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1日,工作人员在京东总部指挥中心的销售数据显示屏前使用笔记本电脑进行操作。
来源:美联社/Mark Schiefelbein
成群结队的快递员骑着危险的电动摩托车穿梭于中国各大城市,争分夺秒地派送包裹和快餐,工作时长高达10小时。在高层办公楼里,科技公司的程序员为了在截止日期之前写完代码,弓着背敲击键盘直至深夜。尽管工作时间很长,但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至少有工作。一度炙手可热的科技行业陷入长期低迷,科技公司正诉诸于裁员和冻结招聘等措施。曾几何时,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和蓝领工人都靠科技行业谋生,如今却竞相寻找新工作。
就在两年前,中国科技行业(通常被称为“新经济”)势如破竹,快速崛起。2014年至2017年间,中国电信巨头华为的收入翻了一番,34家中国科技初创企业的估值超过了10亿美元。据预测,新经济有望每年创造100多万个就业岗位。但如今,该行业却发生了逆转:过去一年,初创企业和科技巨头都陷入低迷。在2018年最后一个季度,腾讯的净收入下降了三分之一,电子商务巨头京东损失了7亿美元。据预计,今年阿里巴巴的销售额将下降20%以上。去年,中国各大数字新媒体(TMT)公司[1]收益同比下降140%,降幅超过任何其他任何行业。(编者注:TMT是科技、媒体和电信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的第一个字头,整合在一起,指数字新媒体。)
中美争端给科技行业蒙上阴影
科技行业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自2017年以来,政治、经济和社会压力等不稳定因素一直困扰着新经济企业,也困扰着新经济从业者。即使中美关系正常,中国的新经济仍有可能下滑。然而,中国科技行业动荡的主要原因是过去一年的中美关系冲突。
迄今为止,最大的阻力来自中美贸易战。美国通过各个渠道向中国施加关税,科技企业对此忧心忡忡。首先,关税政策导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放缓,从而削减了企业收入。许多新经济公司极其容易受到美国销售下滑的冲击。例如,对于被纳入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2](MSCI)指数的中国公司来说,信息技术行业从美国获得的营收比例高于其他任何行业。(编者注: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指数是指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所编制的一系列股价指数,涵盖不同的行业、国家以及区域。MSCI指数是在投资界最为广泛使用的用以代表各国家、地区资本市场表现的参考指数。)其次,中国的报复性关税给新经济带来阵痛。从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采购技术投入难度颇大。去年,中兴通讯因遭美国政府出口禁令限制被迫停止经营活动时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使用美国零部件的科技公司的成本已经飙升。
此外,贸易战使科技公司的国内收入大幅缩水。关税政策削减了中国企业和消费者的收入,引发新一轮国内支出下降的周期,从而放缓了经济增长。所有迹象都表明,这次衰退波及范围更广,后果更为严重,中国的零售增长已经跌至2016年来的最低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的关税政策可能会使中国的GDP增长下降1.6个百分点,这也极大地损害了新经济企业。与大多数企业相比,电子商务企业将遭受更大的损失,因为零售业销售额与经济的盛衰周期密切相关。此外,新经济迅速崛起,并没有为今天的增长速度放缓未雨绸缪。2017年,投资者以极快的速度涌入中国科技股,许多公司利用新资金扩大运营能力,远远超出了它们在经济衰退期间能够轻松维持的水平。
除了贸易战之外,其他中美争端也给互联网公司蒙上了一层阴影。中国科技大亨担忧,美国认为中国对其造成了经济或政治威胁,因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想对中国公司进行报复。最近的事件证明了这些担忧是合理的。去年,美国安排逮捕华为首席财务官,并对中兴通讯处以10亿美元罚款,原因是这两家公司都违反了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更引人注目的是,今年5月,出于对间谍活动的担忧,美国将华为和其他几家中国科技公司列入了出口禁令名单。(尽管美国后来放宽了这些措施)事实证明,美国的这种报复性措施对中国企业造成了毁灭性的伤害。去年,中兴通讯的利润在中国排名倒数第二,部分原因是该公司向美国支付了10亿美元罚款。此外,华为依赖美国零部件进口,如果美国出口禁令不撤销,该公司今明两年将损失300亿美元。尽管大多数中国互联网公司还没有受到直接影响,但许多公司因担心美国报复范围扩大而开始退缩。去年夏天,阿里巴巴以政治紧张局势为由,取消了进军美国云数据市场的计划。总之,中国的投资银行家将这一紧张局势视为导致中国科技公司推迟首次公开募股(IPO)和资本支出的原因。
更糟糕的是,中美关系的发展导致投资者(尤其是外国投资者)撤出,曾经资金充裕的互联网公司正面临资金枯竭,给中国科技公司带来了新的运营风险。去年,以人民币计价的私募股权融资从2016年的310亿美元暴跌至110亿美元,最后一个季度的风险资本交易同比缩水25%。正如一位驻北京的创始人所言,初创企业“融资变得非常困难”。投资者的紧张情绪可能不会影响科技巨头的运营,但有迹象表明,它正在削弱或扼杀规模较小的公司。即使是获得融资的初创企业,估值也只有一年前的一半。自去年秋季以来,现金流问题已导致许多初创企业终止租约。初创企业的失败甚至导致腾讯的投资部门在3月份减记了26亿美元的投资组合价值,这一现象是前所未有的。
失业或工作过度的科技行业工作者带来社会隐患
