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后的学费预测
现在,担心付不起大学学费的人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情况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糟糕。
据投资管理公司先锋集团(Vanguard),如今的大学学费都在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如果一直按照这个速度,现在刚出生的孩子长到18岁,进私立大学,仅仅一年的花费——包括学费、住宿费和交通费用,将会超过12万美元;如果是公立学校,每年则可达5.4万美元。
这意味着,如果没有经济上的资助,18年后进私立大学(四年制)的孩子,面临的学费“报价”将会达到50万美元,进公立学校则是25万美元。而且这只是对于有一个孩子的家庭而言,那些有几个孩子的家庭可能会面临超过7位数的账单。
未来一年大学会花多少钱?

来源:先锋集团网站
到底要为孩子上大学准备多少钱?对于那些将要做父母的人来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先锋集团的高级投资策略师玛丽亚.布鲁诺(Maria Bruno)表示:“当你看着这些数字,并且发现随着通货膨胀,学费也在一直上升时,这是很令人惊讶的。”
其实这也归咎于许多一直存在的问题——一边是各州对公立学校的投资减少,一边是行政支出的增加,还有教师薪资上涨以及对私立大学投资的偏重。
与此同时,人们的收入并没有跟上。在2015年,有孩子的家庭收入中位数(注)增长了4.3%,虽然2014年为3%。如果每年的家庭收入增长保持在4.3%,18年以后,家庭的年收入将会达到14万美元。
布鲁诺估计,仅考虑为孩子存一半的学费,对于想让孩子上私立大学的家庭,需要在接下来的17年里,每一个月存(或者投资收入)1000美元,公立学校则是320美元,社区大学(社区大学是2年大学,类似于中国的大专,学生毕业后,学校会颁发相应的从业或技能资格认证)为147美元。
这对于要做父母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有自己的大学债务要偿还,还有人建议他们将收入的10%——15%用作退休。布鲁诺(Bruno)建议,他们应该优先考虑退休的资金,“因为将来可能会有其他的金钱来源”解决学费问题,“资源有限,但是目标又很多,这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很有压力的”
大学委员会高级政策研究科学家詹妮弗.马(Jennifer Ma)认为,还有一线希望——大约70%的学生会得到补助或者奖学金,并且实际支付的学费可能会比“报价”低。
然而,即使在公立学校,光靠奖学金也是不够的, 大约60%的大学生都得借钱。詹妮弗.马说,在公立大学贷款的学生中,平均债务为2.68万美元,在非营利性私立学校,平均债务为3.14万美元。
别激动,要“乐观”
詹妮弗.马还建议,那些要做父母的人应该乐观一点。在先锋模型(Vanguard’s model)中,近年来的学费增长从6%一直下降——大约接近4%。她说“相比较过去的20至30年,高等学校现在在减少开支和控制学费增加方面,压力更大。”
一些指数还是在增长。根据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的计算,按照4%的增长率,在公立学校,四年大学将花费约18.5万美元,私立学校为36.3万美元。也不是太吓人,是吧!【全文完】
注:
家庭收入中位数:指用统计学上中位数的概念来衡量某地区普通民众的收入水平,相比较于人均收入,收入中位数更贴近普通民众的实际生活水平,因为某地区的人均收入因贫富的差距可远远大于收入中位数,而收入中位数则可以将这种差距反映出来
文章编译:王艳娜
责任编辑:敬雪平
文章来源:Buzz Feed News
发表时间:2017-3-18
教育门槛的提高将导致阶级固话更为严重,将来必将引起社会的动荡,教育义务化是将来的大势所趋。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教育差距会越来越明显的
本来教育就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只有这个国家的人具有文化、高素质,社会才会得到发展,所以国家就应该多投点钱在教育上。
学费这么贵的话,如果一些学生因为没钱而放弃上大学或者上社区大学的话,还是很不舒服吧。对比一下国内大学的学费,感觉好幸福。
以前都说九年义务教育,现在是讲十二年义务教育?我记得应该是,幼儿园应该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吧,现在的幼儿园大都是私立幼儿园,费用昂贵也是众所周知的,但学前教育很重要,孩子太小,家长又忙,没法不送孩子去幼儿园。而且现在对幼儿园的规范不到位就导致了现在各种五花八门的幼儿园遍地生根,质量也参差不齐。对于大学学费的问题,我也不能说得太绝对,在中国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存在的。
中国的义务教育普及到幼儿园,但仍然费用高,教育质量差异大。美国注重精英教育,不上大学也不是没有出路,中国就不一样。上了大学还是没什么出路。国情不同,还是社会主义大法好,至少还上了个大学。
政策可以随国情改变,中国以前因为民众收入低,能上学的人只是少数,后来渐渐实行减免、义务教育、国家补助。国家都会为国家经济、人民经济方向考虑,所以以后这个学费数字也说不准。
其实很多事情,国内国外都一样。上大学这件事情也一样,它不可能把价格高到只有富贵人家才能上,也不可能保证每个人都能上大学。什么事情政府他们其实都是有一个调控政策,以求最大限度平衡。