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社编译报道】自美国对华发动贸易战以来,不仅大批中国企业深受其害,就连不少美国的企业也未能幸免于难。然而,美国总统仍然不肯收受,企图通过升级贸易战来逼迫中国就范。岂料,中国祭出了杀手锏——稀土。然而,稀土真的能扭转贸易战的形势么?

乍眼一看,眼前是一幅典型的中国乡村画面:沉甸甸的水稻填满了稻田,四周青山环绕。但随即引入眼帘的是一片棕色的大地。山坡上布满了棕色的废坑,废坑的四周是棕色泥土,棕色的溪流泥泞滚滚。几年前,赣州曾是中国南方的矿产之乡。这种以经济增长的名义进行的破坏性开采,是为了发展一种应对美国贸易战的工业。开采出来的矿石富含稀土,而稀土中含有17种稀有金属,是制造飞机、手机等高科技产品必不可少的材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请添加图片说明及来源

请添加图片说明及来源

美国在对华发动贸易战时,似乎忽略了中国拥有如此重要的战略资源。据统计,中国的稀土储量达到全球的五分之二。1992年,邓小平就笑称“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在21世纪初期,几乎所有的稀土成品都来自中国。

关键的是,中国曾经只是拥有丰富的稀土矿,现在已经主导着稀土成品的生产。这恐怕已经不仅仅是邓小平的类比那么简单了,正如中东不仅拥有世界最大的石油储量,而且他们在石油开采和成品生产方面也不落下风。

这就是为何稀土在贸易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可以禁止本国公司出口半导体等组件来打击中国的科技巨头,而反过来中国也可以切断稀土对外出口的供应链。最重要的是,稀土可以用于生产特用磁石,而这些磁石对于电力车马达、风力涡轮发电机和导弹制导系统来说至关重要。据花旗银行统计,中国的稀土产量占世界的90%,就连美国也是其客户之一。

中国的稀土成品极具竞争力。去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了价值约2亿5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7亿1755万人民币)的稀土磁石,而稀土是一种几乎不可替代的资源。

因此,中国在过去几周将稀土作为一种应对贸易战的潜在武器,并不令人感到惊讶。甚至中国官方媒体已经在开始造势,6月9日环球时报的头条就是“中国要积极发挥其稀土优势”。

可中国要实施稀土战略却并非易事。日本曾在2010年为澳洲矿业公司莱纳斯(Lynas)提供贷款,该公司在马来西亚设有一家提炼厂。如今,莱纳斯可以满足日本三分之一的稀土需求。加州的派斯山矿(Mountain Pass)曾是全球最大的稀土供应商,在21世纪初期一度倒闭,现在又重新开业。6月11日,美国方面表示,要帮助其他国家开发稀土。中国稀土产量全球的份额,由2010年的95%降到了去年的70%,并且有可能持续走低(见图表)。

因此,中国是否会对美国实施稀土禁令,目前还不得而知。毕竟,这样做也会伤害到中国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主要是马达和电池的生产商,而他们的美国客户对磁石的需求量巨大。从长远来看,这一禁令无疑会刺激美国像中国一样大肆开采稀土。外国公司也许会在政府的支持下,加大对生产稀土成品设备的投资。这样一来,中国的稀土战略必定会遭到重创。

慎用稀土资源

正因为稀土资源如此重要,所以应该谨慎使用。过去几年,赣州当局关掉了不少非法矿井,并斥巨资以清理当地的河流。当地的大型国有矿业公司开始着手填坑,并种上草皮和灌木。尽管中国仍然在开采各种稀土,北方尤其为甚,但是中国已经决定从国外进口所需的稀土,以保护本国的环境。去年,中国已成为一个稀土精矿的净进口国。

与过去不同的是,中国已将重心转移到了稀土成品上,以增强其下游产品优势。就拿赣州郊外的一个工业园区来说,政府对这里的工厂投入大量资金,以生产稀土磁石和稀土合金。显然,与稀土开采相比,成品生产更加环保,产生的价值也更大。上个月,习近平主席在赣州视察了一家名叫金力永磁的磁石公司,这是在释放一种信号。

在赣州的另一家公司,公司经理展示了他们的成果:含有30%稀土成分的迷你盘状磁石。这种磁石体积虽小,引力巨大。要把两块小过指甲盖的磁石分开已属不易,要把两块宽过拇指的磁石分开更是难如登天。这象征着中国对稀土的期待,更象征着对国民经济的期待:中国的经济将强大到美国也难以撼动。因此,如果现在对美国采取禁令,对实现这一伟大抱负无疑是一种阻碍。

小编结语

如果把贸易战比作一场军事战争,那么稀土就是核武器,起到的是核威慑的作用,不轻易使用,一用便两败俱伤。对此,特朗普总统心知肚明。在这场博弈中,中国又将了美国一军,现在轮到美国执棋了。【全文完】

来源:《经济学人》
作者:不详
编译:刘清
校改:三表叔
觉得赞就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