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总统坚称,他和习近平主席将永远是朋友。(图片来源: 盖蒂图片社(Getty Images))
美国和中国,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正处于一场贸易争端之中,随时有爆发全面贸易战的可能性。
中美贸易争端始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他威胁中国,称除非中国削减关税,增加美国产品的进口量,并降低美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准入标准,否则就要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新征收数百亿美元的关税。
对此,中国政府给予了回击,威胁要对美国商品征收数十亿美元的关税。
BBC驻台北记者辛迪·隋(Cindy Sui)曾在中国和美国生活过,她调查研究了中国人做贸易时的心理,以及历史对这种心理的影响。她提供了一些历史线索,并分析了美国和中国如何成为更好的贸易伙伴的方法:
自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以来,为了脱离英国的控制,解放美国贸易市场,美国人一直想在中国市场中发财致富。
但在当时,中国并不愿意敞开国门进行对外贸易,而是倾向于自给自足。
最初在中国,对外贸易活动受到限制,只能在南部城市广州的“十三行”地区内进行。(图片来源:盖蒂图片社(Getty Images))
当时的清朝政府针对对外贸易实行了一些限制措施,比如坚持只接受用白银付款,并且限制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只能在靠近香港的广州市一个被称为“十三行”的地区内进行。
(译者注:广州十三行创立于康熙盛世,是清政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别名“洋货行”、“洋行”。康熙二十五年,粤海关官府招募了十三家较有实力的商行,代理海外贸易业务,但到了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又限定只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从清初开始,凡是外商来华贸易或办理其他事务,都须经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进行,并先由12个商人取得操纵贸易特权,号称“洋行”,随后复加一人,定员为13人,即为世所知的“十三行”。后来行商家数变动不定,少则4,多则20多。十三行实际上是兼有商务和外交双重性质的半官方组织。)
在当时,美国商人并不能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他们主要向中国人出售人参和皮草,然后向美国消费者销售中国产品以获取更多利润。
从那时打开国门开始对外贸易起,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如今,中国已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出口额居世界之首,进口额仅次于美国。
但是自力更生的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为何要对外国产品征收高关税,限制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强制要求外资企业转让产品制造技术,以学习制造他们所销售的产品,对那些违反知识产权的中国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历史有助于解释中国人的这种心理。
19世纪,欧洲国家利用军事武力打开了中国市场。为了从中国赚取硬通货(译者注:指国际信用较好,币值稳定、汇价呈坚挺状态的货币。当一国通货膨胀率相对较低,国际收支呈现顺差时,其货币币值相对稳定,汇价呈坚挺状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习惯将该国货币称为 “硬通货 (货币)” 或 “强币”。硬通货的特点是不需外汇管理当局批准,能自由输出国境,能自由兑换黄金或其他国家的货币,可对第三国办理支付,因而这些硬通货可以充当国际货币,在各国的国际储备中占的比重较大。由于硬通货兑换性较强,普遍被接受,汇率较为稳定,因而各国都愿意把较大量的商品输往用硬通货支付的国家。),英国人和美国人甚至把鸦片走私到中国,大部分中国人都因此染上了毒瘾。
英国和法国在19世纪入侵中国,迫使中国开放进行对外贸易(图片来源:盖蒂图片社(Getty Images))
与此同时,日本迫使中国签署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建立自主经济基地的不平等条约。
过去几个世纪里中国不断遭受掠夺,最近几十年又陷入共产主义经济停滞的泥潭中,这让中国人有了这样一种感觉,即使到了今天,中国仍然弱不禁风,仍然需要保护自己,赶上更强大的国家。
中国被迫开放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的这段历史时期一直深深刻在中国人的脑海中。
对中国和许多中国人来说,贸易从来都不是公平竞争,考虑到中国的历史和国民的心理,这种想法也就不足为奇了。对他们来说,与美国保持巨额贸易顺差实际上是他们的权利。
