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The Project Twins
早在新冠肺炎爆发的前两年,中国就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发表科技论文数量最多的国家,如今,也即将赶超美国,成为最大的科研供资国。中国也一直为世界各地输送高学历人才,为世界科研做贡献。
然而新冠疫情减缓了中国科研强势发展的势头,导致中国削减科研经费,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道路也重重受阻。特朗普及其政府的反华言论煽动了两国紧张气氛,研究人员担心新冠肺炎会让两国关系雪上加霜。中美两国之间的隔阂已经妨碍了一些学术合作,美国对中国学生和学者的吸引力也不如从前。然而也有研究人员认为新冠疫情能促进线上交流,加强长期的国际科研合作。
经济下滑,科研经费缩水
王贻芳(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称,中国经济在新冠疫情期间遭受重创,科研领域也势必受到负面影响,因为科研资金减少了,许多科研项目也将延期。一些学校,如江南大学,甚至已经宣布削减科研经费。(译者注:江南大学5月7日发布通知称,该校2020年基本科研业务费由5085万元压减为3745万元。同时使用经费已超原计划75%的项目,经费将被冻结至9月30日。)上海复旦大学的科技政策研究专家唐莉称:“政府很可能削减高等教育的总支出,但削减程度会视地区、大学和学科领域而定。”
中国赴美留学生减少,国际学术交流受阻
美国高校尤其容易受到中国留学生数量减少的影响。美国有100多万留学生,其中,中国本科生和研究生就占了三分之一。美国国际教育协会的调查显示,受疫情影响,今年约90%的美国高校都将面临留学生入学率下降的窘境,在读留学生也预计减少16%,且可能大部分都是中国学生。
图片来源:美国国际教育协会《门户开放:国际交流报告》
托马斯·谢恩格尔(Thomas Scherngell,供职于奥地利科技学院,致力于研究创新动态学)认为,尽管中国会有所影响,但其在国际科研合作(主要为输送研究生出国留学)的获益却远高于人才流失的代价,因为大部分留学生学成后都会回国建设祖国,即使不回国,他们也和国内的母校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学术合作。
除此之外,王贻芳认为,在未来几年,中国学生可能不会、也不愿出国,因为即使中国是第一个爆发新冠肺炎的国家,防控病毒传播的措施却比任何国家都要快。而且紧张的政治气氛也会给中国留学生造成压力。
蒲慕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认为去欧洲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不会受影响,但是中美关系紧张将导致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数量急剧下降。他称:“出国攻读研究生或博士后研究的学生数量已经不如十年前了,因为中国的很多研究实验室的水平已经能与国外顶尖高校相媲美。”
疫情过后,科研前景如何?
从长远看,中国的科研前景还是很好的。曹聪(著名的科学政策研究专家)称中国即将实施的2035年发展战略将提高科研投入所占GDP的比例。
除此之外,新冠疫情还吸引了私营企业对科研的资助。最近,万科(Vanke)就向清华大学捐赠了2亿股股票,市值53亿元(折合7.5亿美元),用于建立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译者注:此次捐赠是目前国内对高校基金会的最大金额的单笔捐赠。据万科方面介绍,这一专项基金将在支持科研创新、奖励科研成果和引进人才等方面持续支持该学院的建设和发展。)
但国内外的专家都对疫情后的国际合作表示担忧。“在尖端领域,中国学者可能将不再与某些国家合作。”唐莉教授如是说道。萨特米尔教授(Richard P. Suttmeier,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政治学名誉教授,持续研究中国科技政策和中美科技外交关系几十年)也告诫说:“有利于科研合作和教育交流的政治局面正在迅速恶化。”
蒲慕明却对此持乐观态度。他称,宽松的国际交流环境和国际会议线上交流的趋势能保持学术交流,确保中国科学界不被孤立。三月份,蒲慕明举办了神经生物学系列线上讲座,吸引了上千名海内外学生参与。此次契机,也让蒲慕明决定在近期内开展一门正式的线上课程。【全文完】
作者:Giuliana Viglione
编译:江雁
校改:黄莹莹
这次疫情不仅对科研有影响,对中国其他方面影响也甚大,但是中国应对的办法很好,所以个人感觉即使有影响,也会很快恢复起来的,毕竟中华民族是一个历经磨难却依旧巍然屹立的民族
疫情过后,科研会加速发展的。
经此一疫,国家会投入更大的精力物力的
科研确实很重要,但是相信一切都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全球化时代,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置身其外,中国本身也一直在发展,人才队伍一直在壮大。
今年的挑战确实挺大,但是没有挑战哪来进步呢,这是推着中国继续向前,更加优秀
眼前的困境可能一时无解,但是中国一定能够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刻,特殊时期特殊对策,我们要相信政府能够积极应对。
现状之所以是现状就说明只是一时的,再多的困难和艰辛也只是一时的,风雨过后就是彩虹!
科技强国,希望中国的科技领域发展得越来越好。
今年的留学生不要太惨
这次的新冠肺炎的确对中国的科研产生了不利影响,但纵观全球局势,短期内几乎所有国家都受到了影响,希望战“疫”能早日结束,科研发展能够再进一步。
疫情对所有国家的科研领域肯定都是存在打击的,但是有现有的基础和人才团队存在,未来进一步加大投入,未来还是很光明的
对中国充满了信心
不会改变中国科技引领世界的趋势
相信中国政府贵出台政策的,如今疫情在中国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疫情的确袭击了每个行业,但是希望中国的科研水平能够解这个燃眉之急。
虽然整篇文章都在说疫情对科研的影响如何之大,但,能看到中国科研水平达到如此地步,还是暗暗开心的
明着开心,别暗暗的
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影响确实很大,对科研方面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而科研和科技又是一个国家跃身世界高峰的关键之一
愿疫情早些过去,也希望此时此刻,世界的国家和人民能过团结起来,共战“疫”
经过这次的疫情,国家会越来越重视医学公共卫生等领域,也会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其研发,所以,长远来看,中国的科研领域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强。
受疫情影响的不只有中国,是全球范围的~感觉短时间内的的科研经费缩减,并不太可能影响中国在科研方面的国际地位~而且中国在此次疫情期间展现出的大国担当,必定会为自己赢得更多国家的支持。
没错,削减科研经费只是权宜之计,但留学生是真的惨啊!
这应该只是暂时的,因为疫情全球经济各个领域都受到影响,我国政府也出台相应政策来复苏经济,再有科技强国等战略加持,我认为我国科技只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虽然现状如此,但很大可能只是暂时的的,为了科技强国,我们应该也不会闭关锁国的。
我认为,疫情过后国家理应会投入更多到科研领域。尽管世界经济严重受损,但疫情过后,大家都能看出科研的重要性,加上中国近几年一直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经济的下滑对科研的影响或许并不会像其他领域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