和人力资源等部门的员工。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估计,到 2030 年,多达 3.75 亿人(占全球劳动力的 14%)的工作都可能被自动化。老板需要决定他们是否愿意提供再培训并为此支付费用,以及他们是否愿意占用工作时间来做这件事。许多公司都表示自己全力支持员工培养新技能,但不是由雇主支付费用。
第二个重要问题是,随着人工智能的推广,该如何保护隐私。互联网已经能够非常详尽地追踪人们的数字行为。人工智能将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工具来监控消费者和员工,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现实世界。如果这能带来个性化的服务或有针对性的促销,消费者有时会乐于接受这一点。但人工智能必然会带来让人们无法容忍的侵犯隐私行为。例如,面部识别技术已经如此先进,也许能够检测出某人的性取向。如果落入坏人之手,这种技术可能会妨碍公平和平等待遇。一些素有监视和侵犯人权记录的国家(如中国)已经在使用人工智能来监测政治活动并打压异见。世界各地的执法人员将使用人工智能来发现罪犯,但也可能窥探普通公民。人们将需要新的规则来确保就何谓合理监测达成共识。
第三个问题是人工智能对商业竞争的影响。今天,许多公司正在竞相为企业提供人工智能助力的工具。但是,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科技公司可能会在竞争对手间脱颖而出,让其他公司倒闭,从而减少竞争。这在近期还不太可能发生,但一旦发生则非常令人担忧。没能跟上科技脚步的公司,并非都是固步自封的“老古董”,昂贵的研究成本,技术人员的短缺,和资源的不平均分布,使它们只能望其项背。
更有可能的是,在未来数年内,人工智能可能会促使科技之外的那些本来市场活跃的行业出现垄断,最终会扼杀创新和消费者的选择权。率先采用人工智能的大公司将会变得更大,吸引更多的客户,节省成本并提供更低的价格。这样的公司也可以将由此产生的额外利润再拿来投资,确保自己领先于竞争对手。小公司可能会发现自己被甩在后头。相比于人工智能带来的长远利益,有能力的公司更愿意将昂贵的成本投入技术研究,而非聘用可以被替代的较为廉价的劳动力。
现在要判断人工智能带来的积极变化是否大过危险还为时尚早。但在未来,领导一家公司肯定比我们能记起的任何时候都要难。人工智能将要求老板重新思考如何组织部门,是应该在内部构建战略技术还是托付给外部公司来提供,是否能够吸引到所需的技术人才,应该给员工多少报酬,以及如何在自己的战略利益和员工的隐私之间找到平衡。正如互联网击倒了一批老板一样,未能尽早投资人工智能以确保竞争优势的人将会陷入困境。
罗马的雅努斯神身上同时蕴含了开端和结局。人工智能也有这种二元性。它将结束传统的做事方式,开创商业和整个世界的新时代。它将无所不在、摧枯拉朽而又令人激动。往前看吧。【全文完】
作者:佚名
编译:邓雅宁
校改:川透社编辑部
Emmmmmm…….怎么感觉编译策略比内容还多?
最近AI这一话题真的很热,就像《黑镜》里演的那样,未来未可知,我们只能在摸索中找到最好的平衡。
其实我还是挺期待人工智能普及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