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曼莎·米维斯吉雅(Samantha Mwesigye)是一名来自乌干达的律师,她曾经一度认为如果有人称她为女权主义者就是对她的一种冒犯,因为人人都清楚女权主义者的形象,她们嘈杂、粗鲁甚至有点儿疯。但后来萨曼莎决定公开指控她的老板——一名副检察长,指控他在自己拒绝与其发生性关系后,嘲笑并伤害了她。但她的老板矢口否认并称萨曼莎的穿着“极其的暴露和诱惑”。事件发生后,女权主义组织在一国际报纸上买下一整版广告页面,用来公开支持萨曼莎,萨曼莎看到后感动地落泪,她说如果这样才能发声那么“当然,我就是一名女权主义者。”
正当年轻女性们如火如荼的反击骚扰和不平等对待时,从WhatsAPP群聊到推特标签,乌干达上下也袭来一波反击行动。承认自己是女权主义者的为数不多,且乌干达政权仍是男人们的天下 。但乌干达的女权主义者们却决心让大众聆听她们的声音,“如果无法改变社会上男人对女性的看法,那政治上的改变便毫无意义。”非洲女权主义网站的编辑罗丝贝尔·卡古米尔(Rosebell Kagumire)说道。要做的还有很多,在麦克雷雷大学,女孩们回忆起自己的高中生活:其中一个女生称 自己曾接受“教育”,言行举止都要“像个女人” ,另一位则讲述那些比自己大些的男孩会打量你的身体 :“他们让你转一圈来看看你的屁股有多大。”一名学生激进分子记得自己曾接到过一名女性行政员打来的电话,建议她把重要的工作都留给男人。“成为一名女权主义者很难”,法律系的马里恩·基拉博(Marion Kirabo)说,“这意味着你要和社会打一场持久战。”
整个国家都是自恃清高却又下作不堪,要求女公务员不许穿短裙,但又组织“曲线小姐”这样的选美比赛来讨好国外游客。一些女性的裸照在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在网上流传,她们却因此被拘捕。最近,一名警官责怪妇女“带有色诱意味的扭着她们的屁股”因而导致交通事故。他还补充道:“女人不必要的暴露(女性)身体对于看到的男性而言相当于性骚扰”。
正是社会上的这种保守主义分裂了女性运动本身,很多运动领导者偏向定义自己为“性别平等倡导者”而非女权主义者,因为他们反对例如堕胎之类的事,来自乌干达最具影响力的女权组织Akina Mama wa Afrika的尤妮丝·穆西梅(Eunice Musiime)说道。她还称她们开会时,很多人拒绝坐在同性恋旁边,也不会和性工作者们说话。
然而,网上也有很多更加激进的声音。斯黛拉·尼安齐(Stella Nyanzi),一名拥有200,000脸书粉丝的女性运动倡导者,将社交媒体比喻作“让女权主义者不断强大的地方。”有几名妇女对网络滥用者们提起指控,其中一人甚至因此被捕。律师戈迪瓦·阿库洛(Godiva Akullo)表示,推特和脸书已经“将女权运动从非政府组织的会谈室中剔除”。乌干达女权主义者们谈论种族和性别,她们中许多人从#黑人的命也是命和#我也是运动中获得了同样多的灵感。凯歌米尔(Kagumire)女士指出了在一些方面,黑人妇女处于双重不利地位,例如,西方大使馆质疑申请签证的单身非洲妇女的动机,想当然地认为她们来是为了结婚。
网上的平权组织丰富了线下的抗争运动。2018年,上百人游行穿过坎帕拉,抗议警察在阻止绑架和谋杀大量年轻女性上的不作为。女性们也领导了其他领域的反抗运动,例如去年,基拉博(Kirabo)女士和她的同学们领导了一场女性抗议运动 ,最初是为了反抗学费上涨。随后男学生们也加入到示威游行中,导致停课数周。
她们的抗议是从几十年来女性领导的反抗运动中汲取经验的。至少一年以来,市场摊贩对骚扰他们的商人处以罚款。而几代人以来,农村妇女一直用裸体来抗议土地盗窃等不公正行为。
南亚茨(Nyanzi)女士与总统本人也发生了冲突。2017年,她斥责了教育部长珍妮特·穆塞韦尼(也是总统的妻子),因后者曾说预算中没有钱为女学生购买卫生巾。后来,南亚茨又写了一首关于总统母亲阴道的诗,因此被判入狱16个月。她大喊大叫、脱光衣服、满口脏话,她说:“靠说‘请不要这样做’是没用的,你必须怒喊着‘别他妈这么做’然后像个疯女人一样甩着自己的脏辫,脱掉自己的裙子。”【全文完】
