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利福尼亚州的科切拉音乐节,该类现场活动对美国经济发展愈发重要 图片来源:Presley Ann/Getty
当前新冠病毒疫情形势严峻,想要恢复经济实属不易。
近几十年,集聚性产业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大力带动了经济发展。大学运动会,大型音乐节,“飞斧酒吧”以及冰激凌博物馆等多种集聚性活动随之纷纷涌现。但是鉴于新冠病毒的传染性,这些活动短期内难以回归正常。
《体验经济》(The Experience Economy)的合著者乔·派恩(Joe Pine)说:“对于这些现场活动,人们昔日趋之若鹜,而今避之不及。”
近年来,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体验式现场活动。迪士尼主题公园、现场体育赛事、音乐会和媒体发布会等活动创造了极大的经济价值。
就餐饮行业而言,星巴克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它为顾客提供了一个家和办公室之外的环境,让人们更加愿意驻足停留。有位作家这样评价星巴克:“一杯咖啡,浓浓体验。”在星巴克,只要5美元,不仅可以收获一杯咖啡,还有喝咖啡的独特体验。

二月份人山人海的“超级碗”美国橄榄球超级杯大赛 图片来源:Doug Mills 纽约时报
体验式活动经济产出非常可观。据美国经济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数据显示,去年,艺术、娱乐、休闲、住宿和餐饮服务拉动美国GDP增长近1.6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48万亿元),远远高于10年前的97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万亿元)。
这些新式体验活动也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数据显示,较去年同期,休闲业和酒店业的就业率上升了30%,就业人数高达1700万。
但是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因疫情备受打击,同时暴露出了体验式经济的脆弱。过去两个月,娱乐休闲和酒店行业的就业人数减少了一半左右,约占失业人数的四分之一。电影院、体育场馆和大部分旅游景点被迫关闭,关闭时间可长达数月。
虽然在美国部分州已按下“重启”键,许多体验式场所也已重新营业,但顾客并没有蜂拥而至。上个月底,“飞斧酒吧”在亚特兰大的分店开门后,几乎无人问津。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马里奥·塞拉亚(Mario Zelaya)说:“这太扎心了,亏得我们做了这么多营销。刚开业的周末居然只有两位顾客,简直可以用‘灾难’来形容。”
加州州长加文·纽森(Gavin Newsom)表示,“在疫苗问世之前,球迷们可能无法亲临现场观看比赛,最快也要到明年才能研制出疫苗。”
人们不禁开始怀疑,等到可以安全旅行的时候,像贸易展览、行业大会这类活动是否会恢复从前的盛况。
大型集聚性活动的暂停还给相关从业人员甚至公众带来了巨大心理压力。《聚会的艺术》(The Art of Gathering)的作者普利亚帕克(Priya Parker)说:“去看世界杯或摇滚音乐会,不仅仅是一种消费,更是一种自我释放。但是如今,人们甚至无法正常交际。”
目前,疫情得到控制的一些地方,体验式活动有所复苏。最近上海迪士尼重新开放,门票一售而空。然而,为了保持社交距离,进园受到严格限制,而且预防措施也很全面。在奥兰多和佛罗里达州,迪士尼和环球公司重新开放了一些购物区,要求顾客进入需戴口罩和量体温。
爱彼迎(Airbnb)的体验主管凯瑟琳•鲍威尔(Catherine Powell)对疫情后聚集性产业的复苏表达了乐观的态度:“一旦不再封城,人们线下联系的需求将会极大增加。虽然旅游业和酒店业想要恢复正常,还得很长一段时间,但一旦集聚安全,顾客就会回来。【全文完】
作者:David Gelles
编译:刘婷婷
校改:程丹
以前生活正常的时候没有觉得什么 直到疫情爆发才知道平常的才是最珍贵的
关键就在于什么时候才是真正的“疫情退散后”,国内情况目前稍有好转,基本已经到了尾声但大家还是不敢随意出行;而国外情况就更难说了,世卫组织多次警告病毒反复的影响,也有国际组织已经预测世界经济到2022年才能恢复到原样,这一切都只能交给时间了
我觉得大家其实还是很期待能够在疫情结束后,约上三五好友实现线下消费的,重点就像有些同学说的那样,这些体验式经济还是得积极应对,调整自己当前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但真的等到完全安全,感觉大家还是比较会一窝蜂来的,“报复式消费”
个人觉得,短期内体验式经济不会复兴。一方面是疫情,目前的现状似乎短期内不会彻底恢复;另一方面,经历了长达半年多的隔离或是特殊时期的生活,各种线上虚拟经济迅速发展,我相信会有一部分人逐渐习惯或是找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就算疫情完全散去,还是会有一部分人以新的生活方式继续生活。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只是有人在负重前行罢了
感谢负重前行的人,也希望风雨之后能见彩虹
疫情 中国展现了强大的凝聚力
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
体验式经济在疫情中受到重创,好多机构预测疫情过去后将会出现报复性消费,但是他们都忽略了一个事实,好多人在疫情期间连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等疫情过去解禁以后,他们拿什么去消费。
疫情笼罩下各个行业都很难,本以为结束后会迎来一场报复性消费,结果迎来的更多是大存钱,看来这种先储蓄后消费的模式在中国就很适用,至少人们都可以保证困难时期的基本需求。
生活还是需要享受的,待到疫情过去,一切都会荣耀回归的,也许会更好
看到这篇文章又想到了中国式喧闹那篇文章了,疫情带走了往日的嬉闹,也带走了各种体验式娱乐活动的热情。遮面时间久了也就有些遮心了,还是希望疫情尽快消散,各行各业恢复往日的热闹景象!
疫情对体验性行业的打击还是很大的,但个人认为疫情过去之后,这样的行业还是会经历复苏。关键的问题在于相关企业如何转型,以度过这段艰难时期
疫苗最快明年研制出来我的天。不等完全安全了,真的很难恢复如初。
疫情过去,相信还是能很快恢复的。大家应该很期待线下体验。
疫情好转以后,“体验式经济”能恢复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毕竟呆在家里太久了,可把孩子给憋坏了,情况好转之后那不得报复性地出去玩一波呀。
个人来说还是很喜欢体验性经济的,希望早日恢复吧。
体验式活动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损失的一部分,现在人们的压力不小,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可以得到身心放松。疫情过后一定会回归正常的。
等到疫情彻底结束那天 个人感觉体验式经济还是会恢复的
关久了大家都想出门,只要确保安全,我觉得大家还是回去体验的
体验式行业销售的从来不只是产品,而疫情使得消费者不再出门之后就对此行业造成了严重打击,他们甚至没有了点外卖的热情,因为体验感就不在了,希望所有行业都能尽快恢复。
似乎每个行业都没有逃过疫情的魔爪,但是春天总会来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