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一谈到恐怖袭击就免不了让人心惊肉跳,恐怖分子的胆大妄为足以令人瞠目结舌。先是美国轰动全球的“9.11”事件,接着是伦敦地铁爆炸案,印度孟买连坏袭击案,肯尼亚枪击案,再到最近的俄罗斯客机坠毁事件以及巴黎恐怖袭击事件,这样看来,这些恐怖分子在世界各国来回蹦达,还真是一刻也不消停!拉登已去,却又蹦出个巴格达迪为非作歹?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个极端恐怖分子是如何炼成的。

(图为阿布•巴克尔•巴格达迪,新华网/来源)

(图为阿布•巴克尔•巴格达迪,新华网/来源)

暴力与自杀,不法与狂热,遍布世界各地的信徒们在极端分子的社交网上聚集,只为向作为“伊斯兰国(ISIS)”首领的他宣誓忠诚。现实世界中,一些恐怖分子曾用他的名义发起暴乱,从法国北部的巴黎到中部的西奈(Sinai),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Beirut),到美国的圣贝纳迪诺(San Bernardino),他们在公共场所聚众闹事,甚至残忍地杀害了数百名无辜的群众。

正如今年11月,那想起就令人后怕的巴黎恐怖袭击,13名恐怖分子,便轻而易举地杀害了130名无辜群众;又如在脸书上向他宣誓效忠的女枪手塔什芬•马利克(Tashfeen Malik),12月2日伙同她的同伴在南加州(Southern California)制造大规模枪击事件,杀害14名无辜的生命,却仅仅是为了向他表示忠诚。

这个“他”,正是阿布•巴克尔•巴格达迪(Abu Baker al-Baghdadi),世界最大恐怖组织ISIS的头目,被称为本•拉登的真正继承者,美国《时代》杂志更称其为“世界上最危险的人”。

可就在最近,却传出了“大BOSS”生死未卜的消息?数日前有报道说巴格达迪在美军空袭中身亡,可26日又传出疑似巴格达迪的录音破重伤传言,还声称:不怕美军空袭!看来战场风云际会,我们也只能在一旁默默地当观众了。

下面,就来对大BOSS进行深度盘点!

 

大BOSS究极养成秘笈

【决策精明】

2015年,44岁的巴格达迪,把当前从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基地”组织(al-Qaeda)脱离出的战争力量改造为特别经营的跨国恐怖分子,迫害了世界各地超过十多个国家的平民。而他的精明之处在于,他不光在中东招募成员,还向美欧敞开大门,并且还将成员们训练得极其残忍。

他接受了远在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的军事力量,从2014年6月开始,他在伊拉克和叙利亚以外的地区,建立了总共9个外界普遍认为是的ISIS的统辖领域。

不仅如此,巴格达迪还学习去做一名优秀的机会主义者。他没有去制造中东的混乱,也没有发明互联网,但他却为了自己的目的简单粗暴地夺取了它们。

【心狠手辣】

每个月,巴格达迪的战争机器都会消耗掉1000名战士,因为在每一次基本作战演习里,都会有50到60人,是作为自杀性爆炸者的存在,并且其中大多数是为外国战士。巴格达迪为了扩大他的野心,需要招募更多的“炮灰”。在他源源不断引诱新成员加入这个所谓的伊斯兰国家的同时,还忙不迭地针对遥远目标精心谋划恐怖袭击,ISIS今年在伊拉克和叙利亚以外的地区已经杀害了超过1200名普通民众。

【财力雄厚】

他控制着夺取而来的油田在黑市买卖石油,通过绑架和走私赚取赢利,以提供给ISIS相当大的后劲儿,一些专家认为巴格达迪激进的意识形态已经对欧洲国家和美国构成了极大的战略威胁。

 

恐怖分子首脑的激进主义道路

1971年,他出生在伊拉克一个虔诚的下中产阶级的逊尼派穆斯林(Sunni Muslim)教徒家族,一个普通而又腼腆的孩子。根据他的最新传记以及基于那些认识他的人的采访,他从来不擅长宗教学术,但唯独在朗诵《古兰经》上颇有才华。在读大学和研究院期间,他研究朗诵《古兰经》的手法风格,甚至还写了一篇关于中世纪评论这一主题的硕士论文。可见他也是一个有文化的知识分子。

年轻时,他加入了穆斯林兄弟会(Muslim Brotherhood),一个致力于推翻中东世俗的政权的组织。然而,为了广泛的压制中东各个地区,兄弟会渐渐走上了激进主义的道路。

2004年2月,美国入侵伊拉克,他在费卢杰(Fallujah)探访朋友时,却莫名其妙被破门而入的美国军队情报人员逮捕,被送往臭名昭著的布卡营(Camp Bucca),没想到这飞来横祸却成为了逊尼派圣战(Sunni jihadism)的导火索;

2004年底,他回到了伊拉克首都,参加了一系列圣战活动;

2006年初,他在伊拉克基地组织找到了自己的最终归宿;

2010年5月,美军杀掉了基地组织里高于他地位的最后两个人,他成功掌控了基地组织;

2012年,他将组织改名为ISIS,两年的时间,便扩充成如今世界最大的恐怖组织。

于此,世界终于注意到他的存在。

 

恐怖主义的汹涌浪潮

2015年, ISIS恐怖主义浪潮汹涌澎湃。1月,ISIS联合组织袭击了利比亚首都黎波里(Tripoli)的一家多为外交官和商人居住的酒店,这次事件导致至少9人丧生,其中包括一名美国人;3月,ISIS声称对突尼斯(Tunis)国家博物馆袭击事件负责,其中导致22人丧生,多数为欧洲游客;6月,袭击突尼斯海滩度假村造成38人死亡。一年过半,ISIS在叙利亚和伊拉克之外的地方,已经杀死了超过450个平民。

接着后半年便是的俄罗斯客机坠毁事件,与巴黎的恐怖袭击事件了。

巴格达迪的一举一动,终究还是惹恼了强大的敌人。

10月31日圣彼得堡,机上224人全部遇难的喷气客机爆炸事件后,俄罗斯逐步升级其攻击ISIS的军队;

对于巴黎恐怖袭击事件的回应,法国空袭了巴格达迪想要作为首都的、叙利亚北部城市拉卡(Raqqa);

德国和英国,参与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军,严厉打击在叙利亚的ISIS总部。

美国总统奥巴马也着实诙谐了一把,他承诺两年后不会在叙利亚放置“地面部队”,是因为12月初在五角大楼,他已经宣布将部署100至150个美军特种部队对处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ISIS实施空袭。

但一些专家却对此忧心忡忡,这样大规模攻击的举动,会不会可能让巴格达迪加速他对世界各国的袭击呢?

“当我们看到他们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领土进一步减少时,他们会承受多大的打击?”美国国家安全局高级官员说道,“从全球圣战的总体上来说,他已经证明了自己是一个相当有影响力的领导者。”

==============================

原文:《Abu Bakr al-Baghdadi》

作者:Massimo Calabresi

TIME/来源  严亚岚/编译

 

觉得赞就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