作者:未知
编译:王滢荷
校改:陈瑞萍
有些声音没有办法被听到 所以只能变得越来越女权
女性地位的提高,要依靠全社会的努力。
粗暴的方式确实不可取,但有时候采用文明友好的方式没人理会,这也是一种悲哀吧
我觉得女权男权也没什么,只要不极端就好
我又想起这段话:正如某一口号和积极词汇的出现,正好反映出某种不公平现象的存在,例如男女平等就恰恰反映了男女不平等这一现象的存在。
整体来说,女性权利得到了提升,但是在某些领域,女性仍然存在着劣势。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仍需坚持努力,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
感觉很多词原本并没有恶意,后来的演化附加了许多负面含义,女权是一个例子。之前听过节目上解释“娘”这个词,原本是指母亲或者是年轻女子,但慢慢被同化趋向贬义的“娘炮” “娘娘腔”。回到平权上,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好多人不会平等交流,或许只有大喊大叫才会有人听
很多时候抓眼球的都是些极端女权主义者,女权也并不是负面词汇,但现在的含义都被其他相关女权主义给带偏了
其实现在很多人追求的都是平权,而非女权,平权尚且道阻路长,更别提女权了。
正是因为有不平等现象存在,才会有所谓的女权主义等等。这个话题真是太多见了,争取自身的权利本无错,但手段不要过于极端。
没有人想成为所谓的x权主义者,但不这样做,不强硬一点,又有谁倾听女性的声音,正视女性应该享有的公正平等?
虽然采取的措施可能简单粗暴,但这正是对自己追求的男女平等所做出的举动,女权主义也只是一个标签,我们应该更多的思考如何实现,而不是计较实现的方式
我认为女权也好,男权也好,最主要的就是找到平衡点,男女平等,过于极端都不好。比如很多极端女权主义者,会对任何涉及女性的问题都十分敏感,这就没有必要了。
不是女权主义者极端,嘈杂,疯狂,而是不疯狂,不粗鲁,就没人听到她们
有时候这个社会的种种问题不得不让一些人变得“女权”
女权主义并不极端 但文中农村妇女的抗议方式 还是应该加强教育
女性追求平等固好 但注意不要被别有用心的观念利用
当女性不用再呼吁男女平等,就真正实现男女平等了。在越落后的地方,女性的地位更低,要崛起得到尊重也更难。
女权主义一直是一个炙热的话题,固有的思维模式总是在模糊它,那些受压迫的女性就应该奋起反抗,凭什么逆来顺受
勇敢地说出自己是一名女权主义者,这绝不是什么贬义词。
加油吧!非洲女性们!过程虽然艰辛,总会看到希望的曙光!(又是感叹祖国威武的一天~)
有些不知女权主义为何物的也天天叫嚣着自己是女权主义者,也导致现在真正的女权主义者被贴上莫须有的标签
是的,那些只要权利不要义务的双标“田园女权”不配称为女权主义者,只是一些披着女权外衣的自私自利之人。真正的女权主义者支持的是男女平等,而不是女权>男权。
对的,感觉现在“女权”慢慢变了味,部分原因是因为那些标榜女权的“田园女权”
看过以一篇报道,一位玛塞伊部落的女人说,”我觉得自己像是一头需要守规矩的动物,但随着时间的过去,我相信丈夫打得最凶狠的时候, 也是他最爱我的时候。” 非洲对女性真的残忍,这种思想上的控制是最可怕的。还好有人愿意站出来说话!
非洲地区的女性生活在这种根深蒂固的不平等中, 维权之路仍旧漫长
之前在书上看到过,如何评价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就是看这个国家对待女性、儿童、老人以及残疾人士的态度。显然,非洲国家离这一标准还很远。
她们的声音无法被听到她们的需求无法被看到,所以只能诉诸简单粗暴的手段。
怒吼暴躁粗鲁不是真正的女权主义者想要呈现的样子,只是她们理智地讨要说法、追求平权时,并没有任何人站出来听她们讲话,她们只能采取更强悍地方式表达自己地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