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敛”的原因
战狼精神这一词源于爱国电影《战狼》系列,中国外交官之前一向保守沉稳,而如今,在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他们在回复虚伪的西方各国对中国的抨击时,将这一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如今中国外交官经常在推特上活动,面对国外,尤其是美国对中国的一连串嘲讽、威胁以及阴谋论时,常常火力全开,发推特回应。
中国人原本认为中国应该成为全球权力掮客,但海外冲突日益加剧,阻碍了这一进程。
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人权、技术和新冠病毒起源发起双边冲突,如今现任美国总统拜登继续进行,一直在寻求盟友,向中国施压。今年初,美国民意调查显示,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愈发不利,十分之九的美国人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或敌人。
中国担心强硬的外交策略疏远了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从而使中国经济面临孤立局面,因此从今年4月开始,陆续召开了有关缓和该策略的高层会议。
中国外交部此前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面对面会晤持冷淡态度,但据有关人士称,外交部最近讨论了可在今年10月于罗马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上安排中美会晤,以缓和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
“收敛”的做法
习近平主席发出了相关指示,但也令人迷惑。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
中国外交部正采取措施以缓和强硬的外交政策,例如起草外交官关于使用推特的指引。但有关官员担心,软化过于明显可能会掀起民族主义网民的怒潮,这些网民已成为中国政治中一股强大的力量。
而一些中国外交官选择遵循习近平主席发出的第二种指示,继续在西方社交媒体平台上回击侮辱性帖子。
另外,习近平主席还告诉高层官员,
官员们一直在研究其他国家如何管理外国媒体,包括使用法律工具强制清除虚假信息,并敦促海外官方媒体记者在社交媒体上宣传北京。
知情人士还称,北京还将以视频连线方式,邀请来自世界各国数百个政党参加7月初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类似于2017年习主席在北京主持的世界政党对话。
但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外交官告诉外国同行,在中国主权和利益受到挑战时,他们也决不会退缩。
美国总统拜登继特朗普之后又开始宣称冠状病毒可能源于中国实验室,为了回应这一说法,中国外交官通过推特回复,称该病毒来自美国一实验室,虽然这一说法尚未证实。
自从中国领导层讨论调整外交以来,中国一直在缓和形象与猛烈攻击之间徘徊。
今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美国主办的全球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发表讲话,表示愿意与拜登进行会晤。最近几周,中国高级外交官和官方媒体都谈到避免与美国发生冲突,十分有必要。
“收敛”的国内压力
谈到领导层的命令,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说道:“这项任务艰巨。”既要淡化外交的咄咄逼人,又要避免使高层或民众认为过于亲美或“做舔狗”,这确实十分困难。
这一难题正突显了中国政府的两难境地,即中国共产党在国外声誉并不响亮,但在国内享有崇高声誉,且这一反差日益强烈。
去年,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取得了成功,经济保持正增长,加之政治宣传将习近平描绘成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舵手,这些都提高了共产党在中国的信任度。
本周百年庆典准备工作力图利用这一势头,北京和其他城市纷纷喊出热烈的口号,展出爱国花饰。最近当局在北京开设了新的共产党博物馆,试图激起民众对共产党历史题材类的新电影和电视剧的兴趣。
习近平主席还将在7月1日建党百年庆典上讲话,向民众传达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崛起的保证,不可或缺。
“收敛”受阻的根本原因
上周,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文化参赞张和清发布了一条推文,上面写着“我们对待朋友和敌人的方式”,并配上描绘两只手的图片:一只在“可信、可爱、可敬”的汉字上方竖起大拇指,另一只在战狼的汉字上方竖起中指。现在该推文已被删除。
在最近一次采访中,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为战狼外交做了解释,称这种做法是对西方批评的正当防卫,世界各国应慢慢习惯。
中国评论网站《观察者》以宣扬民族主义观点而闻名,卢沙野在上面评论道,“西方人批评我们破坏外交礼仪”,
美国康奈尔大学副教授杰西卡·陈·韦斯 (Jessica Chen Weiss) 一直致力于研究民族主义在中国外交中的作用,她表示中国共产党培养民族主义的方式使中国难以在与核心利益相关的问题上做出任何妥协。她还说道:“党可以控制这种民族主义,但这样做需要大量政治资本,他们可能不愿意或者无法花费。”
一些中国媒体人士以大力支持国家政策闻名,但如今也经历了难以收回言论的尴尬。
《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在批评一个嘲笑印度新冠危机的官方微博后,成为中国社交媒体攻击的对象。该微博由隶属于中共执法委员会的一个账户发布,被撤下后,将中国航天火箭发射和印度火葬柴堆的图片并列,并配以标题:“中国点火VS印度点火。”
一向好斗的胡先生在敦促中国网民“将中国社会置于道德制高点”后,被大量网友称为叛徒,但他并未作出任何回应。
总之,中国收敛“战狼”外交政策有其客观原因,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家经济,离不开与世界各国合作;另一方面,中国国内民族主义热情高涨,不允许外交示弱讨好。但有一点毫无疑问,在涉及国家主权与利益时,中国外交部绝对会竭尽全力维护。【全文完】
作者:Keith Zhai and Chun Han Wong
校改:张铃苓
评论
必须登陆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