互联网公司感受到“寒气逼人”的市场环境,企业领导人将员工拒之门外。京东(JD.com)、美团点评(Meituan Dianping)和滴滴出行(Didi Chuxing)等公司正在大规模裁员,并撕毁与应届毕业生的合同。一项调查发现,科技行业的工作机会比前一年减少了51%,而整个经济领域的工作机会减少了27%。各大科技公司的经理也在传阅备忘录,他们明确表示希望员工加长工作时间,以应对目前的动荡局面。新经济中酝酿已久的紧张局势正达到高潮。保住工作的人工作过度,工资过低;还在寻找工作的人沮丧不安。因此,中国新经济的低迷也带来了重大的社会后果:员工受苦受难,社会动荡不断加剧。
首先,员工反对经理削减成本和压榨职员的做法。最明显例子是“反996”运动,即抗议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六天的工作制度。曾经,“996”文化象征着中国雄心勃勃的年轻程序员的成长历程;现在,随着工资和福利的减少,996成为不安定的劳动力的聚集点。上个月,一名匿名活动人士在Github上发起了一个“反996”抗议,该项目迅速发酵,吸引了数十万粉丝。因不健康文化和违反劳动法而被列入黑名单的知名企业包括阿里巴巴、京东、华为和字节跳动。
其次,零工经济从业者也不满意。零工经济从业者是中国电子商务和食品快递行业的支柱。然而,他们缺乏正式的劳动合同,享受基本社会保险的机会有限,工作时间长,工资却很低。例如,滴滴司机10.5小时的车程只赚到17美元左右。由于工资降低,送货时间要求却越来越高,快递员和仓库工人纷纷走上街头。据《中国劳工通讯》(China Labor Bulletin)报道,2019年约有一半的抗议活动发生在服务业、零售业和运输业,这些行业目前主要由互联网公司主导。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抗议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商业运作。
最后,科技行业失业人口以及过去指望在科技行业找到工作其他失业人员,将成为社会不满的另一个来源。对于中国每年800万的大学毕业生来说,编程或科技公司的管理工作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科技行业为失业工人,包括自2015年以来从事快递员、仓库工人或保安等新经济工作的3300万名前制造业工人,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如今,科技公司无法再以同样的速度招收这些员工。
中国政府采取“胡萝卜加大棒”战略
不断飙升的失业率和科技领域的激进主义引起了中国领导人的注意。2018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将“稳定就业”列为六大“稳定”目标中的首要目标。今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要求所有党员干部把就业作为首要任务,特别是对应届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和农民工——其中一些人受科技放缓的影响更大。因此,为应对这些挑战,政府将采取胡萝卜加大棒战略[3]。(编者注:胡萝卜加大棒战略指奖励和惩罚并存的激励措施)
一方面,官员正在对劳资纠纷展开一场激烈而有系统的镇压。今年,对工人、学生、记者和劳工活动参与者的逮捕呈上升趋势。在过去的一年里,一百多名劳工活动者被捕入狱,与过去几年相比,人数显著增长。另一方面,地方和中央政府正加快对陷入困境的科技公司和下岗工人进行财政援助。上个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了一系列针对科技公司的新补贴和减税措施。此外,中国政府最近拨款近150亿美元,对数百万工人进行再培训,帮助他们找到新的工作。如果企业今年不裁员,政府还将报销他们一半保险费。
科技企业将何去何从?
中国新经济的前景如何?尽管最近中美有望重启贸易磋商,但尚未解决贸易或其他领域的争端,这种事态将加剧中国科技行业面临的摩擦。
在短期内,中国政府将继续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做法,以维持新经济企业的生存。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一措施可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新经济吸收数以百万计的劳动力,导致中国政府面临保护该行业,使其免受未来冲击的压力。这意味着中国将扩大政府对新经济的控制,降低其与西方的相互依赖。因此,贸易战或外国政府的报复措施不会颠覆新经济的发展。
可以肯定的是,早在特朗普发动贸易战或将华为列入黑名单之前,中国就在努力促进国内科技自主创新。例如,习近平主席推出的2025年“中国制造”计划将自主创新设定为经济的关键目标。然而,过去一年中美关系发展情况将加速脱钩进程。国内强大的社会压力,而不仅仅是地缘政治因素,正在推动中国走上“科技冷战”的道路。【全文完】
[1] https://wiki.mbalib.com/wiki/TMT
[2] https://zh.m.wikipedia.org/zh-hans/MSCI
[3] https://zh.m.wikipedia.org/zh-cn/胡蘿蔔加大棒
作者:Viola Rothschild & Benjamin Della Rocca
编译:刘嘉妮
校改:刘嘉妮
动不动就步入寒冬、何去何从。我一个做兼职科技笔译的都没有步入寒冬,中国科技就步入寒冬了?我觉得这种外国杂志博中国读者眼球的套路该换换了,这篇文章真的没什么实质性内容。
中国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科技核心关键技术还有待加强。
科技还要要有自己的创新,不能失了主导性
一方面,应该为当前的进步感到骄傲,另一方面,关键的核心技术,有些还是受制于人
中国近年来在科技方面的创新与突破是有目共睹的,相信中国定能迎来科技的春天。
弓着背敲击键盘直至深夜。尽管工作时间很长,但他们是幸运的,,,,,这还幸运,,,仿佛看见我工作的未来,,,社畜太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