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经济学人
1918年西班牙流感中,40岁以上的感染人群存活几率较大,对此有一种解释称:年长一代从早期的一轮流感中获得了保护性免疫力,而年轻一代并没有获得这种免疫力;此外,由于某种原因,年轻人更强的免疫系统对1918年的病毒反应过度,引发名为“细胞因子风暴”的免疫反应,造成致命后果。(巧合的是,细胞因子风暴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致死的原因之一。)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人口统计学家阿兰·加侬(Alain Gagnon)从事该项研究多年,2013年,他发现1918年流感中28岁的感染者的死亡率远高于20-30岁年龄段间的其他患者。加侬博士的团队研究指出,细胞因子风暴不太可能是导致这种死亡率激增的唯一原因,因为28岁的人的免疫系统和20岁的人一样容易反应过度。此外他还认为老一代人通过接触早期病毒而产生免疫力的说法站不住脚,因为28岁和28岁以下的人一样脆弱。加侬博士支持由昆士兰州澳大利亚陆军疟疾研究所的丹尼斯·尚克斯(Dennis Shanks)和马里兰州武装部队健康监测中心的约翰·布伦迪奇(John Brundage)共同提出的观点,即在某些情况下,早期接触病毒可能会损害随后的免疫反应,而不是帮助它们。
积累了错误的经验
尚克斯博士和布伦迪奇博士观察发现28岁的人群出生那年,一种不同的、低致命性的流感病毒(俄罗斯流感)在世界各地传播。通过动物实验,他们发现,这个病毒对刚出生的动物伤害更大。基于这点,他们推测28岁人群在新生儿时期的免疫系统接触过俄罗斯流感,并对此作出了反应,而在28年后,在他们应对西班牙流感病毒时,免疫系统做出了错误反应。
无独有偶,加侬博士研究发现,1918年流感期间出生的人更易受1968年香港流感的影响;而1957年亚洲流感期间出生的人在2009年猪流感期间死亡率更高。因此,他想知道现在是否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老年人产生了错误的免疫反应,这是否也反映了他们年轻时的感染情况。由于他分析的所有例子都与流感病毒有关,而流感病毒与冠状病毒是不同的,所以这只是推测。但一旦眼下的危机结束,这条线索或许值得追踪。【全文完】
作者:未知
编译:杨登丰
校改:田杏
我们应该从经历过的一切事情当中汲取教训,但仿佛人类并没有把这个当做自己的人生一课
强身健体,从现在做起,增强自身免疫力才是关键!
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生活一百年
“早期接触病毒可能会损害随后的免疫反应,而不是帮助它们”,跟我们平时认为的不太一样呢,研究角度新颖。
是呢,越研究越发现
谁能想到免疫力有时却是伤害了我们
人体充满了奥秘,我们还需不断探索
感觉人类似乎好像没在历史中吸取到教训,哎……
可能是因为我们接触到了,但是却没能真正了解到经验到底是什么,走偏了路吧
原来对一种流感免疫了,在遇到另一种流感时,免疫系统可能会做出错误反应。如果这一结论对于新冠也适用,那么对医学研究来说无疑又迈进了一大步,对于人类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是的,那么下次如果再有疫情,这些感染过的人就会变成“高危人士”而受到重视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各个国家在抵抗大规模病毒时所积累的经验度值得人们学习。在共同的灾难面前只有相互分享经验,相互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优秀课代表的作业偶尔也可以抄起来嘛~
年轻人的免疫能力更强,所以感染病毒的概率更低,感染治愈后恢复能力也更强,这对我们治疗不同年龄的患者采取不同强度的治疗手段有所启发
对,不过度依赖药物,而是发挥自身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