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两大危机确有相似之处,不过更值得注意的是,二者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疫情期间,政府颁布的种种限制及人们对疫情传播的担忧导致大部分经济活动处于停滞状态,但这却极大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比如,今年四月的第一周,同比去年,全球每日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17%。国际能源署预计,今年全球范围内因工业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相较于去年,约减少了8%。这可是自二战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
但这样的下降趋势也反映出了关于气候危机的一个真相,那就是尽管人们出行不再依赖飞机、火车、汽车,但是气候问题由来已久,不好根除。须知,哪怕人们努力去忍受这种生活上的巨大变化,这些改变也只能减少1成的全球碳排放量。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巴黎气候协定》中的宏伟目标,即全球气温只比工业革命前高1.5°C。诚然,如果每个政府都像美国那样,先是蔑视《巴黎气候协定》(美国正式提交退出《巴黎协定》文书,译者注),现在又挑衅世界卫生组织(特朗普威胁永久停止对WHO的资助并退出该组织,译者注) ,那么全球性灾害的阴霾将挥之不去。
那疫情到底是如何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呢?
以碳定价 (在控制全球碳排放的实践中,碳定价机制主要有两种形式:“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均是利用市场调节机制来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译者注)为例,由于这种机制可以运用市场资源激励消费者和公司减少排放,所以其长期以来都备受经济学家的青睐。得益于这种转变,碳定价也成为了一直以来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过去,尽管清洁天然气相较于煤炭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当时的可再生技术还不够成熟,所以无法从中获利。而近十年,风能和太阳能的成本骤降,所以只要对碳定价稍稍推波助澜一下,可再生技术便可以占领决定性地位。由于部署越广泛,价格也就越便宜,久而久之,这种技术便可以处于垄断地位,如若错过了现在,可能再也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碳定价了。
但是在政客眼里,碳定价这样的字眼就没那么讨喜了,所以真正实行的政策也很少。其实在疫情前,就有迹象表明,碳定价时代必然到来。比如,欧洲正计划扩大碳定价范围,其规模算得上全球之最。此外,碳税早期收益可能会超过GDP的1%,但在之后的几十年间将呈阶梯式减少。这些收益可能用于公共福利,但更可能用于偿还政府债务。据预测,今年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将达到122%,而且如果能够继续对环境投资的话,收益还会增加。
到目前为止,一些政府还是忙着应对本国的疫情危机。比如,法航得到通知,要么取消国内与核电高速列车竞争的航线,要么放弃纳税人的援助。但是这种干预政策很明显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所以很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政府可能会把用于纾困的资金投放到开发化石燃料上。而其他一些国家也可能会制定出对气候不利的政策,如,美国就在疫情期间放松了环境管制条例。
人们虽时时将疾病挂在嘴边,却不甚重视,所以病来如山倒,病除若抽丝。此次疫情来势汹汹,轻松击溃了不稳定的繁荣假象。与之相比,气候变化虽然过程缓慢,但其所造成的影响却更严重持久。如果各国领导人想要在这场全球性战役中展示其勇气决心的话,那么现在是时候了。而且,各国人民现在比什么时候都更加需要这种鼓励。【全文完】
作者:佚名
编译:马璇
校改:刘倩宇
保护环境需要长时间的坚持
全球问题应该全球来解决,而不是独善其身
其实无需这些研究,足不出户的生活对环境的改善是肉眼可见的。但这也可能成为一些政府对环境问题松懈的借口。
一直看到的都是疫情的影响,终于稍稍看到一定疫情的其他面了,虽然其影响更大,但就环境方面而言,是不是说明,其实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真的很大呢
疫情期间出现很多新闻,比如威尼斯水变清澈,水母回归;澳大利亚袋鼠在街上游荡;意大利北部河道上出现白天鹅…像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发展势必会破坏环境,保护环境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发展,大多数人只是一味追求发展,忽视了环境保护。如何取得平衡,还真的是个难题。
环境问题应当是目前全球发展的最大问题,任何国家的发展都应该将环境放在重要位置,2020年就是最好的证明。
环境问题将会是未来最大的问题!
讲真疫情期间我家那儿干净的不像话,创卫都没这么干净过。全球气候问题真的全是我们的锅,如果因为疫情放缓之前的节能减排的目标那可算是顾此失彼了。
这是全球都需要参与才能改变的!
应对气候变化这样的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合力应对。越来越凸显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
气候变化这个问题真的很严重,每次看到各种工厂排放烟尘或者向湖泊河流排污水的行为就很痛心,这真的需要各个国家一起努力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啊
疫情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不便,却为我们的环境带来了“方便”
人类前进的步伐是有点过快,乘这个空档,慢下来思考发展和环境保护共存的问题也是可以的
看来宅男带来的也不完全只有毁灭嘛,不过人类应该就此反思自身对环境的伤害行为是否在自掘坟墓了
之前看到了威尼斯因为游客减少,使得许多许久未见的动物重返城内。不得不说,人类应该为环境的破坏做出反思。
不得不说,疫情期间确实给气候带来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但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啊,人类不该反思一下吗
以前听过一个观点,觉得很有道理,“科技带来的问题,还是得靠进一步的科技来解决。”
诚然,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不可估量,但是两者并不是你增我减的关系,最终需要的还是各国的通力合作,无论是疫情还是气候变化。
特朗普再玩下去,美国都要退出地球了/狗头
现在还正式宣布退出了世卫组织,不断地甩锅、泼脏水,真真是体现了什么叫无脑执政。
退一步来说 就算疫情对气候变化有帮助 但这也并非长久之计啊
想到威尼斯封城几周,河水就变清澈了,实在是讽刺啊。
乍一看,疫情还给气候变化创造机遇了?诚然不是。各国忙于自救,人们出行减少了,所以环境变好了点,河水清了,但是疫情防控和气候变化都可能进入常态化。
气候问题对于全球都很严重,需要各国努力应对,美国一言不合就退群的做法令人发指,丝毫没有起到世界第一大国的对国际大事的带头作用,只考虑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