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当有人穿梭在灯红酒绿的街道,在香奈儿、LV等世界奢侈品牌店里挥霍时,另一方土地上,有人却仅仅为一块钱而发愁。这样看似天与地的差别,就是中国贫富差距的真实写照。尽管 “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工程稍显成效,多年以来,中国的基尼系数仍居高不下,一直保持在失衡的危险状态。对此,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然而情况并没有太大改善,其原因为何?对此,外国的媒体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作为全球贫富差距扩张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不仅是国家领导人的工作重点,更是引起了世界的关注。现今,中国经济虽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贫富差距一直是一个大问题,近年来贫富差距缩小的速度更是越来越慢甚至于停滞不前。政治和经济上的双重矛盾,让这一问题变得愈发复杂。
中国贫富差距现状堪忧
早在今年夏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视察了宁夏——中国西部最贫困的省份之一。就贫富差距现象,他以共产党一直提倡的平等观作为回应:“没有任何地区和民族会被落下。”
自从邓小平在1970年“南方谈话”时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方针之后,沿海城市经济高速发展,通过对外贸易在经济上赶超在当时更为富裕的内陆。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增速一路提高,宁夏这样的内陆城市远远落后于繁荣的沿海城市。如今,中国经济发展放缓,中国在缩小贫富差距上的努力也不见成效,政府多次提及的“共同富裕”目标似乎越发难以实现。就以上海和甘肃为例,两个地区人口数量相近(上海2426.0万,甘肃2591.0万),但上海的经济总量是甘肃的五倍。
国际上,经济学家们通常采用基尼系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这个指数在0和1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在0.24到0.36之间,而中国的基尼系数近年来一直维持在0.47以上,高于所有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贫富差距形势严峻。
政府政策收效甚微
为缩小贫富差距,平衡沿海与内陆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政府也出台了包括“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在内的一系列政策。
“西部大开发”战略包括修建公路、铁路、管道,以及其他方面的援助投资。“一带一路”政策旨在促进中国与中亚、东南亚的经济联系,从而刺激毗邻别国的边沿地区的发展。同时它也是一个加强中国东北萧条的省份与俄罗斯、朝鲜地区联系的项目。中央政府每年也会对较为贫困的省市提供额外的资金援助,33个省份中有10个省份超过一半的财政预算来自国库,而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省份广东的财政预算中只有10%来自国库。
然而,这些政策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去年,中国的GDP增长速度放缓,在相对贫困的地区尤为明显。2015年,有七个内陆省份GDP增长低于2%,(而2014年只有一个省份没有达到这一水平)。相反,上海、北京、天津和包括广东在内的周边沿海省市,GDP增长都达到了5%到8%。

来源/The Economist
经济咨询公司龙洲经讯(Gavekal Dragonomics)的安德鲁贝特森(Andrew Batson)分析:2011年,中国的31个省份中有21个的人均收入低于四万元,而在2011年至2014年间,这21个省份中有13个实际GDP增长率下降超过了4个百分点。在另外10个人均收入超过四万元的省份中,另有3个下降速率达到了4个百分点。2007年,中国所有的省市都缩短了与上海的收入差距,而在2015年,仅有三分之一的省市做到了。
换句话来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经济较为落后的省市产生的不利影响比经济发达的省市更大。
中国贫富差距何以居高不下
阻碍贫富差距缩小的原因有三。
最主要的是商品经济繁荣时期的终结。在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21个内陆省市中只有4个省市的矿业与金属生产的GDP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在2011年至2015年底,作为内陆省市主要经济来源的煤炭和钢材价格相比之前下降了三分之二,导致了总体收入的减少。
其二,政策失误通常会使依靠大宗商品的经济下滑状况恶化。继商品的大量生产之后,房地产行业又在内陆城市兴盛起来,这营造了像永动机一样不断循坏的市场氛围,即:对建材的高需求量抬高了原材料的价格,从而抬高了建筑成本,最终导致房价水涨船高。当商品价格开始下跌时,这种繁荣也就开始难以维持。
来源/新浪博客
其三,中国内陆地区经济的增速表现在建筑和道路等实物资产的高投资水平上。从2008年到2015年,从各省份的投资在GDP中所占的份额上来看,山西从48%上升到了73%,内蒙古从64%上升到了78%,而新疆从54%上升到了惊人的104%,而全国平均水平仅仅是略微上升。
在一些地区,政府的投入仅仅能使其GDP保持在刚好维持的状态。西藏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中央政府调动了总计占西藏去年GDP的112%的净资产,才使它前半年的经济增长了10.6%。尽管有政府的援助,除西藏外其它贫困省份仍赶不上沿海富裕的地区。在西南地区,重庆和成都的经济发展状况整体可观,但中国的出口业却并没有转移到内陆,即使内陆地区有着更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但投资者仍不愿改变自己的投资方向,2002年,六大沿海城市的制造业出口占全国的80%,现在还是如此。
分歧使中国经济走向未知
沿海与内陆的对比着实令人担忧,虽然自从2000年后贫富差距整体有所缩小,且直到最近这种贫富差距缩小的态势才趋于停滞,但是在各个方面各省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富裕的省份继续依靠国际市场提高收入,而贫穷的内陆省份则越来越依赖中央政府的支持。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副本.jpg)
新世纪以来中国GDP增速(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副本
关于如何解决贫富差距问题,中国政府内部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在宁夏问题上,习近平主张侠盗罗宾汉(Robin-Hood)“劫富济贫”的观点,认为地区经济差异大,资源再分配是很有必要的,即先富者要帮助后来者。但在三个月前,一位匿名的“权威人士”(普遍认为此人是习近平的私人顾问刘鹤)对此却有着更加乐观的看法,他告诉《人民日报》:“分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且分歧发生得越快越好。
虽然经济大权掌握在习近平手中,但这种政治上的差异将要如何解决仍未明了。从经济学上来讲,刘鹤的看法是正确的,地区援助的计划对缩短贫富差距的收效甚微,投入再多也不能阻止差距的扩大。只要富庶的地方能不断产生工作机会,能够保障内陆贫困地区来的人找到工作将钱寄回家,那么贫困省份的经济放慢也就不会是持续那么久的事情。贫困地区外出打工的人员可以在较为富庶的地区找工作,然后将钱寄回家。政治上而言,贫富差距缩小的态势逐渐停滞对习近平来说是一大挑战。党内保守派们对毛泽东的平均分配政策最为推崇,所以习近平也一直在寻求他们的支持,因此尽管耗费极大且效率低下,这种为了缩小贫富差距而采取的措施还是会继续实施。
【全文完】
♦ 编 译:王艳娜 石 杰
♦ 排 版:王艳娜
♦ 责任编辑:张雪峰 刘子豪
♦ 文章来源:The Economist
洗极品真会说些冠冕堂皇的虚伪的话
看看中国的东部和西部,看看周围比你富有的人,再看看比你穷的人。这个真的不好解决
贫富差距这个问题说了多少年了,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也没有有用的措施,唉
政府并没有为缩小差距做出实质性的举措,没有人嫌自己钱多,人的欲望是不可满足的。以前看过一篇分析中国经济的文章,人民越穷,房价越高,因为政府跟银行,房地产商是个三角关系。想要缩小贫富差距,要做的还有好多好多
就我个人觉得,中国的贫富差距这个事情,虽然政府一直在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但我真的觉得没啥大的改变,感觉这个真的是很难的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一次做的,摸着石头过河,哈哈
哎哟喂,这长度不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