中国人还相信最精明的商人应该得到最好的交易,赚更多的钱,这一传统观念也更加让中国人认为贸易从来都不是公平竞争。
去过中国的人在购物时会体验到这种心态的缩影。在许多街边市场,包括北京著名的丝绸市场,商品上都没有贴价格。
相反,顾客和商贩们虚与委蛇,讨价还价,努力为自己谈到最好的交易价格。在顾客询价之前,商贩们通常会给出比底价高很多的价格。
在中国购物可能会讨价还价(图片来源:盖蒂图片社(Getty Images))
那些有经验的顾客的则会还一个比他们愿意支付的价格低得多的价格。
然后,双方就会开始这样一轮又一轮的讨价还价,比如商贩会假装因顾客给出的价格过低而生气,顾客则会假装走开,到另一个货摊前去。
这个时候几乎无一例外,商贩总是会假装不情愿的样子将顾客叫回来。这只是一种销售方式,商贩永远不会亏本出售商品,他们这样做只是让顾客认为自己达成了一笔不错的交易。
通常情况下,如果交易一切顺利,双方都会开怀大笑,表现得像最好的朋友那样,因为他们双方都作出了让步,而且都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结果。
过去,我不喜欢这种购物方式,因为太费劲了,而且总觉得自己被骗了。商贩要价不合理时我还会感到生气,现在我知道自己想错了,所以后来我也学会了微笑着讨价还价来达成更好的交易。
这正是多年来中美贸易中一直缺失的东西。中国人和美国人急于从对方身上赚钱,他们忘记让对方觉得自己得到了一笔好交易。
中国应该提醒美国,美国企业通过在中国廉价生产产品而获利巨大,更不用说对中国造成的污染环境了,而当美国拥有中国想要的东西时——比如波音飞机,中国就会大量购买。
美国对包括钢铁在内的众多中国产品征收关税。(图片来源: 盖蒂图片社(Getty Images))
中国还可以提醒美国,他们国家的消费者大量购买从中国进口的廉价商品,受益可不小。
与此同时,美国也需要提醒中国,中国从美国相对较低的关税和公平的竞争环境中获益良多。尽管西方列强过去曾伤害过中国,但中国已经不再是受害者,作为一个贸易大国,中国需要学会公平竞争。
但这将是一场硬战。因为尽管美国人可能觉得被骗了,但中国人的感觉更糟。不管是不是真的,许多人都真的认为美国在试图遏制中国,甚至毁灭中国。
随着贸易争端持续发酵,我收到别人发给我的在微信(中国使用广泛的社交媒体门户网站)上流传的一篇评论文章。这篇文章指控特朗普和美国发起贸易争端是出于对中国崛起的担忧,美国试图对中国的技术出口商品征收关税,比如飞机部件,以此扼杀中国高科技的发展。
这篇文章写道:“这真的很奇怪,所以中国应该只建房子,做衣服,借钱给美国?不能开发计算机、飞机和武器技术?这是什么鬼逻辑!”
这篇文章还指责美国想要“重复鸦片战争时期对中国的掠夺”。
对西方人来说,这似乎有些奇怪,但中国人始终无法也不会忘记那段残酷鲜活的历史,家庭和国家受到如此深的创伤,怎么会轻易愈合。
这篇文章甚至表达了中国人的恐惧,他们害怕美国想要把中国分裂成许多小国(就像前苏联那样),以此削弱中国的实力。
文章说:“事实再一次让中国人民明白,美国帝国主义者仍然存有毁灭中国的念头,我们绝不能对这个世界上最邪恶的帝国抱有任何一丝美好的幻想。”
毋庸讳言,要拉近中美两国的关系,提高对对方的信任感,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智慧。
但特朗普总统似乎很懂如何与中国人谈判。就在特朗普扬言要对中国产品征收1000亿美元(合740亿英镑)的新关税,贸易争端看起来可能会变成一场恶战时,他在推特上写道,无论两国发生什么贸易冲突,他和习近平主席都将永远是朋友。
在本周于北京举行的美中贸易谈判之前,特朗普这一举动无疑很明智。它向中国保证,事情不会变得很糟糕,而且它不仅是特朗普个人的保证。
不过这场贸易冲突有一个好处是,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能终于意识到它已经崛起——它不再手无缚鸡之力,任人宰割。其他国家的贸易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随着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扩张,中国需要公平公正对待中外企业,好让中国企业在国外也能受到公平待遇。
这或许也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最近的博鳌经济发展论坛和中国经济开放40周年纪念日上承诺中国将增加进口,降低进口关税,提高市场准入,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的原因。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说道:“中国将进入开放的新阶段。”让我们拭目以待习近平主席是否会履行他的承诺。
美国不需要太过焦虑。在清朝和那之前的朝代,中国人几乎不需要与外部世界进行贸易,但今非昔比,中国的贸易现在遍布全世界。
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及其日益增长的收入,中国对西方产品的需求会日益增长,尤其是那些被认为是阶级中最好的产品。
因此,如果美国继续创新优质产品,特朗普政府与中国好好讨价还价,那么双方的贸易最终将变得更加平衡,这两个贸易伙伴甚至可以表现得像最好的朋友一样。【全文完】
作者:辛迪·隋(Cindy Sui)
编译:杨娴媛
校改:川透编辑部
评论
必须登陆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